诺奖作者+1,请查收这份诺贝尔经济学奖长长长书单!
就在刚刚,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将2024年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
达龙·阿杰姆奥卢、西蒙·约翰逊和
詹姆斯·A·罗宾逊
表彰他们“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
2024诺贝尔
经济学奖
得主介绍
阿杰姆奥卢为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他是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西蒙·约翰逊现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他曾在2007年2008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詹姆斯·A·罗宾逊现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他是一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研究探讨了历史上经济和政治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获奖者的理论贡献对学界、商界和公共政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已累计出版诺奖得主们的近百本力作,堪称国内最权威、全面的经济学诺奖系列。以下,是一份完全的盘点,这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书单,值得你收藏!
诺奖图书
特别推荐
《历史的自然实验》
编者:贾雷德·戴蒙德 詹姆斯·A. 罗宾逊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已有的历史学著作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考据为核心的,即对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段时期、某个人、某个事件进行事无巨细的考证,以发现新的历史资料或证据。这种研究的确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所得出的结论未必能够扩展,即可能不具有一般性。
《历史的自然实验》由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贾雷德·戴蒙德和新科诺奖得主詹姆斯·A.罗宾逊主编,是一部采用多个学科的历史案例阐述如何采用“自然实验”科学地研究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并非就方法而方法,而是直接给出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历史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的主题多种多样,包括文化人类学(波利尼西亚文化的演进)、社会学(移民社会的发展)、政治学(政治制度对银行体系发展的影响)、环境生态学(森林砍伐)、新政治经济学(奴隶贸易的经济后果、印度殖民地时期土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后果、法国大革命的经济后果)等。该书的七章内容都是研究成果的生动地描述性概括,更详细、更全面、更深入和技术性的内容都已发表在重要的国际刊物上。
外封采用亚特兰蒂斯罗沙纸,如蚕茧般自然质感,独特的材质,低调奢华;
内封超感采石纹纸,有皮质的手感。
2022.10
-2024.10
最新出版
Part 01.
阿马蒂亚·森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表彰他对福利经济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森被誉为穷人的经济学家、“多元文化兼容精神”的倡导者、“印度教激进主义分子”的抨击者、“三位一体”思想的推崇者,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亚洲人和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他不但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经济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文学者,他的经济学思想影响了许多人。
已出版书目
《四海为家》
《理性与自由》
《 论经济不平等》
《 爱争鸣的印度人:
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
《 以自由看待发展》
《 再论不平等》
Part02.
保罗·米尔格罗姆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是全球拍卖领域和产业经济学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他除了对拍卖理论有深入研究外,还致力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其得意之作就是成功设计了美国电讯市场的拍卖机制。他还在激励组织、数理经济与博弈论、价格战略、精算科学等领域多有著述。
已出版书目
《拍卖理论与实务》
本书是全球拍卖领域经典名作,全面介绍了现代拍卖理论及其重要的新应用,本书提供了最优拍卖等传统理论,以及多单位拍卖和组合拍卖等新理论的最新分析。市场设计是当代经济学和博弈论中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有谁能抗拒来自该领域巨头之一的大师级作品呢?本书写得既严谨又有趣,令人兴奋,无疑是研究生和拍卖设计师的必读之作。
Part03.
约翰·希克斯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约翰·希克斯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是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的创建者,提出了完整的均衡模型,也在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领域颇有建树。
已出版书目
《经济史理论》
在这本书中,希克斯不仅涉及整个世界,而且囊括了整个人类历史,在经济史理论上首次全面论述了市场经济,包括理论和历史,习俗和计划,市场的兴起,城邦和殖民地,货币、法律和信用,君主的财源,农业的商业化等。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市场的起源、出现、发展以及商业的进化,揭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希克斯用18世纪大作家的写作方式来撰写历史,奉献出来的不是狭隘视野的经济史,而是将经济学与政治学、宗教、科学以及技术等贯穿起来的历史。
Part04.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货币学派的开创者。他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
已出版书目
《风险、货币与通货膨胀》
本书收集了弗里德曼最初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有关经济学主题的各种论文,以弗里德曼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演讲为开篇,几乎跨越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本书对弗里德曼的经济思想进行了出色的介绍,并由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加里·贝克尔专文推荐。
Part05.
罗伯特·默顿·索洛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索洛主要因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对资本理论和增长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著名,他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促进对经济增长机制理解的工作上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已出版书目
《经济增长动能:干中学的启示》
Part06.
罗伯特·A·蒙代尔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A·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不仅是出色的理论经济学家,而且是世界上对政策的制定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少数经济学家之一。他为最优货币区理论奠定了基础,该理论在开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中居于主导地位。
已出版书目
《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杰出经济学家对话》
本书讨论了国际货币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读者可以从历史中吸取重要的政策教训。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货币稳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哪些货币制度最容易或最不容易受到危机的影响,各国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货币稳定,什么时候需要货币联盟,哪些货币稳定的锚可能最有效,欧元的出现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欧元能否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国际货币改革是否可能以及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等。
Part07.
赫伯特·A.西蒙
诺贝尔经济学奖、图灵奖获得者
已出版书目
《人工智能科学(第三版)》
本书堪称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山之作,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辉。西蒙教授说,科学的目标在于让精妙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易懂,却又不失其惊奇之处!本书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本必读经典,对人工智能领域所涉及的各学科均做出了独到的分析。任何对人工智能科普书籍着迷、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的人,都能从本书中汲取思想与智慧的养分。
《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
本书介绍了人的认知结构,包括注意力、记忆等方面,然后分析了人们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策略。书中进一步分析了对于复杂问题,专家和普通人不同的心理表征,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复杂问题。最后,作者介绍了学习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说明如何探索发现新规律。无论是关注人工智能还是关注心理学的读者,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读物。
Part 08.
彼得·戴蒙德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彼得·戴蒙德是世代交叠模型的提出者,社会保障、养老金和税收问题专家。
已出版书目
《养老金改革:原则与政策选择》
本书阐述了养老金改革相关的经济理论与国际经验,以便读者拥有对养老金政策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本书第一部分阐释了养老金制度的核心目的、基本特征、经济学基础;讨论了养老金和劳动力市场、融资与积累、再分配与风险承担、养老金制度的实施等方面;第二部分讨论了养老金政策的国际差异与变化,养老金改革的方向及建议、政策问题与部分解决方案。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拒绝了过度简化,从而提出了既简单清晰又逻辑严密的政策分析原则。本书所研究的主题在这个人口、经济、社会结构正在迅速变迁的世界里具有重要的意义。
“诺贝尔
经济学奖
获得者丛书”
经典作品
Part09.
阿比吉特·班纳吉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 ·迪弗洛和迈克尔 ·克雷默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三位获奖者都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人物,他们将实验方法引入发展经济学,使得这一曾经失去关注的学科重现生机,其科学方法更是大大增强了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
阿比吉特 ·班纳吉是美国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 ·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
已出版书目
《实地实验手册(Ⅰ)》
随着实地实验变得越来越雄心勃勃和富有创造性,有必要对目前的知识状况进行全面和批判性的综述。本书由该领域的杰出专家编辑,评估了过去20年实地实验对我们研究方式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影响,涵盖了到目前为止来自实地实验的最稳健的洞见,以及进一步探索的主要领域。
Part10.
埃丝特·迪弗洛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丝特·迪弗洛是发展援助经济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她是过去十年间其论文被全世界引用最多的女性经济学家以及众多重要经济著作的合著者。
已出版书目
《实地实验手册(Ⅰ)》
Part11.
理查德·H·泰勒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理查德 ·H ·泰勒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奖。泰勒将心理学假设融入到经济分析中,通过探讨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及缺乏自制力等个人特质会如何影响个人选择,从而影响市场。
已出版书目
《行为经济学经典》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Ⅱ)》
Part 12.
罗伯特·希勒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J·希勒因“对资产定价的实证分析”而一起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希勒的学术观点和法玛和汉森截然不同,评奖委员会在这一年将奖项授予学术观点完全不同的三位经济学家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已出版书目
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是由个人来承担的社会能够承担很多突发或极端的不幸,但无法分担个人所面临的有关人生幸福的大多数风险。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体系没有最大限度地分担人们的经济风险?是否存在关于市场的新技术,能够为个人、其所属的组织或利益相关方所用,以使这样的风险分担成为可能?
罗伯特·J.希勒提出创造一系列风险市场,即宏观市场,以此帮助个人和组织对冲或规避影响其生活和生产水平的风险。本书描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型市场,努力寻求办法来克服影响这些市场建立和成功的主要障碍。
本书主要面向金融学者、经济学家、期货和期权交易所的合约设计者、互换和其他金融交易的发起人、与风险管理相关产品(比如保险、养老金和房屋贷款)的设计者,以及对金融行业感兴趣的读者。
《非理性繁荣(第三版)》
《市场波动》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Ⅱ)》
Part13.
安格斯·迪顿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安格斯 ·迪顿因在“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的经济理论贡献”而获奖。他提供了定量测算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这一工具有助于更准确地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已出版书目
《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
Part14.
让·梯若尔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让 ·梯若尔因对“市场力量和调控的研究”而获奖。梯若尔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已出版书目
《公司金融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
《电信竞争》
《博弈论》
Part15.
拉尔斯·彼得·汉森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经济学家尤金 ·法玛、拉尔斯 ·彼得 ·汉森和罗伯特 ·J ·希勒因“对资产定价的实证分析”而一起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拉尔斯 ·彼得 ·汉森是著名宏观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经济和社会科学资深讲座教授。
已出版书目
《理性预期计量经济学》
Part16.
罗伯特·J·希勒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经济学家尤金 ·法玛、拉尔斯 ·彼得 ·汉森和罗伯特 ·J ·希勒因“对资产定价的实证分析”而一起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希勒的学术观点和法玛和汉森截然不同,评奖委员会在这一年将奖项授予学术观点完全不同的三位经济学家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已出版书目
《非理性繁荣(第三版)》
《市场波动》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Ⅱ)》
Part17.
劳埃德·沙普利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 ·E ·罗斯(阿尔文 ·罗斯)和劳埃德 ·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的卓越贡献。传统的经济理论研究以价格机制为中心的市场如何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两位经济学家研究了在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时应当如何匹配资源的问题,并设计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匹配算法。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经典》
Part18.
埃尔文·E· 罗斯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 ·E ·罗斯(阿尔文 ·罗斯)和劳埃德 ·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的卓越贡献。传统的经济理论研究以价格机制为中心的市场如何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两位经济学家研究了在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时应当如何匹配资源的问题,并设计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匹配算法。
已 出 版 书 目
《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六种观点》
《沙普利值》
《双边匹配:博弈论建模与分析研究》
《讨价还价的博弈论模型》
《实验经济学手册》
Part19.
托马斯·J·萨金特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1年,纽约大学的托马斯 ·J ·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 ·西姆斯因建立了基于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动态模型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对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已 出 版 书 目
《理性预期计量经济学》
《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第二版)》
《公共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
Part20.
彼得·戴蒙德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彼得 ·戴蒙德、戴尔 ·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 ·皮萨里德斯共享。这三名经济学家因在解释“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以及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奠基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三人建立的劳动力市场模型(DMP模型)解释了“失业率和空缺岗位是如何形成的”。
已 出 版 书 目
《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
《行为经济学经典》
Part2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 ·E.威廉姆森和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奥利弗 ·威廉姆森因“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则因“经济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方面的成就”获奖。两者同属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治理领域,他们的研究共同证明了经济学分析可以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形式。
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于1933年出生,2012年去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她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美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已 出 版 书 目
《公共资源的未来:超越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
《共同合作——集体行为、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
Part22.
奥利弗·E.威廉姆森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 ·E·威廉姆森和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奥利弗 ·威廉姆森因“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埃莉诺 ·奥斯特罗姆则因“经济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方面的成就”获奖。两者同属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治理领域,他们的研究共同证明了经济学分析可以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形式。
已 出 版 书 目
《契约、治理与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关系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Part23.
保罗·R·克鲁格曼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保罗 ·R ·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关于“新贸易理论”发展及“区域经济活动”领域做出的贡献。克鲁格曼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已出版书目
《克鲁格曼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地理与贸易》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Part24.
罗杰·B·迈尔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莱昂尼德 ·赫维奇、埃里克 ·马斯金和罗杰 ·B ·迈尔森,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赫维奇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框架,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对其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
Part25.
埃德蒙·费尔普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 ·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对宏观经济政策跨期权衡分析的重要贡献。费尔普斯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为新凯恩斯主义奠定了基础。
已出版书目
《自由企业繁荣之路:重振劳动参与及供给》
《金融、研究、教育与增长》
Part26.
罗伯特·J.奥曼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 ·J.奥曼和托马斯 ·C ·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重要贡献。奥曼在决策制定理性观点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对博弈论和其他许多经济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林是博弈论领域的重要学者,对博弈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讲义》
《博弈论经典》
Part27.
托马斯·C·谢林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 ·J.奥曼和托马斯 ·C ·谢林,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重要贡献。奥曼在决策制定理性观点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对博弈论和其他许多经济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林是博弈论领域的重要学者,对博弈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已出版书目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Part28.
爱德华·C·普雷斯科特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 ·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 ·C ·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推动力”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所研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标志着“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真正兴起,他们是继卢卡斯之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已出版书目
《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
《通向富有的屏障》
Part29.
克莱夫·W·J·格兰杰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恩格尔三世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 ·W ·J ·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经济与金融时间数列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恩格尔的ARCH模型和格兰杰提出的“协整”概念拓展了时间序列在非平稳性、时变波动性方面的统计分析方法。
已出版书目
《经济学中的经验建模——设定与评价》
Part30.
丹尼尔·卡尼曼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 ·卡尼曼和弗农 ·L ·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卡尼曼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创新了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修改了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新领域。史密斯将经济学实验的研究、设计和分析体系标准化,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已出版书目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Part31.
弗农·L·史密斯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 ·卡尼曼和弗农 ·L ·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卡尼曼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创新了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修改了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研究新领域。史密斯将经济学实验的研究、设计和分析体系标准化,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已出版书目
《经济学中的理性》
《实验经济学》
Part32.
乔治·A.阿克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A.阿克洛夫、迈克尔 ·斯彭斯和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在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他们三人的理论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其研究工作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市场功能的看法,他们所创立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许多社会经济体制。
已出版书目
《行为经济学经典》
《现实主义经济学之路》
《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工资模型》
《我们学到了什么?次贷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
Part33.
迈克尔·斯彭斯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A·阿克洛夫、迈克尔 ·斯彭斯和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在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他们三人的理论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其研究工作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市场功能的看法,他们所创立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许多社会经济体制。
已出版书目
《领袖与经济增长》
《市场信号传递》
《全球化与增长:后危机时代的含义》
《城镇化与增长——城市是发展中国家繁荣和发展的永动机吗?》
Part34.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A·阿克洛夫、迈克尔 ·斯彭斯和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在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他们三人的理论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其研究工作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市场功能的看法,他们所创立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许多社会经济体制。
已出版书目
《私有化:成功与失败》
《让全球化造福全球》
《经济学(第四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我们学到了什么?次贷危机后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间的权衡交易——贸易如何促进发展》
《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
《东亚奇迹的反思》
《经济体制转型:理论与证据》
Part35.
詹姆斯·J·赫克曼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 ·J ·赫克曼和丹尼尔 ·麦克法登,以表彰他们对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赫克曼是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开创者,他创建的选择性模型,以及基于模型研究选择性偏差和对模型进行的二阶段估计等思想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的应用研究;麦克法登的离散选择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已出版书目
《美国的不平等:人力资本政策的角色》
《劳动市场规制与就业》
Part36.
罗伯特·C·默顿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 ·C ·默顿和迈伦 ·斯科尔斯,表彰他们提出了衍生品定价的新方法。默顿是研究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大师,他的金融期权的数学模型已经成为现代金融学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同时,他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实践,为美国的会计准则完善和养老金管理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已出版书目
《连续时间金融(修订版)》
《金融学(第二版)》
Part37.
詹姆斯·A·莫里斯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詹姆斯 ·A ·莫里斯和威廉 ·维克里,表彰他们对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理论所做的基础性贡献。莫里斯开拓了非对称经济学领域,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已出版书目
《福利、政府激励与税收》
Part38.
小罗伯特·E·卢卡斯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小罗伯特 ·E ·卢卡斯,表彰他发展和应用了理性预期假说,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卢卡斯是芝加哥学派和新古典主义的核心人物,他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和理性预期假设深刻的影响了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曼昆将他评为20世纪后25年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家。卢卡斯对宏观经济模型的构造、计量方法、动态经济分析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已出版书目
《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
《经济周期模型》
《为什么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
Part39.
约翰·纳什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 ·海萨尼、约翰 ·纳什和莱茵哈德 ·泽尔腾,表彰他们对非合作博弈均衡所做的开拓性贡献。纳什为现代博弈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的纳什均衡在博弈论的经济学应用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金融、会计、市场学甚至政治学等领域,纳什均衡概念均起着重要作用。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经典》
Part40.
约翰·海萨尼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 ·海萨尼、约翰 ·纳什和莱茵哈德 ·泽尔腾,表彰他们对非合作博弈均衡所做的开拓性贡献。海萨尼是博弈论概念的创新者,他提出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将参与者的信息与偏好纳入博弈论模型,极大地促进了博弈论的发展,是方法论上的巨大突破。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经典》
Part41.
莱因哈德·泽尔腾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 ·海萨尼、约翰 ·纳什和莱茵哈德 ·泽尔腾,表彰他们对非合作博弈均衡所做的开拓性贡献。泽尔腾是博弈实验的开创者,其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博弈论及其应用、实验经济学等。泽尔腾提出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可以为纳什均衡设定限制条件,避免经济学的角度不合理的均衡。
已出版书目
《博弈论经典》
Part42.
道格拉斯·C·诺思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 ·威廉 ·福格尔和道格拉斯 ·C ·诺思,表彰他们在经济史研究中创新性的使用经济理论和量化方法,解释经济和制度变迁。诺思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人物,同时他和福格尔都是新经济史研究的先行者,他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史问题,扩展了经济史研究的新边界,也为人们理解经济史提供了新思路。
已出版书目
《公共问题经济学(第十九版)》
《交易费用政治学》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西方世界的兴起(900—1700)》
Part43.
罗伯特·威廉·福格尔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 ·威廉 ·福格尔和道格拉斯 ·C ·诺思,表彰他们在经济史研究中创新性的使用经济理论和量化方法,解释经济和制度变迁。福格尔是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计量史学和新经济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作“新经济理论的创始人”、“经济史学的集大成者”。福格尔对经济史学的贡献引起了一场革命,吸引了一代经济学家投身研究经济历史问题。
已出版书目
《国民健康与社会繁荣》
Part44.
加里·S·贝克尔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加里 ·S ·贝克尔,表彰他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人类行为,包括非市场行为中。贝克尔将经济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增强了经济学的影响力。贝克尔是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吸收了芝加哥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将这一传统拓展了新的应用范围,因此获得广泛的美誉。
已出版书目
《移民的挑战:一个经济学的视角》
Part45.
默顿·米勒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哈里 ·马科维茨、默顿 ·米勒和威廉 ·F ·夏普以表彰他们在金融经济学的开拓性贡献。米勒的主要贡献是对公司金融领域的理论(MM定理)的发展。
已出版书目
《默顿·米勒论金融衍生工具》
Part46.
威廉·F·夏普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哈里 ·马科维茨、默顿 ·米勒和威廉 ·F ·夏普以表彰他们在金融经济学的开拓性贡献。夏普的主要贡献是构建了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CAPM)。
已出版书目
《投资学(第五版)》
Part47.
罗伯特·M·索洛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87年罗伯特 ·M ·索洛由于其对影响经济增长与福利结构因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张政府必须有效干预市场经济,引导市场技术发展。
已出版书目
《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
Part48.
詹姆斯·M·布坎南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86年詹姆斯 ·M ·布坎南因其对“经济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与法制基础的开拓”而获得诺贝尔奖。师从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富兰克·奈特,布坎南深受芝加哥经济学派影响。身处新古典主义阵营,布坎南坚持政府失灵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干预是导致失灵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公共选择理论,将政治决策引入经济理论当中。
已出版书目
《民主财政论》
Part49.
弗朗哥·莫迪利亚尼
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85年弗朗哥·莫迪利亚尼因其在微观经济领域中提出的储蓄生命周期假设理论以及对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而获得经济学奖。莫迪利亚尼发展了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一名新凯恩斯主义者,其关于利率对国民收入影响的论述对IS-LM模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已出版书目
《养老金改革反思》
《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四版)》
Part50.
詹姆斯·托宾
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81年,詹姆斯·托宾因其对经济学方法、风险理论等方面的杰出研究,尤其是在对家庭和企业行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应用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已出版书目
《货币、信贷与资本》
Part51.
西奥多·J·舒尔茨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西奥多·舒尔茨与阿瑟·刘易斯由于对发展中经济体问题的研究共同分享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已出版书目
《报酬递增的源泉》
《经济增长与农业》
Part52.
詹姆斯·E·米德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贝蒂·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出了开创性研究,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已出版书目
《持久和平的经济基础》
Part53.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由于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早期是一名凯恩斯主义者,且参与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工作,但研究逐步改变了他的看法,使他走到了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成为货币主义和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已出版书目
《货币经济学》
《货币稳定方案(第十版)》
Part54.
迈伦·S·斯科尔斯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迈伦·S·斯科尔斯,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斯坦福大学商学院Frank E. Buck金融学荣誉教授。斯科尔斯教授以其在期权定价、资本市场、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服务行业的开创性工作广为人知,他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共同创始人。
已出版书目
《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第五版)》
人一定要上岸吗?| 阿马蒂亚·森唯一自述《四海为家》重磅出版
“有一些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却很少阅读马克思本人的著作”|阿马蒂亚·森文丛
启发了很多学者的学者,阿马蒂亚·森提供了看增长的其他视角,不止数字丨晚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