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K11购物中心扛不住了,为了存活,还是选择了“降级”
从兴隆大家庭时代的消失、乐天的退出、家乐福的落败,再到今天K11的“再见”,沈阳商业市场到底怎么了?
5月29日,沈阳K11官方突发改名为“K11 select”,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在K11全国布局战略升级后,多个城市均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包括宁波、福建等城市在内。
有人说K11 select,无论从规模还是级别,都不如K11,这种说法也没错,毕竟从广泛定义上看,k11是个大卖场,而k11 select则是精选商超,在k11的基础上进行全新定位。
与其说降级,不如说是精品的凝聚。
K11 Select是专门为新世代打造的“文化沙盒”,对标的消费客群,相比K11而言,更加年轻化,紧随当下的市场潮流,但在消费层级上,并没有降级,降低的仅在规模与人群的锁定而已。
在已经开业的K11 Select中,人们给予了不同的点评
1、武汉光谷K11 Select,定位轻奢,开业半年,收割大批年轻人,位居光谷购物热门榜榜首。但是,武汉除了select,还有k11存在,两大商业体共存,商业环境让其他城市瞻仰。
2、天津K11 Select,空铺率达到了35%左右,吸引力不足,市场份额略低。
沈阳此次将K11调整为K11 select,个别网友表示,因整个商业环境影响,一小半的店铺经营不下去了,濒临关闭。
可以说,K11 Select更像是一个孵化器,通过培育更多更新更潮的品牌,契合当下年轻人的“万花筒”需求。
K11将于2024年落地28个项目,子品牌K11 Select横空出世
K11正式推出子品牌K11 Select之时,大家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包括商场内部陈列的打造、个性的渲染输出,以及品牌的引入是否有差别。
10年前,中国内地第一座k11购物中心在上海开业,至今K11的版图已拓展到广州、沈阳、天津和武汉等城市。
沈阳k11“变身”为k11 select,注入“实验性”与“未来感”,定位创造艺术文化购物新体验,这也许是在电商冲击下的必走之路。
与互联网电商,不是一种竞争关系,应该是合作运营,实体商业才会有市场、才会有出路。线下体验感,是线上购物无法做到的,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消费模式。
K11 select的出现,不仅仅是企业在城市战略上的调整,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最后,希望k11能够在沈阳这座城市走的长远一些。
5年前,沈阳K11正式落地沈阳
5年后,沈阳k11 select激情绽放
一批批知名商业从沈阳消失、离去,一座座品牌商业在这里雄起,是大环境改变了企业的市场布局,并不是像他人所说的落败。
华润、万达、吾悦、大悦城等品牌企业并没有缩减在沈阳市场的布局规模,相反,这些企业旗下的商业综合体,在沈阳全市的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原因只有一个,商业运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符合客群的需要。
未来的沈阳,需要大家共同来创造,期待k11 select的落地,能够给沈阳带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