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相关问答
置顶公众号星标 我们就不会走散了
加入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2022
您不再孤军奋战
问题1:“三公”经费指的是什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费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1)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3)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问题2:“三公”经费通过哪些经济分类科目核算?
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50206公务接待费:反映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50207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50208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50303公务用车购置:反映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
50403公务用车购置:反映基本建设支出中安排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
506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
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30217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30212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3023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31013公务用车购置: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
30913公务用车购置: 反映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
问题3:“三公”经费管理 主要 有哪些规定?
《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财预〔2022〕126号 )
《党政 机关厉行节 约反对浪费条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问题4:“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有哪些要求?
《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16〕13号):公开的决算应当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等情况。
《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 (财预〔2016〕143号):(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地方本级汇总的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包括预算总额,以及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区分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两项)、公务接待费分项数额,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公开,并对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说明。( 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按“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公开,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应当细化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两个项目。
《关于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 (财预〔2021〕29号):单位在公开预决算时,要对本单位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预决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重点事项作出说明,结合工作进展情况逐步公开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
问题5: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有哪些具体举措?
一是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从源头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指导各预算单位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和部门预算编制政策,编制年度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未按照要求编制“三公”经费预算,或“三公”经费预算审核未通过的,年度内不得列支“三公”经费。年度预算执行中不予追加,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经费支出。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力。指导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三公”经费预算执行,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准确归集部门“三公”经费支出的各项费用。
三是认真落实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指导各预算单位认真落实预决算信息公开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制度,有效促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四是提高数据报送质量。组织和指导各预算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填报“三公”经费支出动态统计表,定期汇总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总体研判,对照上年同期增长的或单项支出规模较大的进行预警通报。
五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预算单位是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的主体,要求各预算单位从严审核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强化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建立健全“三公”经费预算管理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分析“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成效和存在问题,推动“三公”经费监管常态化、长效化。
六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细化制度约束,确保“三公”经费管理有章可依。在国家及相关部门制度基础上,出台相关制度实施细则, 明确了“三公”活动的具体规范和“三公”经费使用的具体要求,为切实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提供了具体遵循。
安徽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若干举措
山东发布政府要过紧日子,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