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又开始做电商了:屡败屡战的李彦宏这次能赢么?
百度又开始做电商了。近期,百度旗下的电商业务【百度优选】上线了商家端APP。虽然还没有推出单独的购物APP,但李彦宏还是押宝AI技术,准备在电商赛道再搏一把。但这次,他能赢么?
本篇文章主要内容
◇你听说过“百度优选”么?
◇屡败屡战的百度,曾经在电商领域做过哪些事情
◇占据流量优势的百度为何在电商赛道上很难成功
◇AI电商,李彦宏这次的“运气”怎么样?
1
你听说过“百度优选”么?
我昨天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有多少人知道百度现在有一个“百度优选”(去年5月份上线)的,又有多少人在上面买过东西。
答案很“喜人”:除了有一个电商从业者知道百度优选外,其他人都没有听说过。虽然,这个板块还在一级页面(打开百度APP,顶部就三个栏目,默认展示“推荐”,另外两个就是“小说”和“商城”)
(图片来源于百度APP截图)
实际上,百度优选不是最近才推出了。在2023年5月份的时候,百度APP新添加“商城”入口,点击进入是“百度优选”的电商新板块。5月25日,百度电商正式推出电商新品牌“百度优选”。
按照官方的说法,百度优选百度旗下全新推出的电商品牌,是以“AI技术”为驱动的新一代智能电商平台。
依托于百度APP的海量用户,以“百度优选,超会选”为品牌主张,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专业的消费决策支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的商品,更优的价格,更优的消费选择”,打造“搜,推,逛”一体化的优选电商平台。
2024年新年伊始,百度继续在AI电商的路上发力,于近日上线了百度优选的商家APP,作为商家一站式店铺经营移动工作台,功能覆盖商品管理、经营数据、订单履约、消息通知、效率工具等。
当然,跟以前不一样,这次百度的电商尝试还是比较低调的。按照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的说法:现在百度电商并没有打算做一个类似京东、淘宝的APP,还是依托百度APP。
这个定位既好又不好,我们会在后面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屡败屡战的百度,曾经在电商领域做过哪些事情
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度是国内最早掌握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有问题,问度娘”的网络流行语直到现在还会被提及,但曾经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的“BAT”(百度、阿里、腾讯)逐渐被“AMT”(阿里、美团、腾讯)取代,百度在电商赛道失利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百度在电商行业绝对算老手,虽然是屡战屡败,但也屡败屡战。2003年,百度就成立了电商事业部,那时淘宝刚刚击败ebay,成为中国C2C市场的老大。
百度先是上线了对标淘宝、并立誓要在3年内超越淘宝的“百度有啊”,结果才活了短短的3年时间,就被迫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C2C战线失利了,B2C市场再来。百度又先后推出了乐酷天、爱乐活等,但都先后倒闭。
沉寂了几年后,在2015年,百度电商卷土重来,一年之内先后上线了三个电商项目:百度未来商店、百度VIP、百度mall。雄心勃勃,大有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态势。
百度未来商店瞄准的是当时大火的“智能硬件热潮”,于2015年3月上限,主要销售和推广各种类型的智能硬件,例如智能水杯、智能杯垫、体质分析仪等。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垂直电商。但是,运营了仅仅一年,就宣布关闭。
而百度VIP定位是返利网站,想利用强大的流量优势打造购物入口,然后赚取佣金。但遗憾的是,运营了不到两年,关闭。理由其实也很简单,百度不可能成为购物入口。
2015年11月,百度MALL上线,定位于中高端品质电商,相当于想做一个“唯品会”,定向邀请1000家国内外中高端知名品牌入驻,且只和品牌官方直接合作,确保100%正品行货。
目标顾客是25-40岁,对品牌或高品质商品有追求的小资白领和中产家庭,重点经营服饰鞋包、运动户外等八大类目。不过,在运营1年5个月后,百度MALL悄然关闭。
事实上,上述只不过是百度在商品交易类电商上的尝试,如果再考虑百度的生活服务类电商,那李彦宏战败的次数就更多了。
当初李彦宏砸了200亿,布局O2O,百度外卖和百度糯米也迎来的高光时刻。甚至,当时国内外卖团购市场的三大巨头都有百度糯米的身影。只不过后来,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百度糯米也与2022年年底停止运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3
占据流量优势的百度为何在电商赛道上很难成功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互联网的上半场,百度的流量优势还是极为明显的。因为用户上网非常核心的一个目的就是对信息的诉求。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海量的搜索流量,这也意味着百度有将搜索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的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百度内部也认为:百度平台每天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用户在搜索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内容消费和线上交易,电商绝对可以成为百度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但在这种情形下,为何百度在电商赛道上很难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建树”呢?是百度不重视电商么?当然不是,相反,李彦宏的战略眼光我们不需要去怀疑。投入也够,人力、物力、财力,基本是要啥给啥。
那么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在老高看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百度的流量属于即时流量
大家打开百度APP的时候,都带有明确的搜索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会离开,停留时间很短,最关键是:粘性不高,用完即走。在这种情况下,百度的流量在电商变现方面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百度电商一直没有独立出来
从百度自身的角度来看,百度APP拥有巨大流量,想要通过电商变现,只需要在APP内完成闭环就可以了。但这恰恰是最核心的问题,就像前面说到的,百度的流量粘性很差,这个APP对于用户来讲,作用很单一:获取信息。
如果想在电商发力,必须把电商板块独立出来,建立独立的APP,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讲到:继续依托百度的APP,基本还是成功不了。
百度自身有流量,没有问题,这个流量优势也足够大。但对于百度而言,最需要做的,是用这个流量优势去滋养新的业务,而不是消耗这个流量。
其实完全可以参照腾讯系的做法。腾讯自己做电商也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腾讯在电商方面的成功:拼多多、美团、唯品会、58同城,哪一个不如雷贯耳。甚至拼多多在去年年底的市值已经超越了阿里,小马哥在电商赛道,某种意义上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为什么腾讯可以做到呢?道理很简单:腾讯自己有流量,但是不参与直接的电商业务,而是用自己的流量去滋养电商(主要是腾讯投资的电商企业)。可以这样理解:像水一样。
百度也可以做这样的“水”,用庞大的搜索流量去滋养自己的(或者投资的)电商业务,实现弯道超车。
第三,用内容而非搜索扶植电商
百度还可以参考的模式是抖音:用内容引导消费。其实现在打开百度APP,默认展示的是“发现”频道。在该频道里,都是短视频的内容。在第一个原因我们提到了,百度的流量是即时流量,用户用完就走。而这个短视频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要完全照搬抖音的“去中心化”推荐机制,充分的利用个性化推荐技术。百度APP的用户停留时间将会依靠这个“发现”频道大幅度提升,那时候再去很好的结合电商变现,机会应该更多。
要注意,百度还有一个延长用户停留时间很不错的产品:百度小说。
4
AI电商,李彦宏这次的“运气”怎么样?
这次的百度优选,用百度内部的说法来说,叫做:AI电商。虽然可以利用AI技术赚到一波红利,但是前景如何还并不明朗,百度还需探索如何用AI来讲述新的电商故事。
百度优选想要继续走下去,电商“人、货、场”的布局依然是核心。阿里、京东在这些方面都已经投入了巨量的人财物,李彦宏的百度也需要用足够的战略定力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去深耕电商。
AI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还好,百度至少没有落后。祝李彦宏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