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出、新动向与前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13:14:11 浏览量:0

刘昌黎文集

世界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学术创新荟萃

5 亚太经济合作

5.5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出、新动向与前景

论文题目: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出、新动向与前景

国际贸易 2010年9期

内容提要:多年来,FTAAP一直没有引起APEC各成员的多达重视。这种情况在2009年大阪峰会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建立FTAAP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APEC成员要协商一致,长期努力,循序渐进,共同推进。

新内容、新表述、新观点:

1.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提出与难产

早在APEC成立之初,特别是《茂物宣言》(1994年)提出亚太地区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以来,亚太自由贸易区就开始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2004 年11月,在APEC第12次峰会(圣地亚哥会议)召开之前,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建议从2007年开始,建立由APEC现有21个成员组成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对此,APEC成员意见不一,一开始表示支持的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几个发达成员,美国、中国和其他主要成员都没有公开表态。2005年11月,在釜山举行第13次APEC峰会之前,ABAC虽然继续提议FTAAP,却仍然没有得到各成员一致的认同。

2.APEC成员对FTAAP的共识

2006年11月,在河内举行APEC第14次峰会期间,大多数成员对FTAAP依然是不感兴趣,只有美国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由于美国总统布什公开支持FTAAP,会议发表的《河内宣言》说要将亚太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远景加以研究。由此,各成员纷纷开始探讨FTAAP可行性。在2007年9月悉尼峰会前夕,各成员的立场开始接近,会议发表的《悉尼宣言》第一次就亚太自由贸易区表示了明确的态度,要求各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加倍努力。

3.亚太共同体的提出与反响

2008年,秘鲁为筹备第16次峰会,强调FTAAP是加速实现《茂物宣言》目标的一个有效机制。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提出了在2020年建立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内的“亚太共同体”构想,并游说亚太各国,得到了有关国家支持。2009年10月30日,中澳总理会谈发表《中澳联合声明》,也对亚太共同体表示了支持。

4.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扩大

2006年,新加坡、文莱、智利、新西兰缔结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建立了横跨太平洋的自由贸易区。2009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东京时说,美国将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使此前鲜为人知的TPP名声大振,一些国家纷纷表态有兴趣加入。为推进TPP取得进展,美国还劝说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参加TPP谈判。

5.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新进展

2008年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APEC第16次峰会时,FTAAP虽然继续成为各成员领导人集中谈论的热门话题,但因美国金融危分散了各成员的注意力,会议发表的《利马宣言》只是说各成员领导人对FTAAP可行性研究的进展表示满意,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2009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7次APEC峰会,各成员继续关注亚太自由贸易区问题,中国也表明了积极的态度。峰会发表的《新加坡宣言》再次重申要继续探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并要求在2010年就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各种途径提交进展报告。

为迎接2010年11月举行的第18次APEC峰会,各方面对FTAAP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了,日本作为第18次峰会的东道国,表示了更大的热情,要把FTAAP推向新阶段。

6.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因素

(1)自由贸易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自《茂物宣言》提出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以来,经历次APEC峰会的推动,各成员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的相互贸易,而且使亚太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2)密切合作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奠定了的相互信任的基础。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的两个车轮之一,是推进APEC发展的重要因素。APEC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推进各成员在人力资源、资本市场、经济基础设施、技术发展、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与中小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其次,面临亚洲金融危机,温哥华会议和吉隆坡会议都及时调整了领导人会议的主题,重点讨论并采取了一些克服危机的措施。面临美国突发的“9.11事件”,上海会议打破不讨论政治问题的先例,重点讨论了反恐议题,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面临美国金融危机,利马会议和新加坡会议都重点讨论了各成员共同克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体现了APEC成员共同克服危机的决心和魄力。另外,面对WTO谈判受阻以及地球温暖化、粮食危机、非典和禽流感蔓延等全球性问题,相关会议也都及时讨论并采取了共同应对的政策措施。

(3)大国的主导作用。美国一直在APEC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态度的转变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APEC乃至世界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中国支持亚太经济一体化和亚太共同体的积极姿态,意味着中国也将发挥推进FTAAP的大国主导作用。日本、澳大利亚除支持FTAAP以外,还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或亚太共同体,两国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过程中,也将发挥各自的主导和推进作用。

7.阻碍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消极因素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威胁。2008年7月WTO谈判破裂后,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和全球经济危机加剧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是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国的出口额大幅度减少,而且严重阻碍了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2)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发达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补贴或农产品关税居高不下。根据WTO谈判步履艰难的过程,美国农业的巨额补贴和日本农产品的高关税,都将是发达成员不能如期实现《茂物宣言》目标的主要问题。

(3)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自由化困难。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主要任务是削减工业产品关税,为在2020年下降到3%以下乃至实现零关税,还需做很大的努力。

(4)对APEC方式的挑战。亚太地区幅员辽阔,21个成员在社会经济制度、体制、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政治态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也多种多样,这乃是亚太经合组织多年来一直坚持独自特色的APEC方式的根本原因。然而,现在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则是在缔结FTAAP的基础上开展制度性的经济联合和经济合作,这无疑是对APEC方式的巨大挑战。APEC成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一挑战,什么时候才能够接受这一挑战,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8.亚太自由贸易区任重而道远

亚太自由贸易区符合《茂物宣言》的目标,是APEC各成员共同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必然结果。在APEC非制度性松散性开放性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各成员缔结FTAAP,开展制度性的经济联合与经济合作,这不仅符合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也有助于亚太各国进一步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然而,面临阻碍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消极因素,无论是克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还是消除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特别是改变传统的APEC方式,更需要各成员达成广泛的共识。另外,克服各种阻碍因素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世界经济和谐而顺利地发展,二是WTO谈判顺利而成功地完成,三是国际经济秩序改革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亚太自由贸易区任重而道远,既前途光明,又艰难曲折。为此,APEC成员要协商一致,长期努力,循序渐进,共同推进。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