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身家至身无分文:“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为何跌落“神坛”
往昔无比风光、拥有百亿身家的“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当下却一无所有,着实令人感慨。
“喝乳酸菌太子奶,让中国人更健康。”曾经在中国乳酸菌饮料领域占据“龙头”之位的太子奶,想必众人都不陌生。1997 年,太子奶于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投入 8888 万元,斩获日用消费品标王。至 2004 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 2001 年的 5000 万元飙升至 2007 年的 30 亿元,连续 6 年实现业绩翻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此后,太子奶急转直下,如今甚至销声匿迹。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何事致使出现如此巨大的转变?8月本月4日,太子奶品牌创始人李途纯接受了媒体的访问,向媒体讲述了太子奶衰落的来龙去脉。
2024年8月4号下午,李途纯在北京接受媒体的采访,透过镜头,这位曾经纵横商场的民营企业家已不见昔日风采,显得颇为憔悴。李途纯表示,2010 年之后的这十几年,他历经被株洲公安从北京抓走,被关押了约 15 个月 455 天之后无罪释放、太子奶破产等一系列变故,如今他不仅身无分文,还背负巨额债务,就连前往北京信访投诉,也只能乘坐两天的绿皮火车。曾经身家上百亿的李途纯何以陷入这般境地?
19人无罪释放并签订赔偿协议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两段经历或许空前绝后,19人被抓后均无罪释放,并就此签订赔偿协议。
讲述自己的遭遇之前,李途纯用两个“史无前例”来概括他的经历。其一,2010 年,他以及其所在公司的 19 人先后被株洲公安抓捕,在看守所度过了 455 天。经过湖南省检察院立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反复审查,这 19 人都不予起诉,无罪释放,这种情况在中国实属首例。其二,在国内的民营企业中,他很有可能是因被错抓无罪释放后签订赔偿协议的独一人。李途纯说:
19人被抓无罪释放、正义最终得以伸张
再回顾下这个案件。据了解,李途纯于 2010年6月12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20日经检察院批准被依法执行逮捕。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过程曲折复杂。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侦查终结,以李途纯涉嫌非吸收公众存款、职务侵占、抽逃出资罪于 2011 年 4 月 18 日,向株洲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同日株洲市人民检察院将该案交由本案办理。期间经检察长批准,于 2011 年 5 月 31 日第一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于 2011 年 6 月 30 日重报;2011 年 8 月 14 日第二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于 2011 年 9 月 14 日重报,并以株公直变诉字(2011)A10 号起诉意见书变更了移送起诉意见,将李途纯涉嫌的罪名变更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罪。
正义最终得以伸张。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经过严谨审查认为,李途纯等人以货款准备金的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李途纯涉嫌的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经审查并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仍然认为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认定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之规定,决定对李途纯不起诉。
李途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起案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民营企业无罪释放案,而且是团队 19 人同时无罪释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令人痛心的是,在被关押期间,团队中甚至有两人不幸离世。给这起案件蒙上了更加沉重的阴影。李途纯说,株洲市检察院为获取李途纯的罪证,不惜采用非法手段逼迫其员工、家人和兄弟,酿成了“二人致死,三人致残,一人致流产”的人间惨剧。李途纯说他的舅舅,因拒绝诬陷外甥而割腕自杀;李立军,这位他的好兄弟,在被逼交检举材料时坚决不从,从不喝酒的他被灌醉致死;他的弟弟被逼供后全身瘫痪;一名女员工因长期被逼写揭发材料而流产;他的妹妹也被残害致残,他的儿子李帅无故被拘留 38 天,其母亲哭瞎双眼。”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创始人在法律漩涡中的挣扎,也看到了司法机关为追求真相和公正所付出的努力。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更是对法治社会建设的一次深刻检验。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我个人的清白与命运,也引发了对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法律保障和司法公正的深刻思考。它提醒着我们,司法的公正和严谨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未来的司法实践能够更加精准、公正,避免类似的冤假错案再次发生,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李途纯说。
李途纯及团队 19 人的无罪释放,为我国司法进程中的公正审判写下了有力的一笔,也让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我们相信,在法治的阳光下,每一个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将得到充分的保障。
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证实无罪释放
媒体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中发现,其文号为株天检公刑不诉(2012)1 号。该检察院表示,李途纯等人以货款准备金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并不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李途纯被指控涉嫌的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经过审查且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之后,依然认定株洲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所认定的犯罪事实不够明晰,证据不够充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决定对李途纯不予起诉。
此决定证实了不予起诉、无罪释放这一结果。
政府不当接管、破产、司法干预压倒“太子奶”的“真凶”
李途纯又是怎么会遭遇这两个史无前例的事呢?
李途纯介绍:“事情还要从说2007年初说起,当时正是太子奶最辉煌的时候,而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找到李途纯,声称可以向太子奶做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低息贷款,让太子奶在美国上市,上市之后保证在一年之内把太子奶推进世界500强,于是,太子奶集团便与这些风投签下对赌协议。2008年3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风投便相继要求提前还贷、增加利息、抵押、个人担保,加上国内贷款到期,公司债务危机爆发、上市计划失败,再加上一些媒体铺天盖地在讲太子奶停产、银行停贷 资不抵债、公司严重亏损等消息,当时株洲市的领导就强行让李途纯把股权转给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当时的政法委书记给我谈,股权不转给这些风投,就把我抓起来,我就不能离开株洲。我当时想反正我也累了,不想再做了,我交给世界500强怎么不可以呢?他们怎么可能把太子奶搞垮呢?” 于是,李途纯便把100%股权转给英联、摩根、高盛了,不过,后来,英联、摩根、高盛内部出现矛盾,株洲市政府紧急开会,2009年的1月20日晚,决定成立高科奶业集团全权接管,强迫英联、摩根、高盛把股权重新转回给李途纯,同时李途纯签了租赁经营,并把商标、股权全部质押给株洲市政府,从此就李途纯失去了太子奶的管理权。”
据了解,当年,陷入危机的太子奶集团向政府求助,政府成立的高科奶业看似前来相助,实则乘人之危。双方约定,高科奶业提供 1 亿元流动资金,太子奶则需转让核心资产,并自行承担债务,期限为一年。然而,在托管期间,高科奶业严重违背约定,致使太子奶集团经营状况迅速恶化,销售额远低于预期,流动资金极度短缺,全年停产长达6个月,而政府不仅未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反而进行破坏性经营,使得产供销彻底停滞。李途纯多次要求收回经营权,却遭到政府拒绝。
为夺取太子奶集团的优质资产,株洲市政府等相关部门无所不用其极,动用刑事和行政手段加以干预。2010年6月12日,李途纯被株洲市公安局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抓捕,株洲市委宣传部宣称已掌握其犯罪事实。然而,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通报的所谓集资情况饱受争议。随后,李途纯控股的湖南太子奶三公司被裁定进入重整程序。
直至 2011年9月,在破产重组方案通过几天后,李途纯获准取保候审。2012年2月,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李途纯最终被无罪释放,这一冤假错案得以证实。
无罪释放后株洲政府签署赔偿协议至今却完全不履行
李途纯被无罪释放后,面对的却是集团被收购、数十亿财富化为乌有。不仅如此,近 12 亿元担保债务未处理,个人优质资产被强行处置,名下财产被没收处置给他人,至今仍身负太子奶公司 11 亿强加的连带担保责任,个人资产还被花旗银行恶意冻结十四年。
2012 年 4 月 26 日,株洲市时任市长王群指示两位副市长与株洲中院召开五天会,形成对李途纯的赔偿协议《备忘录》,其中明确了诸多需解决的债权及争议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涉李途纯个人条款一条也未予履行。李途纯说,株洲政府部门也并不是不承认这个赔偿协议《备忘录》,也就是说他们也并不是不给,但就是要李途纯去起诉他们,官司赢了才肯把钱划给他。李途纯认为,估计这是他们故意设计的圈套,因为他根本付不起高额的律师费。
太子奶原团队起诉三元公司、商标维权大战拉开帷幕
李途纯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关于商标维权的事情,而且由于是民族知名品牌,事情也引发了众多媒体关注。李途纯说,“太子”“日出”这两个驰名商标,本应是湖南省红胜火投资公司的合法所有,但却被新华联、三元公司恶意侵占长达 13 年之久,且 4.8 亿的转让费分文未付。多年来,红胜火公司十多次、每年发函一次,请求取回商标权,然而有关部门却全部装聋作哑,无奈之下,红胜火公司愤而将现太子奶和三元公司告上法庭。
据了解,太子奶驰名商标的归属权问题历史渊源深厚。早在 1996 年,株洲日出江南实业公司就注册了“太子”“日出”系列商标。2002 年 12 月 31 日,这些商标转让给了红胜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6 年,为支持太子奶公司上市,红胜火公司与太子奶公司、中国太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太子、日出系列商标转让合同》。合同约定,若太子奶公司三年内上市成功,需向红胜火公司支付 4.8 亿元的商标转让费,商标归新组建的拟上市太子公司所有;若上市不成功,则商标应无条件转回至红胜火公司名下,红胜火公司有权无条件取回商标。
2010 年,太子奶公司在株洲 11 名涉太子奶案落马官员的逼迫下宣布破产。按照约定,红胜火公司本应取得“太子”系列商标的所有权益,但太子奶公司不仅未归还商标,也未支付转让费。
新华联因自身债务问题退出太子奶,三元公司 100%全资控股太子奶公司,成为其唯一股东,并对太子奶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红胜火公司多次要求解决商标权取回问题,并向太子奶和三元公司以及太子奶公司的破产管理人送达了书面函件,但均未得到回应,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主动无条件转回商标,也未满足红胜火公司取回商标的要求。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红胜火公司毅然将三元公司诉至长沙中院。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 2022 年 10 月立案受理,这起涉太子奶系列商标的特大冤假错案正式打响了第一枪。
随着株洲市三任市长被抓,公安局副局长凌娅自首,这一商标纠纷背后的真相或许有望逐渐浮出水面。此次商标维权事件不仅关乎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考验着法律的公正和权威。社会各界都在拭目以待,期待法院能够给出公正的裁决,还红胜火公司一个公道,也为商标领域的合法权益保护树立一个典范。( 媒体将持续关注报道太子奶及其创始人接下来的维权情况。)
康旅商报 图/文:采写、编辑 牟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