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誉医药港交所上市;乐威医药获近5亿元C轮融资;武田与Poseida达成36亿美元合作
和誉医药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最新上市
和誉医药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10 月 13 日,和誉医药近日公告,该公司将于今日(10 月 13 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此次和誉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基石投资者有 LAV、UBS 基金、Lake Bleu Prime、OrbiMed 基金、Aranda、Hudson Bay、Vivo 基金等。根据招股章程,和誉医药此次 IPO 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以下用途:约 19.7% 用于核心候选产品 ABSK011 临床开发及未来的研发、商业化等;约 32.6% 用于核心候选产品 ABSK091(AZD4547)临床开发及未来的研发、商业化等;约 28.0% 用于公司其他临床阶段产品及管线的候选产品;约 8.4% 用于临床前研究,包括持续开发的研发平台及研发新型临床前候选药物。
投融动态
乐威医药完成近 5 亿元 C 轮融资,由盈科资本领投
10 月 13 日,乐威医药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盈科资本领投,十月资本、江苏华睿、兴证创新、楹联基金、悦时投资、中城新产业、平潭一禾跟投,老股东华医资本继续追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沧州子公司 CDMO 基地项目建设、合肥新药研发及 GMP 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及上海创新加速器实验室的建设。
瑞派医疗完成数亿元 B 轮融资,打造全球领先的一次性内窥镜技术平台
近日,广州瑞派医疗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 B 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领投,国方资本、香塘资本跟投,原股东斯道资本、元禾原点、同创伟业继续加持,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所筹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充研发管线、扩大产能、临床试验,及现有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教育等。瑞派医疗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一次性内窥镜等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
口腔数据服务平台康健苗苗获亿元 A 轮融资,加速 DaaS 系统建设
近日,国内知名口腔数据服务平台康健苗苗完成了由 KIP 中国和其老股东雅各臣共同领投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开发口腔数字化解决方案;搭建基于 AI 技术、大数据、云服务等为基础的口腔数据平台;积极拓展旗下口腔电商平台 “梅苗苗” 的业务规模,进一步巩固其口腔电商行业的头部地位。
沃时科技获近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元一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0 月 13 日获悉,瞄准打造制药工业场景 AI 决策平台的公司沃时科技已完成近千万美元 Pre-A 轮融资,由经纬中国、五源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元一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沃时科技主要服务于医药 CRO/CMO/ 新药发现企业,已具备新药小分子智能化合成路径和工艺设计平台,提供从数据端到研发、生产端的全流程产品,覆盖从实验室环节、到工艺设计,放大生产环节的能力。
行业热点
武田与 Poseida Therapeutics 达成基因治疗合作协议,市值高达 36 亿美元
10 月 13 日,武田与 Poseida Therapeutics 达成的基因治疗合作协议市值高达 36 亿美元。双方签订了研究合作和独家许可协议,将利用 Poseida 的 piggyBac、Cas-CLOVER、可生物降解的 DNA 和 RNA 纳米颗粒递送技术以及其他专有基因工程平台,研发最多 8 种基因疗法。此次合作将侧重于开发非病毒体内基因治疗项目,包括 Poseida 的 A 型血友病项目,武田将为所有合作项目的研发费用提供资金。
默克宣布加州卡尔斯巴德第二家工厂落成开业,建成新病毒载体合同开发制造设施
10 月 12 日,默克宣布其位于加州卡尔斯巴德的第二家工厂落成开业,此举大大扩展了该公司的全球 CDMO 业务足迹。这是该公司设在加州卡尔斯巴德的第二座设施,为因为行业迅速采用病毒载体疗法而受到驱动的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客户提供服务。这座耗资 1 亿欧元、占地 14 万平方英尺的新设施将使公司支持病毒基因疗法大规模商业化和工业化制造的现有产能增加一倍以上,而该市场的规模预计到 2026 年会增长到 100 亿美元。
产品进展
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制药宣布美国 FDA 授予 HER2 靶向抗体偶联药物 Enhertu 突破性疗法认定
10 月 13 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第一三共制药(Daiichi Sankyo)近日联合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 HER2 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抗 HER2 方案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 HER2 阳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此次最新 BTD,基于开创性的头对头 Ⅲ 期 DESTINY-Breast03 试验的结果:与罗氏 HER2 靶向 ADC 产品 Kadcyla(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相比,Enhertu 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 72%。
复宏汉霖 LAG-3 单抗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10 月 13 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抗 LAG-3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HLX26 用于实体瘤及淋巴瘤治疗的 Ⅰ 期临床研究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HLX26 为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靶向淋巴细胞活化基因 3(Lymphocyte-activationgene3,LAG-3)胞外结构域的创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拟用于实体瘤及淋巴瘤治疗。
基因检测公司 Quanterix 血液检测 Simoa phospho-Tau 181 获 FDA 突破性医疗设备认定
10 月 13 日,基因检测公司 Quanterix 宣布,其血液检测 Simoa phospho-Tau 181(pTau-181)已被美国 FDA 授予突破性医疗设备认定,用于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Simoa pTau-181 是一种测量患者血清和血浆中 pTau-181 浓度的半定量免疫分析方法。
基因编辑公司 CRISPR Therapeutics 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疗法 CTX110 Ⅰ 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
10 月 13 日,基因编辑公司 CRISPR Therapeutics 宣布,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的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疗法 CTX110,在治疗 CD19 阳性 B 细胞癌症的 Ⅰ 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初步结果显示,在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较高剂量的 CTX110 单剂治疗达到 58% 的总缓解率和 38% 的完全缓解率。CTX110 是一款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制造的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疗法。它将靶向 CD19 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定位敲入细胞的天然 T 细胞受体位点,在引入 CAR 的同时防止内源性 TCR 的表达,从而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产生。
学术前沿
《美国医学会杂志》:直肠癌患者有望术后不再预置肛管
10 月 13 日获悉,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普通外科牵头,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兰州总医院(940 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 7 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多中心研究成果 “经肛门引流管预防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子刊发表。该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术中放置经肛门引流管(TDT)预防术后吻合口漏(AL)意义不大。据悉,截至目前,这是国际上首个关于预置肛管预防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将为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证据。
《癌症快报》:胃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有了新研究成果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团队在胃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阐明了 BAG4 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有望成为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癌症快报》。
《细胞报告》:常见的 “咳嗽病毒” 竟然会操纵宿主免疫基因
10 月 13 日获悉,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的研究人员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会产生一种叫做非结构蛋白 1(nonstructural protein 1,简称 NS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滑入细胞核,改变免疫基因的活动,破坏免疫反应。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 10 月 12 日的《细胞报告》( Cell Reports )上,指出了预防或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新策略,甚至可能为为什么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会增加人们患哮喘的风险提供线索。
新冠前线
《自然》:疫苗能应对大多数新冠病毒变异株
10 月 13 日获悉,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在 11 日的《自然》杂志发文指出,他们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两种常用的新冠疫苗可预防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包括传染性特别强的德尔塔毒株。而且,所谓的 “突破性感染” 或源于病毒本身的高传染性,而非疫苗失效。
-End-
Ginkgo被做空股价大跌20%,175页报告控诉:项目失败率超90%、“左手倒右手”的巨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