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处置时,如何分清“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支出”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8:05:34 浏览量:1

一、执行会计准则的不同导致会计科目不同

“资产处置损益”是《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科目。

因此,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不会用到“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只能是“营业外收入/支出”。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下两科目的会计处理差异

(一)“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应用

“资产处置损益”科目,主要应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出售、对外投资等情形下,也就是属于企业主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会用到该科目。

以固定资产处置为例:

1、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贷:固定资产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有,且可抵扣)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3、对外出售、投资等: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结转:

借:固定资产清理(结平)

贷:资产处置损益(可能在借方)

说明: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则最后一步会计科目应用:净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应用

1、非正常损失

非正常损失,是指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没收、强制拆除、销毁等;同时,会计核算的“非正常损失”,也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对于“非正常损失”,实务中需要区分增值税规定的范围,与会计核算的范围不一致,只有税法规定范围的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否则就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比如泥石流冲走固定资产造成的损失,就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1)清理损失:

借: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

累计折旧

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贷:固定资产

(2)判断“非正常损失”是否属于增值税规定的范围,如果是则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如果不是或简易计税、小规模纳税人等就不需要:

借: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税额=(购进原值-折旧额)×税率

(3)判断是否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偿,如有:

借:其他应收款-赔款等

贷: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

(4)结转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资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

2、对外捐赠

企业将固定资产捐赠,也是主动处置的一种情形,因此,税务方面也是要视同销售(满足扶贫捐赠免征增值税的除外)。

(1)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贷:固定资产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有,且可抵扣)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3)对外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结平)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 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说明:如果满足扶贫捐赠的条件,免征增值税,此处不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如果用于市场推广的捐赠(赠送),则可以计入“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等。

来源:轻松财税,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