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头永雄集团停业风波背后的金融陷阱?
近日,中国最大的催收公司永雄集团宣布正式停业,原因是涉及违法犯罪。催收这个行当被封杀,说实在话很正常,但凡能通过正常渠道要回来的,那就没必要去找催收。而不正常的渠道,说白了要么就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要么就直接违法了。
一般来说催收公司能拿到债务总额的三到五成,100万的债务那就是30到50万,就是去缅甸割腰子都没这来钱快。之前永雄集团还曾打算去美国上市,有人给他估算过,中国的不良资产有3.8万亿,哪怕永雄用十年只收回来10%,那利润都快上千亿了,足以秒杀国内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这种算法是高看永雄这类催收公司了,其实这类催收公司根本不容易收回大的款项,真正的老赖,催收公司是碰不了的,有的也不敢碰。就比如贾跃亭,这些催收公司有本事跑去境外催收吗?都不说级别这么高的人,随便一些地方上比较大的老板,如果成了老赖,催收公司也是不敢乱来的,他们只敢捏软柿子。
我有一个在银行专门做贷款的朋友,他曾跟我聊过,其实有钱不想还的人,也就是老赖,数量特别少。对于这种人,银行有自己的法律部门去处理,而绝大多数人是想还钱的,因为一旦违约,卡死征信不给买房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不敢违约。那银行为啥还是有这么多烂账呢?我朋友就告诉我,是为了合法套现。中国的银行是属于公家的,很多账走的都是公账,想动这笔钱想做点手脚很难,即便干成了,一旦被发现,那就得吃牢饭了,所以想多赚钱又要合规,那就得扩大信贷范围。一般来说,银行贷款是有严格的审查手续,所以贷款走不通,那就走信用卡这条路子。只要你有工作,有银行流水,那基本上都给你批卡。前两年,大学生还在上学呢,就能给随便开卡,至于其他的审查压根就不需要。
贷款范围越大坏账率就会越高。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庞大,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违约,也是有很多人的。这个时候银行就不可能自己去催收了,因为成本划不来。既然不容易追回来,那打包资产贱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100亿的资产,50亿直接卖给催收公司,而催收公司只要能收回60亿,那就净赚10亿,如果能够全部收回,那就净赚50亿了。说到这里,大家大概能够理解银行跟催收公司的一些关系了吧,这里咱也就不多说了。不过信用卡这玩意儿,终究还是公家的东西,你搞太过分了,人家直接举报银行,那到时候查到头上就不太好。所以后面就搞出了P2P、网贷之类的新玩法,但本质上还是一样,都是从民间借款,然后高息借出。最鼎盛的那几年,平台几乎都是两头吃,还有一些关系硬的,从银行里拿钱出来,专门借给大学生、年轻人。
有人可能就会问了,难道他们就不怕收不回来吗?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还有他们催不回来的钱吗?他敢借,就肯定有办法能要得回来。所以这次国家打掉这类催收公司,说白了就是在敲山震虎。在我看来,应该是能够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最起码不是见到个活人就把钱给借出去了吧。但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年轻朋友,只要有暴力的地方就会有黑暗,这种现象不可能完全杜绝,想要不掉进金融陷阱,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要认清自我,不要被超前消费洗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