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氧化铝产业链介绍
关注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吧!
张若怡(投资咨询资格编号:Z0013119 )
摘要:
氧化铝,又称三氧化二铝,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粉状或砂状物体,理化性能稳定,分为冶金级氧化铝和非冶金级氧化铝。其中冶金级氧化铝占比约95% 、用于生产电解铝,非冶金级氧化铝占比约5% 、用于制作各种耐火砖、陶瓷、阻燃剂,广泛用于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于6 月19 日挂牌交易氧化铝期货,本文就氧化铝的供需、产业、生产工艺、成本利润等各方面进行了详述。
1.氧化铝基本知识
铝元素是仅次于硅的地壳中第二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高达8.3% ,主要以铝土矿、铝硅酸盐矿石和冰晶石的形式存在,这决定了上游和中游供应端的充裕。然而它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业金属,其商业生产仅超过100 年。此外,它的重量约为钢或铜的三分之一;具有延展性、延展性,易于加工和铸造;并且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这决定了下游应用的广泛。无论从数量还是价值上衡量,铝的使用量都超过了除铁以外的任何其他金属,而且它在世界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很重要。
从产业链上看,铝产业链为:铝土矿- 氧化铝- 电解铝- 铝深加工- 铝终端需求。氧化铝按物理性质不同,通常将工业氧化铝分为砂型、中间型和粉型三种。通常我们所说的氧化铝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粉状或砂状物体,理化性能稳定。氧化铝是生产电解铝的基本原料,全球产量的95% 左右用于生产电解铝,氧化铝也可用于制作各种耐火砖、陶瓷、阻燃剂。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转化率,是生产耐热、耐磨、耐腐产品的基本原料。生产1 吨氧化铝大概需要2.3 吨铝土矿、0.5 吨煤炭、0.13 吨烧碱和0.25 吨石灰。氧化铝成本中,铝土矿占比37% ,烧碱占比17% ,动力及水占比约17% ,三费及其他占比约29% 。
在用途上,约95% 的氧化铝为冶金级氧化铝,用于生产电解铝,5% 的氧化铝用于生产非冶金级氧化铝,包括用于红外军事装置、民用航天、军工、高强度激光、条形扫描仪、耐磨轴承的纤维等电学、光学、化学、生物、吸声、热学等领域以及精细陶瓷等。
从生产工艺上看,由铝土矿制备氧化铝的工艺方法,主要分为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三种。高品位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中低品位铝土矿采用联合法或烧结法生产(烧结法的能耗大约是拜耳法的3 倍)。拜耳法是当前氧化铝生产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方法,产量可占全球氧化铝生产总量的90% 以上。
2. 氧化铝原料供应情况
2.1 铝土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第一大原料,生产一吨氧化铝需要约2.3 吨铝土矿,占氧化铝成本约37% 。
铝土矿( 又称高铝矾土) 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通常是一种由铝的三种氢氧化物以不同的比率组成的胶体混合物。根据铝土矿床的赋存状态,可分为红土型矿床、岩溶型矿床及其他型矿床。其中红土型矿床主要以高铁、低硅、高铝硅比的三水铝石型矿石为主,品质优良,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岩溶型矿床主要以高铝、高硅、中低铝硅比、低铁的一水硬铝石为主,品质次之,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全球铝土矿储量320 亿吨,主要分布在几内亚、越南、澳大利亚等地,前三位占全球总储量57% 。全球铝土矿产量3.9 亿吨,澳大利亚、几内亚、中国三国产量占比高达72.1% 。中国以3.1% 的储量贡献了21.8% 的产量。
全球铝土矿贸易流向主要包括:印尼、澳大利亚、几内亚、印度流向中国;巴西、牙买加流向北美;几内亚流向欧洲。
中国铝土矿资源匮乏,经过几十年野蛮的发展,贫化现象严重,矿石中杂质含量较多。2022 年,中国铝土矿产量6781 万吨,同比下滑24.5% 。2022 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量1.25 亿吨,同比增长43.8% ,进口依赖度不断上升。2022 年中国累计进口铝土矿1.25 亿吨,其中几内亚、澳大利亚、印尼是我国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占总进口量的56% 、27.2% 和15.1% ,合计占比高达98.27% 。由于印尼自2023 年6 月起印尼将禁止铝土矿出口,我国氧化铝厂提前布局,几内亚完全补充了自印尼进口的铝土矿份额。今年1-4 月,我国累计进口铝土矿4764 万吨,同比增长8.8% ,其中自几内亚进口比重由2022 年的56% 上升至73% 。
2.2 烧碱:全球烧碱产能供应充裕,国内实现自产自销
烧碱可以使铝土矿中的氧化铝转变成铝酸钠溶液,后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后煅烧,获得氧化铝。氧化铝是烧碱最大的下游品种,生产1 吨氧化铝需要烧碱130kg ,烧碱占氧化铝生产成本的16%-20% 。
2022 年,全球烧碱产能约10353 万吨,主要集中于中国、北美和西欧,前三地区产能合计占比达73% 。中国烧碱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6% ,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是全球最大的烧碱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烧碱基本上实现自产自销,2011-2021 年,我国烧碱年进口量最高为7 万吨,不及国内消费总量的0.2% ,2021 年出口量148 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3.8% 。
2021 年,中国烧碱产能为4542 万吨,产量3891 万吨。烧碱消费区域主要集中于华北、华东地区。2021 年,中国烧碱消费量约3748 万吨。生产企业分布于全国27 个省市自治区,产区主要集中于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烧碱与氧化铝价格高度正相关。
3. 氧化铝供应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氧化铝产量约1.4 亿吨,其中前四大生产国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占比分别达到55% 、14% 、8% 、5% ,累计占比达82% 。其中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原料铝土矿进口依赖度65% 。几内亚、澳大利亚、印尼为全球原料最大输出国。2022 年,全球电解铝产量约6,900 万吨,全球氧化铝基本维持供需平衡。
中国氧化铝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2022 年中国氧化铝进口依赖度仅为2.3% ,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印尼、越南等地。2022 年,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9950 万吨,产量7280 万吨。相较于电解铝4500 万吨天花板,产能过剩。我国氧化铝产能扩张追随电解铝扩张的脚步。原料为国产铝土矿的氧化铝厂多依矿而建。我国氧化铝地域集中度较高,产能前四大省山东、山西、广西、河南占全国总产能82.5% ,分别占比29.2% 、25.8% 、14.2% 、13.1% 。山东、山西、河南、广西氧化铝供应充裕,外送至新疆、内蒙、云南等地。
4.氧化铝下游及终端
从产业上看,电解铝是氧化铝最大的下游,用于生产电解铝的冶金级氧化铝占比约95% 。供给侧改革规定了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00 万吨。近年来,氧化铝产能快速扩张,当前供应过剩。2022 年电解铝产能较2017 年增加约88 万吨,但氧化铝产能新增高达1830 万吨,产能过剩施压氧化铝价格。
中国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约57.2% ,消费量占比约为58.2% 。截止2022 年底,中国电解铝产能4450 万吨,产量4003 万吨。生产1 吨电解铝通常需要1.92 吨氧化铝、13500 千瓦时电、0.55 吨阳极,冰晶石、氟化铝等原料,其中电费和氧化铝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占比分别达到38% 和35% 。因此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电力资源富裕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新疆等地,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吸引电解铝产能转入,新疆、内蒙、云南电解铝产能占比40.9% 。但西南地区枯水期水电资源使用率下滑影响生产。山东地区凭借优质的港口、自备电及庞大的铝加工优势,电解铝产能依旧占到全国第一。
电解铝深加工集中在山东、河南、广东、江浙等地,占全国铝消费的近60% 。主要包括铝型材、铝板带箔、铝线缆等,终端应用体现在建筑、交通、电力、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包装等领域。
免责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参考, 推送内容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