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到身价215亿玻璃大王,声称没用过长兄政治资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1:17:46 浏览量:1

企业家曹德旺是带领中国汽车玻璃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但他的哥哥曹德淦在官场也如鱼得水,两兄弟在各自的轨道上大放异彩。

曹德旺为何能创业成功?人们都说官商勾结,他的成功真的与哥哥有关吗?

左:曹德淦,右:曹德旺

乐善好施

近来,一则有关“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新闻铺天盖地、震惊全国。曹德旺决定将自己全部股价200亿,全部用于教育建设。其中100亿用于建设福耀科技大学,剩下100亿将投放于奖学金,用于激励人才建设。

此行为意味着曹德旺将自己全部身家全额捐出,全部投放于国家科技教育事业。俗话说“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的善义之举,不仅有利于当代教育,更对国家子孙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他的善行并不止于此。

1983年至今,他累计捐赠超110亿人民币,用于帮扶学生完成学业、接济贫困户摆脱困境、投资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他的善行也不仅面向社会,对自己的员工同样也关怀备至。

2007年5月,曹德旺在得知一名即将入职的大学生田军,体检时不幸患白血病后。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其承担治疗费用,哪怕治病费用高达近百万。

因为田军家境贫穷,没有能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如果没人伸出援手,他可能只有放弃治疗,最终生病而亡。曹德旺的良知与道心,让其不能见死不救。

家庭背景

曹德旺仁慈善良的背后,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与艰苦环境的磨砺。

曹德旺祖辈世代经商,其父为上海商户。由于上海环境复杂、鱼龙混杂,其父也受此影响,生意一再走下坡路。不得已,其父携一家大小,退回老家福建,打算另起炉灶。

可事与愿违,他们回乡途中突遇风雨,轮船险遭不测。除一家大小平安无事外,其余货物全部石沉大海。

曹德旺父亲倍受打击,没有了货物钱财,东山再起的想法也只能暂时搁置。所以曹德旺儿时的生活十分拮据,经济一度陷入困难。

小时候的曹德旺非常顽皮,父亲经常鞭打他,幸得母亲庇佑。让其在母亲的襁褓中,还能体会几分温情。所以,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曹德旺也养成仁慈憨厚的性格。

后来因家中贫困,初中后便辍学在家,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学习。他从书中悟得许多道理,知道惟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离开学校后,他跟随父亲一起外出经商、做小买卖。不料,却一再受挫,险些丧命。但他在经商途中悟出许多经商之道。

创业历程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曹德旺从小便极具经商头脑。每当家庭面临挑战之时,他总是能帮助家里出谋划策。

但是不幸的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在经历风雨飘摇的改革。经商在当时而言不属于正当行为,而是违法之举。稍有不慎便会触犯法律,面临牢狱之灾。

但在社会环境诸多不利之时,曹德旺没有选择放弃,另谋出路。而是从贩卖烟丝、贩卖水果开始,继续他的经商之路。他不但探索不同的推销方式,还观察当时的社会状况。

售卖烟丝、水果,各有优缺点、各有优劣。烟丝虽利高,但风险也大;水果虽薄利,但风险也小。

1975年,在曹德旺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下,终于为自己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五万元。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静待时机,开始他事业的再一次腾飞。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经商得到了空前的大好时机,国家不但不反对经商,还对经商加大扶持力度。国家进入了新时代。

于是曹德旺乘着这股东风,扬帆起航,一步步打造他的商业王国。他一向具有商业嗅觉,对商业机会把握准确。他决定把濒临倒闭的玻璃厂承包下来,因为玻璃在当时来说市场需求巨大。

他曾做过市场调研,也对该行业信心十足。因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佳境。加之玻璃作为生活必需品,老百姓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它。

需求越大、市场越大,这是亘古不变的经济规律。哪怕玻璃利润单薄,也能薄利多销。事实也证明,曹德旺的眼光没有错。玻璃厂在他的管理经营下,状况一路向好,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趋势。

而此时曹德旺的哥哥曹德淦也考取了公务员,两人各自奋斗在自己的道路上。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场外出的旅行,让曹德旺突然灵感闪现。

1984年,曹德旺为尽孝心,陪母亲出游。突然一辆汽车迎面驶来,曹德旺差点划花了汽车玻璃。司机立即停车检查,还示意如果刮花了玻璃,曹德旺将要接受巨额赔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德旺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他想:“为什么自已生产的玻璃价格低廉,而汽车玻璃却价格不菲呢。”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