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是什么?
团体标准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且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认证或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团体标准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信用和权威性,在用户采购或企业合作洽谈中,更容易获得客户、投资方或合作方的认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那么,小创就来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团标,以及团标的特点和发展史。
一、团体标准
从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团体标准至今,团体标准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团体标准发展日益规范和趋向成熟的今天,企业参与团体标准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团体标准,是指由团体按照自己(团体)确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采纳,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因此,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企业采用后,对企业的产品就具有强制性。
所谓“团体”( association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二、团体标准的提出与发展
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我国标准化改革的目标是把政府供给为主的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就是团体标准。因此,团体标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简政放权背景下标准化体制改革,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产物。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要求。2017年底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化法》发布,正式确立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2019年国标委、民政部共同发布《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近年来,我国团体标准呈迅猛的发展势头,从2018年开始,发布团体标准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截止2021年3月底,国家团体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已发布团体标准23633项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加强对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引导和规范,推动出台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加大重点领域优秀团体标准组建工作力度。2022年2月2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国家对团体标准的大力支持与引导,并对行业企业参与团体标准工作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三、团体标准特点
团体标准具有“快”“新”“活”“高”的特点:
“快”
是指团体标准制定周期短 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团体标准制定周期平均为3~10个月,而国家标准制定周期为2~3年。
“新”
是指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团体标准能填补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等标淮空白,具有内容的创新性。
“活”
是指相异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复杂的制定和审批流程,团体标准制定流程更灵活,国家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社会团体具有高度的团体标准制定自主权。
“高”
是指团体标准的技术指标可有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制定原则
(一)各团体协会或联盟所生产的相同产品,在没有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制定团体产品标准。
(二)对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有关团体的产品标准。
(三)需要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制定团体标准。
(四)各团体协会或联盟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需要统一的设计方法、计算方法、零部件、元器件、工艺和工艺装备等团体标准。
五、制定主体
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协调相关市场主体自主制定发布团体标准,供社会自愿采用。社会团体应组建或依托相关技术机构,负责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六、制定范围
社会团体可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填补现有标准空白。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七、编制要求
团体标准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不得损害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团体应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吸纳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遵守WTO/TBT协定中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制定团体标准化工作相关的管理办法,严格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
八、编号规则
团体标准编号依次由团体标准代号(T/)、社会团体代号、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小伙伴们有不明白的可以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小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