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赴广东调查 事关药企套取资金,供应链延伸服务公平性......
据界面新闻报道,自2023年5月底至7月,国家审计署派出的审计组对广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披露了广东市场医药主体“暗箱操作”、医药行业学会利益输送、药品耗材采购“脱离实际”等问题,涉及多家上市药企、医疗机构、招标公司和行业学会,一时间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药企套取资金40亿
报告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5月,丽珠制药、一品红和一方制药向1936家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支付费用,假借服务费用等名义套取资金达40.77亿元,增加药品综合成本,推高出厂价格。这些套取的高额资金被用于药品攻关等用途,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从报告可以看出,药企套取资金的手段和方式非常隐秘和复杂,此次医疗系统综合治理任务艰巨。
#医药行业学会成为药企利益输送平台
根据报告内容,广东省医学会收受329家医药企业赞助费5205.62万元,用于指定医生为企业产品宣传。此外,学会更是弄虚作假向医学专家违规发放讲课费、筹备费16.96万元,成为药企与医疗机构灰色利益收入的输送平台,严重影响医药行业学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专家讲课费也成了重点调查对象,但专家合法讲课报酬与学术交流应受到保护和支持,不能一刀切。
#供应链延伸服务(SPD)影响公平竞争
此外,审计署调查报告针对最近火热的医用耗材供应链延伸服务(SPD)模式也提出了质疑,点名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的SPD模式(商业集配)影响公平竞争,直指供应链延伸服务的公平性。
审计署质疑的核心在于集配型SPD是否会限制上游企业或生产厂家的配送权利,影响行业公平竞争。因此行业需要思考,什么样类型的SPD模式才符合国家监管要求,医院在引入SPD服务商时需着重考虑引入后产品进院公平竞争的问题。
此次审计署调查报告对问题的挖掘十分全面,让大众更加了解当前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存在的隐秘问题!在当前国内医疗系统改革的大背景下,相信通过这场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医疗行业发展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倒逼行业生态重塑,回归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