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虾皮:东南亚第一电商平台
作者:Mote莫特 FBIF创始人(微信:motechan)
提示:本文为138个全球零售案例第55篇,文末可扫码一次性领取48万字的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
据《金融时报》报道,李小冬推出电商平台虾皮购物的初衷源于女儿的一句话:“我很想念中国的淘宝。”
虾皮购物(Shopee)于2015年在新加坡成立,专注于移动端购物体验,通过创新的“虾皮保障”机制解决线上交易的信任问题。平台初期采用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吸引了大量个体商家,随后逐步拓展至B2C(企业对消费者)业务,并推出“虾皮商城”,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品牌商品选择。虾皮还构建了强大的物流网络,与各地服务商合作,显著提升配送效率。
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本地化策略,虾皮迅速在东南亚多个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印尼、泰国和越南等地,虾皮通过高效的服务和多元化的商品,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其母公司冬海集团的支持,以及与物流和支付系统的深度整合,使虾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南亚电商行业的第一平台。
一、初露锋芒:虾皮购物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Shopee位于新加坡科学园的总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作者:TheGreatSG'rean
虾皮购物(Shopee)于2015年2月5日在新加坡成立,由李小冬(Forrest Li)创立,他也是冬海集团(Sea Limited)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小冬出生于中国天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取得MBA学位。移居新加坡后,他与妻子租住在布莱德路的一间组屋房间,背负着10万美元的学生贷款。然而,他的创业梦想并未因此止步。
虾皮最初定位为一个以移动为中心的社交电商平台,旨在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浏览、购买和销售商品。平台集成了物流和支付支持,设计上尽量减少了对实体资产的依赖。为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虾皮推出了“虾皮保障”(Shopee Guarantee)服务,在买家确认收到订单之前,暂时扣留卖家的货款。这一创新举措增强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
2015年10月28日,虾皮拍卖正式在中国台湾上线,标志着其进军C2C(消费者对消费者)电商市场,主打30秒“随拍即卖”的概念。便捷的操作和安全的交易环境,使得虾皮在东南亚市场迅速崭露头角,奠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多元化战略:从C2C到B2C的业务模式转型
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虾皮逐步从最初的C2C模式转型为C2C和B2C(企业对消费者)混合商业模式。2017年7月3日,虾皮推出了“虾皮商城”服务,与200多个知名品牌合作,正式进军B2C市场。这一举措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品牌化的商品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竞争力。
2018年3月14日,虾皮推出“虾皮24h”购物中心,提供24小时快速到货服务。通过高效的物流网络,消费者可以在下单后的24小时内收到商品,大大提升了购物体验。虾皮与超过70家物流服务提供商合作,包括新加坡的Ninja Van、马来西亚的Pos Malaysia、印度尼西亚的Pos Indonesia等,确保了商品配送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在支付领域,虾皮的母公司冬海集团旗下的SeaMoney提供数字金融服务,包括支付和借贷,进一步完善了平台的生态系统。这些多元化的服务,使得虾皮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巩固了其在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地位。
三、东南亚市场的制霸之路:市场份额与扩张策略
虾皮在东南亚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其积极的市场扩张策略和本地化运营。截至2023年,虾皮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了479亿美元,几乎占据了东南亚市场总GMV的一半。2017年第四季度,虾皮在马来西亚成为访问量排名第三的电商平台,超越了当地的Lelong,并在iOS和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位居榜首。
在印度尼西亚,虾皮的表现尤为突出。根据2017年12月的调查,73%的印尼女性将虾皮作为首选的购物平台,远超其他竞争对手。通过深入了解各个市场的消费者需求,虾皮实施了本地化的营销和运营策略,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虾皮还积极进军其他新兴市场。2019年,虾皮进入巴西市场,这是其首次进入拉丁美洲。截至2023年,虾皮在巴西与超过300万本地商家合作,这些商家的销售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90%以上。虽然曾短暂进入欧洲市场,但因战略调整,虾皮选择专注于其核心市场,进一步巩固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
四、创新驱动:独特的营销策略与品牌推广
虾皮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创新的营销策略和强大的品牌推广。2019年,虾皮邀请葡萄牙足球巨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 Ronaldo)担任品牌大使,推出他跳“Baby Shark”舞的视频广告。该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覆盖了1900万人。此次营销活动使虾皮的订单量翻倍,电商销售额增长了三倍以上。
然而,这则广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足球迷批评广告过于商业化,认为罗纳尔多的形象与广告内容不符。尽管如此,这次营销仍然极大地提升了虾皮的品牌知名度。
除此之外,虾皮还与多位知名艺人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韩国女子组合BLACKPINK被任命为品牌大使,GOT7的BamBam则成为泰国地区的品牌大使。在菲律宾,虾皮与Anne Curtis、Kim Chiu等艺人合作。在印尼,虾皮与Didi Kempot和Nella Kharisma等当地明星合作。通过这些高影响力的品牌代言人,虾皮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新用户,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五、争议与挑战:面对市场竞争与负面事件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虾皮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2019年6月,虾皮在菲律宾因举办BLACKPINK见面会活动而引发争议。活动最初承诺为前568名最高消费的用户提供通行证,但由于通知不及时和活动机制的更改,许多粉丝在收到获奖通知后却无法参加,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不满。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对此事件展开了调查。
2021年,虾皮在印尼被指控对快递员的薪酬过低。一些快递员公开表示,他们每件包裹的报酬被降低至0.1美元,远低于之前的0.34美元,且没有基本月薪,也没有燃油和停车费用的补贴。虾皮回应称,其激励机制符合印尼的市场和法规,并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
2022年8月,虾皮被曝在员工抵达新加坡后撤销了他们的录用通知。一些员工在接到录用通知后辞去了原有工作,并终止了住房合同,却在抵达新加坡后得知职位被取消。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关注和批评,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六、持续成长:财务表现与业务调整
尽管面临各种挑战,虾皮在财务表现上仍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22年第四季度,虾皮首次实现了正的调整后EBITDA,为1.961亿美元,表明公司在收入增长和运营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成功。这一业绩的提升,主要归功于交易手续费和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
然而,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虾皮在2022年进行了多次业务调整,包括在部分市场裁员和收缩业务线。在东南亚地区,虾皮缩减了ShopeePay和ShopeeFood等业务。在拉丁美洲,虾皮结束了在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本地运营,转为跨境模式,并完全退出了阿根廷市场。
七、未来展望:创新与战略布局
为加强平台的合规性和信誉度,虾皮在2023年推出了“品牌保护伙伴计划”(Brand Protection Partnership,BPP),旨在加强对品牌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任,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入驻平台。
虾皮的母公司冬海集团也在探索新的增长领域。李小冬在2022年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强调了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指出该地区的在线购物渗透率仍低于美国和中国。他还提到,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
尽管科技行业在疫情后面临挑战,包括裁员和增长放缓,虾皮仍在金融科技领域寻求机会。公司在越南和泰国推出了电子钱包服务,试图满足这些市场对数字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关文章:
[1] Shopee - Wikipedia
[2] 虾皮购物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 Forrest Li - Wikipedia
[4] 李小冬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 A look into and understanding of Shopee | Locad(Shopee官网)
[6] Room for growth in Southeast Asia’s e-commerce space, says Shopee’s billionaire founder Forrest Li - CNA
[7] There's still room for growth in SEA e-commerce: Shopee's Li(2024年11月9 日,Techinasia)
[8]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How Forrest Li built the biggest internet company in Southeast Asia | KrASIA(2022年3月24日,KrASIA)
[9] Commentary: The incredible rise of Forrest Li, modest founder of Singapore’s most valuable listed company - CNA(CNA)
八、FBIF零售书
《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发布!
策划:Mote莫特 FBIF创始人
每一个巨头都曾是小铺,每一个零售品牌崛起背后都有无数次的选择与坚持。138个跨越200年的零售故事,带你快速读懂全球零售格局的演变与发展。
我撰写了48万字的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汇集了138个全球零售案例,涵盖了全球零售250强的主要品牌,包括: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亚马逊、全食超市、好市多、奥乐齐、缺德舅、7-11、美元树公司、易买得公司、泰国正大CP集团、韩国酷澎公司、印尼Indomaret公司、印尼Alfamart公司、泰国尚泰零售集团、罗森公司等。同时,还包含国内外新兴零售平台和品牌:抖音电商、TikTok Shop、Weee!、Temu、胖东来、盒马、好特卖、零食很忙、拼多多、Shopee、Lazada等。(查看完整目录、长图介绍)
一本书了解:全球零售格局!200年零售创新史!附赠全球零售地图!
下方海报扫码一次免费领取FBIF零售书《从小铺到巨头:138个全球零售品牌故事》(如需购买,599元一本)。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