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各方混战,辛巴力挺李佳琦,“是几个平台之间竞争的牺牲品……”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0:41:53 浏览量:0

双十一

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

今年的双十一有过之无不及

开局火药味就格外浓烈

“底价协议”、“二选一”、

“控价控库存”、“价格垄断”等相关话题

频繁问鼎热搜榜榜首

不被外人所知的“行业内幕”

频频暴露在阳光之下

而这一次

所有巨头空前团结

矛头全部对准了李佳琦

双十一混战打响

李佳琦直播间“摊上事”

打响混战第一枪的是京东,一位京东采销人员发布朋友圈点名指责李佳琦,称因平台价格低于李佳琦和品牌方的“底价协议”,收到了来自品牌方海氏的律师函,质疑李佳琦涉嫌逼迫品牌方“二选一”。

很快,“中枪”的李佳琦方紧急否认了“二选一”和“底价协议”的指控,称李佳琦直播间商品的定价权在于品牌。

但京东依然继续保持炮轰姿态,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家电家具负责人李帅发朋友圈呼吁:“某些头部主播为了一己私利,剥夺消费者享受真低价权益的乱象,我们要抵制全网底价协议的霸王条款。”

并且,在京东双十一家电家居会场中,还针对性地单列了“价低李佳琦直播间”购物专区,其中包括剃须刀、吹风机、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商品,价格从两三百到几千元不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比李佳琦低了多少,那啥都不能卖了啊。他一个人能干一个平台。你们想要的一些大牌,都没货,全部是他定的价。” 10月24日晚间,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直播间炮轰李佳琦,称其“控价控库存”。

此外,李佳琦还陷入王海的打假风波之中……

普通人苦价格久矣

商业模式“越来越卷”

10月25日,辛巴在直播间谈及此轮李佳琦舆论风波时表示,“双十一了嘛,大家把佳琦当成了几个平台之间竞争的牺牲品而已。”

背刺了打工人的李佳琦光环不再,GMV也直接反映了这一点,今年双十一首日他卖了95亿,对比去年215亿的辉煌,直接腰斩的成绩确实逊色太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在直播届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容挑衅。

辛巴的发言颇有力挺李佳琦的味道,但也不无道理。涉及行业真相,涉及协议上的完整细则,可能到最后也不会展示给消费者看。但造势舆论场历来是商家的拿手好戏,造谣、拉踩、抨击、打价格战,都需要一个载体,说错话的李佳琦正是一个太合适不过的人选,经典的“捏软柿子”逻辑在商业语境中永不过时。

但被人当“枪”使的李佳琦,冤吗?

淘宝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平台都将“最低价”作为2023年双十一促销口号。有网友表示李佳琦直播间的商品价格存在水分,并非最低。“算了一下根本不便宜,比超市还贵了6块。”

各家平台都在承诺最低价,但好像永远能找到更低价。行业水深,层层加价,让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获知商品的价值究竟是多少,相比苦价格久矣的普通人,本身就在这条利益链进行收割的李佳琦,实在冤不起来。

不冤在于,在过往“最低价”风波背后,往往体现了头部直播间与品牌之间的矛盾,如今这种“最低价”争抢中还出现了平台的身影。因此,李佳琦所在的淘宝直播才是各家瞄中的靶心,多方围攻的背后,反映出直播带货的竞争日渐白热化,各个平台用户已经非常重合,因此商业模式“越来越卷”。

“当一个平台通过补贴等手段将价格打到最低时,就会形成一个导向,容易令消费者产生物美价廉的印象。”资深互联网观察者张书乐指出,特别是在数码家电这一核心品类中,京东试图通过“自卫反击”建立护城河。

品牌方、平台、主播三者在这场最低价的罗生门中互撕,李佳琦不得已被架到了热搜上炙烤。以及有关垄断,有关商业的畸形竞争,单靠李佳琦着实也无力改变什么。

---------------------

●据半岛全媒体记者 田坤

●责任编辑:轩辕

●校对:孟德宝审核:小新

◆半岛热线:0532-96663(线索采用后,有奖励哦)

◆联系我们:neirong58(微信)

视频号推荐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