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00%!委内瑞拉恶性通胀刷出新纪录
2018年有一个国家带给了大家太多的震惊,它就是——委内瑞拉。委内瑞拉这个充满石油的国家,从原来的富裕变成现在无法养活自己。
委内瑞拉通胀飙升,货币贬值惊人,物价飞涨。据此前彭博Cafe Con Leche指数显示,委内瑞拉的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149900%。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贬值,人们手上的钱变为废纸,20万玻利瓦尔才能买到1个鸡蛋。甚至有钱都不能买到东西,很多人只能靠捡垃圾吃,真的是穷的只剩钱了。
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到底什么是通货膨胀呢?专家说了一大堆名词我们也很难理解。接下来,小编就给你讲一个我终生难忘的故事。来说说到底通货膨胀是什么?
当然了解通货膨胀不是目的,知道怎么从中发财才是目的。
01
记得从我上小学三年级开始,班级里流行发奖券。这是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的精神奖励。
(我凭借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画出来了,它大概就长这个样子:)
(来自一位灵魂画手)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算表现好呢?
- 按时做值日,每两次一张奖券;
- 作业字迹工整、得优的,每次一张奖券,得优加五角星的每次两张;
- 参加学校兴趣小组评比获奖的,每次三张;
- 参加校外比赛获奖的,每次五张;
- 以及等等等等
这就跟大家平时工作是一样的,不同的工作获取相不同的报酬,只不过你获得的是货币,而我当时获得的是奖券。
鉴于以上看表现发奖券的制度,就营造出一部分富人,一部分穷人。班上的尖子生有很多的奖券,而我这样的就只有寥寥几张。
于是像我这样想要奖券的同学就不得不通过别的渠道来获取奖券:
- 帮同学代做值日,每次一张奖券;
- 拿水浒英雄卡交换,2张英雄卡换一张奖券;
- 拿橡皮交换,每个橡皮两张奖券;
- 在放学路上请同学吃油炸小吃,每次三张奖券
- ……
就这样,大家是不是发现,奖券就像货币一样在我们班级里流通了。货币可以用来交换生活所需品,那么大家费尽心思想获取的奖券有什么作用呢?
十张奖券可以换一朵小红花。在那个不怎么“攀比”的年代,这可能就是家长们眼中区分孩子好坏的一大标准。
(我是一朵要强行秀脸的小红花)
教室后面墙壁上有一张很大很大的荣誉榜,谁得了多少小红花都一清二楚。只要开家长会,一帮家长都会围在那张小破榜面前指指点点。
那张荣誉榜就像是张财富榜一样,把我们很鲜明的区分开了:
- 富人:有的小孩富到小红花顶出榜眉,家长老师在那连连夸赞,回去更是会获得爸妈的奖励。
- 穷人:有的小孩就穷到只有可怜的那么三瓜俩枣,比如我。每次开完家长会我老爸都要不开心好一阵子,因为我实在是忒差了。每次都稳坐倒数前三把交椅,注意是每一次!他不开心的那一阵子我肯定也是不好过的,不仅要挨批评,还被扣零花钱。
发现了没?如果说成人获取货币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那么获取奖券就是为了让我们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好。
02
虽然我懒,我不爱做作业,我也不参加兴趣小组,一出校门我就回家吃饭,但是我也是有尊严的男人!其实当时主要是为了零花钱…
在这套逻辑无比严密,规则无比合理,完全依靠勤劳致富,自带A级风控的奖励系统面前,我没有被吓到。鄙人发现了它的一个小小的漏洞——这奖券竟然TM是黑白的!
于是我干了一件事儿,硬是攒了一个多月零花钱。以一块钱一张凶残的价格从几个同学手里收购了一批奖券。
在一个深夜,我偷偷地把这些买来的奖券整齐码好,用双面胶贴在白纸上。拿去我爸的办公室复印了!
印了大概五张A4纸,再把奖券整齐地剪下来,数了数一共100张左右。然后班级里就又多了100张奖券在流通,从此:
- 别人代值日付1张奖券,我就付2张;
- 别人1张奖券换2张英雄卡,我就换1张;
- 别人一个橡皮给2张奖券,我就给3张;
- 别人请吃油炸小吃,我就给5张奖券
- …
我记得那个学期我没有再做过值日,包里橡皮彩笔啥的文具要满出来了,每天放学回家都有人请客刷街头油炸小吃刷一条街。
那种feeling已经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了,我感觉银河系之外都有我的兄弟,江湖人送外号——“行长”。
印完100张,印200张,后来奖券越印越多,同学们手中的奖券也越来越多。慢慢的1张奖券的价格都请不动同学帮忙代值日了。
因此就开始涨价了,1张变2张,2张变3张…后来越长越高。不过没事嘛,反正我只需要不停的印奖券。
由于我这个“行长”不断地大量发行奖券,以至于同学们手中的奖券太多,推动了价格的上涨,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
03
直到某一个阳光明媚猝不及防的下午,因为我长期大量超发“货币”,终于被人举报了。实际上那都不能算举报,而是因为班级里那张小红花榜几乎一半的同学都是满满的小红花。
班主任在我的书包里翻出了大半书包的奖券,还带着油墨的芳香…她一面打电话叫家长,一面罚我在那儿数奖券,连上她回收上来的满满两罐子,数到5点多一共1000多张。
这一堆铁证,搁现在印假钞得判300年都富裕。
这个事件的结果有三:
- 我被无限期停止出入我爸办公室。
- 我暑假回来连续做了一个学期的值日,直到换班主任。
- 新班主任被迫花钱买了一枚印章在每一张奖券上打上防伪标记,每一张。
为什么老师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呢?
1
老师是一个超发主体
老师超发奖券主要有两个原因:
- 因为奖券和货币一样是有自然损耗率的。一帮小学生,毛手毛脚连自己都可能走丢的,更何况奖券?丢了,涂了,打小抄了都有可能,正常情况下货币存量也只会越来越少,所以老师不得不进行补充;
- 因为“通货紧缩”,当老师通过换小红花的方式回收上来的奖券越来越少,不足以应付发行开支,她就会自己印,甚至适当超发一些货币来补偿流动性。
正是这两个原因,老师不得不超发奖券。同时发了多少奖券其实老师自己也不清楚,这也就导致了奖券的数量不到一定的量级老师是很难发现的。
2
我是一个超发主体
我作为一个超发主体,实际超发的奖券量是有限的,原因有二:
- 对于我而言:我发行奖券的需求是吃喝玩乐,但我个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 比如今天我用奖券换同学的油炸吃,我总会吃饱的,这里有一个阈值,就是我的胃口,我的胃口是很有限制的,所以我个人达到享受满足的阈值很低。
- 对于同学们而言:在那个人人零花钱本身也不富裕的时代,同学们对于奖券的购买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换东西换奖券,这里有另一个阈值,也很低。
有了这两个阈值,即便我长期大量超发,我所造成的通胀,也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其结果也不是一夜之间爆发的。
04
然而不幸的是,我并没有幡然醒悟,自己跑去步行街买了一颗差不多的印章,接着作案。直到班主任发现某些奖券上印的五角星比其他的小…
自从干了这两任“行长”,大概我在所有老师心目中的影响就是标标准准的孺子不可教也吧。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抓?这个问题出在哪儿?
- 直到我上了初中在政治课上:第一次听说了一个词叫做“通货膨胀”。
- 再后来数学课讲完利息以后:我想如果我有20万块钱,我存进银行,如果一年 3.65% 利息的话,我一天就能得到20块的利息(当然按照小学数学教的,要扣除20%利息税。)
- 小时候觉得,我草,一天能有20块钱,我可是土豪啊,当时心里美滋滋的,当时目标就是我长大要赚20万然后存银行当土豪……
- 后来学到了更高级的知识:到了07年,觉得我小时候真蠢,有这个能力去炒股多好。07年我身边什么阿猫阿狗都在说炒股能赚钱。
- 当时觉得我要是能有20万,一年时间妥妥1000万无压力。
到了现在,我发现之前的我都是傻逼:
- 今年15块钱一碗的牛肉拉面到了明年变18块,存款不靠谱!
- 07 年赚的盘满钵满,到了08年头一夜回到解放前,炒股不靠谱!
- 00年20万能在人民广场买套房,到了30年估计20万在崇明岛上买个厕所都不够!
我想,这就是普通人对于「理财既跑不过通胀,也干不过风险」的困扰。
06
炒股?不靠谱,一个股灾一夜回到解放前。
存款?不靠谱,利息还没通胀跑得快。
但为什么我的老板钱都花不完?我的工资虽然看着在涨,但为啥越来越不够花?
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邪恶之处,凯恩斯曾经提出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现在经济学必学的一个基础理论:货币错觉。
劳动者都对直观的金钱敏感,而不对通货膨胀敏感。
由于他们对直观的金钱敏感,所以给劳动者降工资万万不可行,所谓「工资曲线的下方硬直性」,也就是说工资只能升不能降。
但是企业家们想要更多的利润来扩大发展,扩充资本怎么办?通过通货膨胀来掩盖工资下降的事实。
例 1:物价下降了 3%,老板给你降了 2% 工资。
你:「抗议!为啥我的工资降了,我辛辛苦苦工作!」
老板:「傻 X,给你涨工资你还叫?」
例 2:物价上涨 10%,老板给你涨了 5% 工资。
你:「谢谢老板给我加工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
老板:「傻 X,把你卖了你还不知道。」
所以普通劳动者在资本家眼里永远是傻 X。
而领工资的普通劳动者却不能死在通货膨胀面前,他们拿起各种武器来保障自己的财产。
- 有些人偏好风险,他们想要更多钱,于是他们选择了高风险投资,股市一波流,大力出奇迹,不赌一波谁知道。
- 有些人厌恶风险,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于是他们选择了存银行,每年拿点利息就满足了。
- 有些人求稳,买信托,亏了也亏不多,基本还能赚一点。
大家都在和通货膨胀作斗争。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怎么能不提买房呢?
买房,这种投资风险极大,只是不知道风险什么时候来。房价一跌,只要手上有房的全完蛋,然而大家总觉得房价稳着呢。于是大家都去买房。
买房保值是普通人们的一种选择,但在现在楼市的行情之下,想要买房保值的人还是应该相对谨慎一点的。
07
通货膨胀面前,靠劳动的永远玩不过靠资本的,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掌握资本的人靠着投资攫取着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在通货膨胀面前,普通人永远是输家,不论是 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美国,还是 00年代的中国。
我个人建议没有有效投资方式的普通人,可以组合投资。
存点钱,买点保险和国债。在有效保障日常生活之后,再把自己的余钱拿去进行像外汇这样收益比较高的投资。这样前有进路,后有退路,没有后顾之忧。
为什么跟大家说外汇呢?
- 大家都知道金融赚钱是因为金融可以轻易的撬动杠杆,而普通人不要说撬杠杆了,就连保值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外汇不一样,外汇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轻易撬动杠杆的投资。
- 可以使用杠杆就意味着可以以小博大,GMI就可以最高1000倍的杠杆,意味着你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博取1000倍大盈利,我想这无疑是普通人投资的一个优选项。
- 另外,汇市是以全球为基本面的。
- 不像股市、楼市是以某一国为基本面的,而一国的政策对其影响很大,而普通人很难接触到政策方面的信息。但汇市就不一样了,信息的公布对交易者公布都是一样的。
- 除此之外,外汇便捷的交易模式也是普通人的首选。
- T+0、24小时交易、多空双向,随时买随时卖,买涨买跌都可以,对普通人而言投资没那么多约束。
希望通过小编的故事,能让你能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了解,最终能打破「理财既跑不过通胀,也干不过风险」的困境。
来源:网络,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