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十周年】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集聚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3:58:45 浏览量:1

【自贸区十周年】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集聚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注册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现有区内区外两个基地,是隶属于同一法人主体、服务于同一产业链、实行一体运作的有机整体,“围网”内外“一司两地”的区位格局,对海关监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上海海关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密切协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方案,通过信息系统一体化、监管主体和模式一体化等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围网内外两个基地生产加工和物流仓储的一体化运营和自由流转,成为临港新片区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的典型范例。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飞公司”)注册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发展大飞机项目的重要实体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具有国际竞争力重点产业的代表企业。该公司现有两个基地,浦东基地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机场南侧区域内,大场基地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外,浦东基地与大场基地是隶属于同一法人主体、服务于同一产业链、实行一体运作的有机整体。针对上飞公司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外的特殊情况,上海海关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企业充分沟通,秉持顺势监管理念,在海关总署的指导支持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方案,并于2022年1月4日获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同年3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封关运行后正式施行,成为临港新片区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的典型范例。

该监管模式通过信息系统一体化、监管主体和模式一体化等方式,实现对上飞公司“一司两地”的一体化监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企业多项便捷措施。根据方案要求,海关对上飞公司浦东基地与大场基地的海关监管货物实施一体化监管,并通过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接收上飞公司根据管理要求发送的相关信息。方案实施后,海关指导企业充分运用好相关政策,两个生产基地一体化运营高效便捷。

该监管模式实现了上飞公司入区运作后浦东基地、大场基地生产加工与物流仓储的一体化运营和自由流转,有力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和大飞机项目,助力全球首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于2023年5月顺利交付商业运营,保障ARJ21国产新支线飞机高效通关并首次出口。上飞公司入区运作,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集聚,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民用航空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本案例摘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编辑:朱胜霞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