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发布2022年年报,继亏损千亿后再度亏损276亿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8 00:18:59 浏览量:0

3月30日,中国华融公布了其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亏损高达27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也是华融继2020年千亿亏损后,再次出现亏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华融到了现在在亏损千亿后又再次亏损276亿的地步呢?

财政部行政处罚

其实就在十几天前,中国华融再次站在舆论中心。财政部对中国华融及其审计机构德勤华永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华融系”8家公司合计被罚80万元,德勤总所被罚约2.1亿,并处以停业三个月!财政部重磅罚单|德勤北京被罚超2.1亿元,华融被罚80万?这背后隐藏了什么信号?

此次财政部处罚的理由是2014年2019年度,中国华融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问题。华融审计机构德勤华永在提供审计服务期间,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未有效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严重审计缺陷。

继亏损千亿后,再次亏损276亿元

财政部通报行政处罚的时间是2014年~2019年间,正是中国华融前董事长赖小民主事期间。

当时中国华融激进扩张,偏离主业,从原来相对保守稳健的第一大资产管理公司,演变为在海外大量发债、激进投资的金控平台,其中大量资金进入楼市、股市,埋下一颗颗“暗雷”。

2017年,中国华融被评为“最会赚钱的前30家中国企业”之一。

2018年4月17日,执掌中国华融9年之久的赖小民落马。中国华融也就此开启了业绩下滑之旅。

2018年,中国华融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降至15.76亿元,同比下降92.84%;

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进一步降至14.24亿元;

2020年则出现巨额亏损1029.03亿元。

当时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中国华融的巨额亏损中,房地产占了相当比重,但是房地产市场当时在疫情期间低迷。

到了2021年11月,为应对危机,中国华融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20亿元,中信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人寿、中国信达、远洋资本5大战投入场。当年实现净利润3.79亿元。

但到了2022年,中国华融再次转亏,收入总额372.64亿元,较上年减少45.3%,亏损276亿元。对于华融亏损的原因,官方表示主要是由于坏账和资产减值所致。此外,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公司业务增长乏力也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1、资本市场波动

中国华融向来配置较多权益资产,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估值下降形成较大浮亏,去年股市一片惨烈。

2、房地产行业下行

202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下行,中国华融合作的房企20余家,多家房企暴雷,比如*ST猛狮被强制退市、阳光城母公司暴雷。就在2022年上半年超3000亿的规模中,投向房地产业务的资金就已经超过1300亿元,占比超过45%。因此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3、业务“瘦身”

就在去年银保监会规定金融AMC及其非金融控股子公司负债依存度不得超过30%。因此“瘦身”以回归主业成为AMC的首要之务。

众所周知,在四大AMC中,中国华融因收购类重组业务规模大而闻名。在2019年时,中国华融重组类债权资产规模达到了3800亿,而这部分业务中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而在去年开始专注金融不良资产主业,对房地产的业务“瘦身”。

亏损企业如何扭亏为盈

中国华融曾被评为“最会赚钱的前30家中国企业”之一,而现在却在20年出现千亿亏损后再次出现276亿的亏损,面对万亿级市场,中国华融将如何把握机遇,早日实现扭亏为盈?

对华融而言,必须积极采取措施纠正亏损,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内部管控,完善企业治理。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也需要从华融亏损案例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保障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而对于我们民营企业的老板来说,中国华融的教训如何让企业出现亏损后,如何才能扭亏为盈呢?

1、内控体系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模式、控制环境来构建有效的内控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招聘是重要环节,也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员工能打、敢拼、善战、能赢是企业免疫力强的表现,这需要持续激发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老板用愿景和目标凝聚员工,又要传递危机与压力,培养员工在危机中爆发的能力。

2、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目前很多企业老板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企业最大的风险是现金流断流引起的企业停摆或猝死。所以应该要千方百计保证企业的现金流。

3、企业转型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与其在低端产业的红海里“内卷”,不如抓住洗牌机会,尽快转型,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年的二十大报告里明确的提出来了实体经济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所以应该抓住类似像无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家政服务的人型机器人、提供数字秘书服务功能的智能终端等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写在最后

华融亏损震动了整个金融行业,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实际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愈加严峻,需要更为谨慎和稳健的运营策略以应对不确定因素。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