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日本前首相,为何相隔55年,安倍的国葬却遭到反对抗议?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5:44:12 浏览量:0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于2022年9月27日报道,27日14:00许,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骨灰已经运抵国葬会场东京都日本武道馆,“国葬仪式”正式开始。

约有4300人出席了本次国葬,其中包含700多名来自218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机构的代表。

当天上午,反对国葬的日本民众在武道馆附近的公园举行抗议集会。随后,抗议人群向武道馆方向前进。

根据9月17日至18日共同实施的民调结果显示,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内阁支持率降至42.3%,较前一次民调(8月20日至21日)下降了12.0%,反对“安倍国葬”的受访者占全体的62.3%。

可见岸田文雄顶住了巨大压力,也要为安倍举行国葬!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1967年,吉田茂作为战后日本第一任首相,在去世后破例获得国葬礼遇。而时隔55年,日本再度破例为安倍举行国葬,但这一次,却在国内引发诸多抗议。

本篇文章不涉任何政治观点,就单单分析,为何同样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的国葬却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

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日本传统丧葬习俗,以及国家元首去世后所举行的葬礼规格等级。 有喜欢看日本电影的同学,应该不会对《入殓师》这部电影感到陌生。

这部电影详细讲述了普通日本人死后,家里人为其举办白事时会遵循的传统丧葬礼仪。

但电影毕竟是影视化作品,与真实历史自然会有些出入。然而,日本因高龄化社会问题,导致本国生育率不断降低,人口进入老龄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日本近些年殡葬业兴起,每年在东京都会举办殡葬产业博览会。普通人觉得“人生除死无大事”,既然已经归西,倒不如热热闹闹办一场白事。

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级别的人在去世后举行的白事规格也会有很大不同。

日本葬礼的规格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普通葬礼,二是联合葬礼、三是公开葬礼(也称国民葬礼)、四是国葬。

葬礼的环节跟中国几乎一样,均由“守夜”、“告别”、“出殡”和“安葬”四个环节构成。

普通葬礼适用于一般人物,都在家里举行、寺院举行,由家族人员或雇请礼仪公司组织操办。通常都有僧人唱经安魂、祈祷升天,葬礼的规模依据逝者家族的财力。就是有多少钱花多少事,和我们中国几乎没有区别。

联合葬礼是为包括首相在内重要人物举办的,通常由逝者所在政党和政府等联合主办,也有逝者家族联合政党和政府主办的。地点多选择在寺院、体育馆、酒店或殡仪馆举行,规模通常较大,参与人数众多。

1945年“二战”后迄今,日本政府曾为大平正芳、岸信介、三木武夫、田中角荣……等11位首相举行过联合葬礼,费用多由公共资金列支。

公开葬礼,或称“国民葬礼”,是以国民名义为重要人物举办的葬礼,规格仅次于国葬,由内阁、政党及有意愿的国民参加,规模更大。

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的葬礼就是公开葬礼,于1975年6月在日本武道馆举行。葬礼的费用是由政府、自民党和公众自愿捐款共同资助承担的。

国葬,顾名思义就是以国家名义为那些做出过重大贡献和获得过功勋的重要人物举办的葬礼。

依据1926年颁布的《国葬令》,日本皇室成员,前总理和高级军事人员去世后必须举行国葬。二战后,该法令被废除。

然而,当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于1967年去世时,时任首相佐藤荣作内阁却决定无视法令,破格为吉田茂举行国葬。

时隔55年,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决定为安倍晋三举行国葬,同样是在突破既有法令规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意外之举”。

此前,日本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街头为参议院竞选演讲时遭到枪击身亡。

7月11日,安倍的守夜仪式在位于东京都港区的增上寺举行,次日,在该寺为安倍举行了葬礼后火化安葬。

7月22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安倍的国葬将于9月27日在日本武道馆举行。

从这套标准流程来看,岸田文雄完全是用“顶格”标准为安倍晋三操办葬礼,甚至为了拉拢右翼,岸田政府从逻辑上为安倍晋三举办了两场葬礼。

因为按照日本葬礼的习俗规范,安倍晋三的葬礼之前已经走完了全部流程,即“守夜”、“告别”、“出殡”、“安葬”,遗体已经火化并安葬于老家。

包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和前首相森喜朗等众多政要及相关人士约1000人参加了葬礼。

同时,安倍的遗孀安倍昭惠已委婉地拒绝了为安倍举行国葬的动议。

然而,岸田文雄仍然决定给安倍晋三举办一场国葬,这就相当于给一个人举行了两场葬礼,多少显得有些奇异。

至于日本政府要为安倍晋三的葬礼支出多少资金?2022年8月26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支出约2.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48万元)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办国葬。

但9月初,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又在记者会上表示,安倍的“国葬”费用预计为1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193万元),并将全部用税金支付,这使得很多日本民众难以接受。

还有人质疑称,安倍国葬仪式的实际花费可能还要更多。

与之进行类比,前文说过日本内阁出台过《国葬令》。在葬礼花费上,2007年宫泽喜一的葬礼花费1.5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8万元),和2020年中曾根康弘的1.9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62万元)。

这两位前日本首相举行的联合葬礼花费已经够多了,当时也引发了日本部分民众的反对。

此次日本政府公布安倍葬礼花销在2.5亿日元左右,又计划增拨14亿日元用作安倍“国葬”的组织费用,使得日本民众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

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种开支过于浪费,这笔钱本该用于社会福利。

当然,与安倍晋三的葬礼相比,担任过5次日本首相的吉田茂死后举行的国葬,花费为1800万日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7000万日元左右,但参加人数比安倍更加庞大。

1967年10月20日,吉田茂因病去世,终年89岁。根据其生前愿望,他在死后不久接受了天主教洗礼,家族葬礼于同月23日在东京司教座圣堂举行,约1500名近亲和特殊亲朋参加。

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正在巡访东南亚,接到讣告后急忙回国,并于10月31日在日本武道馆为吉田茂举行了战后首次国葬。

虽然二战后没有国葬先例,但身为吉田茂得意门生的佐藤荣作仍怀着满腔热忱,他“立即致电东京,命官房长官木村(俊夫)开始准备国葬仪式。”

甚至亲自打电话给自民党众议院副议长园田直,让他要以超法规的措施,对吉田茂实施没有法律依据的国葬,说服第一在野党的社会党。

园田接到佐藤的指令后,马上与社会党协商,当天就得到了社会党的理解。同时,佐藤立即中止了马尼拉访问的日程,于21日晚回国。

刚下飞机的佐藤荣作立刻奔向大矶的吉田家,参加了吉田家的密葬,然后换好丧服,向天皇汇报了访问东南亚等地的情况,并就吉田国葬进行报告。

其后,佐藤在吉田去世3天后的10月23日上午,召开了临时内阁会议,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为吉田前首相举行国葬。

1967年10月31日,吉田茂的国葬如期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包括外国政要在内的相关人士有超过6000人参加葬礼。

但为何当时日本民众及其他在野党,并没有反对佐藤荣作如此大排场的为吉田茂举行国葬呢?

原因并不复杂,作为二战后首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确定了战后日本的前进方向,在最困难时期走马上任,政治建树颇丰。

所推行的“教育兴国”,“拒绝重整军备,全力投入经济建设”等政策对日本的重新崛起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国葬,是得到了日本国民的支持。

反观安倍晋三,虽然当了8年多的日本首相,但是其个人魅力,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成就远远比不上吉田茂。

说得更直白点,安倍晋三留下的“遗产”不如吉田茂丰厚,人缘较次,其他机构、党派不买他的账,所以才会竭力反对岸田文雄如此铺张浪费的为安倍举行国葬。

至于一手促成吉田茂国葬的佐藤荣作,他于1975年去世后,举办的也只是由国家、自民党和国民有志之士共同承担费用的“国民葬”。

葬礼的规模与参加人数,远远达不到吉田茂甚至安倍晋三的葬礼规格。

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花的钱实在太多。而这个被举办国葬的人,丑闻不少,政绩也没凸显出来。为这样的人耗费巨资办国葬,能不引起反对吗?这简直就是在浪费资源!

综上所述,安倍晋三举行国葬之所以引起争议和反对,一来是因为葬礼花费太多资金,且没有得到国民支持。二来是政绩尘埃未定,也比不了吉田茂。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喜欢看NBA的应该都清楚,不少超级巨星临退役前最后打的一个赛季都会搞一场“退役巡演。” 虽然都是超级巨星,但是其级别与个人魅力也会有所不同。

作为刚退役不久的韦德,他的“退役巡演”就办的勉勉强强,规格也远远比不上诺维茨基等一干大神。 安倍晋三与吉田茂虽同为日本前首相,但二人举行的国葬,之所以待遇会差距这么大,也是这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日本团体起诉政府应取消安倍“国葬”,作者李晓,环球时报 2022年08月12日

[2]从葬礼的变迁看日本社会的变化,作者徐燕尔,北京外国语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3]葬礼过后,各界复杂评说安倍,作者岳林炜 邢晓婧,环球时报 2022年07月13日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