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亿人出游,14.9亿票房……十一成绩单出炉
01
北上等地消费回暖
据北京市商务局,国庆假期北京百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78.4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92.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95.1%。
另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国庆节日(2022年9月30日至6日)7天,上海餐饮、汽车、家电线下消费增长明显,节日期间消费金额分别实现69.6亿元、12.7亿元和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76.3%和3倍。线下消费金额407.7亿元,同比恢复至8成;线上消费金额约254.8亿元,同比增长2.9%。
02
在线餐饮、预制菜火热
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在线餐饮预订量比2021年增加了87.6%,精品餐厅的预订量比去年增加了49%。北京高端餐厅的订单激增三倍,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和上海。“十一”黄金周本地消费占比77.4%,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除了线下就餐,预制菜也十分火热。叮咚买菜预制菜负责人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一、重阳节假日期间,消费者对聚餐、露营等需求剧增,平台加大了预制菜产品的整体备货量,环比上个月增加了2-3倍,尤其适合家庭聚餐的火锅类备货充足。目前,叮咚买菜预计国庆7天预制菜整体销量同比去年增长50%-60%,十一当天预计销量同比翻倍。
03
4.22亿人国内出游,北上广成绿色出行聚集地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另据携程10月7日发布的《2022年国庆假期旅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主导国庆假期旅游市场。国庆7天,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本地周边人均旅游花费较去年国庆增长近30%。本地周边的酒店订单平均花费较去年增长近一成。
阿里巴巴《2022国庆消费趋势观察》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在各地消费政策的鼓励和数字平台的助力之下,线上线下涌现出本地化、更绿色和重体验的高质量消费新趋势。
出行方面,10月1日至5日,高德地图上选择公交、地铁、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用户数最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
04
“即兴度假”催生新潮流、夜经济成 “热引擎”
美团2022年“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本地消费占比77.4%,成为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主引擎”。美团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即兴度假”催生新潮流,露营、亲子游、乡村游等新需求引领本地新供给,线上线下持续融合,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
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热引擎”。国庆假期,夜游、夜购、夜食、夜娱等夜间消费活动持续火热,点亮夜间消费新业态。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达到46.7%,较去年同期上涨1.7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是“夜间游玩”搜索热度最高的城市。以上海为例,在传统夜食、夜购、夜游的基础上,推出Livehouse、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演出等创新的夜间供给,丰富消费者夜间文化体验,带动夜间购物、餐饮等消费。
05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14.9亿 不及往年
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近15亿元(14.96亿元),国产影片份额为99.98%。《万里归途》《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等多部主旋律题材影片集中上映,弘扬时代精神、彰显家国情怀。国家电影局表示,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的同时,将持续推动更多优秀影片加快上映,满足观众多元化观影需求。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至10月7日21时,2022年国庆档总票房14.92亿,总人次3599.4万,总场次270.5万场。
《万里归途》档期票房10.19亿,累计票房10.79亿。
《平凡英雄》档期票房1.18亿,累计票房1.33亿。
《哥,你好》档期票房7822.16万,累计票房4.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