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车”合并看船舶集团整合
01南北车合并:根据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在2014年9月4日晚分别发布的公告,9月3日有媒体发表报道宣称南北车整合重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澄清“控股股东未接到有关文件”等;后续于2014年10月,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分别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并于12月30日晚公告合并预案,南北车合并正式开启。
南北车合并推进顺利,提升综合竞争力
南北车合并目的:减少恶性竞争,强化产业协同,提升国际化和拓展多元化。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全球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拟通过合并进行重组整合,以提升合并后新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进而提升全体股东的利益。
南北车合并定价及支付方式:南车换股吸收合并北车,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1股北车股票换取1.1股南车股票)。中国南车A股和H股的市场参考价分别为5.63元/股和7.32港元/股;中国北车A股和H股的市场参考价分别为5.92元/股和7.21港元/股;根据该等参考价并结合前述换股比例,中国南车的A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5.63元/股和7.32港元/股,中国北车的A股股票换股价格和H股股票换股价格分别确定为6.19元/股和8.05港元/股。
南北车重组启动后,股价有较大涨幅
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股价复盘来看,在2014年年底发布预案且复牌后,至2025年5月重组完成前,实现较好的涨幅。
南北车重组后盈利中枢抬升
2015年-2023年,中国中车年度营收规模保持在2100亿元以上,归母净利润保持在100-120亿元之间,整体经营相对稳健。
毛利率方面,2007-2014年维持在15%-20%之间,2015年及以后毛利率始终维持在20%以上水平,高点毛利率超过23%。
归母净利率方面,2007-2014年维持在5%以下,2015年及以后归母净利率中枢抬升至5%左右水平,且24H1较23H1提升0.7pct。
中国船舶集团资产整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旗下船厂在造船定位上有较多重合,中国船舶集团此前承诺在2026年6月之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近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发布重组停牌公告,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为解决船海主业同业竞争迈出了关键一步。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股权结构
截至目前,中国船舶共拥有4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别为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广船国际。2023年营业收入达748亿元,其中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分别贡献了294/208/59亿元的收入。
中国重工是中国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海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商。目前,中国重工主要业务包括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类,其中船舶造修占比近70%左右。
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后新签订单全国占比预计超三成
根据我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船舶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1282艘/475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共成交新船1247艘/7724.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4%;截至2024年6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规模为6388艘/31359.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5%。
重组后订单交付量:根据公司公告,24H1中国船舶造船完工量403.45万DWT,国内占比16.13%;中国重工造船完工量277.3万DWT,国内占比11.08%,合并来看国内占比共计27.21%,全球完工量占比约14.33%;
新签订单展望:根据公司公告, 24H1中国船舶新签订单855.77万DWT,国内占比15.78%;中国重工新签订单1167.1万DWT,国内占比21.53%,合并来看国内占比共计37.31%,全球新签订单占比约26.19%;
在手订单展望:根据公司公告, 截至24年6月底,中国船舶手持订单322艘、2362.18万DWT,载重吨口径国内占比13.77%;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2878.3万DWT,载重吨口径国内占比16.78%,手持订单中,中高端、绿色船型占比持续提升;合并来看国内占比共计30.55%,全球新签订单占比约16.71%。
中船防务影响:若考虑未来合并中船防务,新签订单和产能占比将更高。中船防务24H1造船完工量53.69万DWT,国内占比2.15%;中船防务新签订单163.1万DWT,国内占比3.01%,截至24年6月底,中船防务手持订单461.93万DWT,国内占比2.69%。若未来重组涉及中船防务,中国船舶的市场份额及产能占比有望提升2-3%。
中国船舶集团全球在手订单占比约22%
中国船舶集团(CSSC)旗下船舶产能除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外,还包括中船防务、沪东中华船厂。整体来看,截至2024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手持订单继续位列全球第一,手持订单共计735艘、6948万DWT、2741.8万CGT,艘数口径全球占比约14%,载重吨口径全球占比约22%,CGT口径全球占比约19%。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PDF原文:
《机械设备-机械行业:从“南北车”合并看船舶集团整合-长江证券[赵智勇,臧雄,屈奇]-20240908【17页】》
报告来源:【价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