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皮革厂老板可以不跑,但这家牙科连锁再不“出跑”就来不及了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3:23:46 浏览量:0

3月3日,港交所网站显示,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去年9月递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

算上之前在2020年2月10日、2020年8月11日、2021年2月26日的三次递表,这已经是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第四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根据港交所的要求,招股书呈现的财务数据的有效期为半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要更新数据重新递表。

所以,招股书失效是很多拟上市公司都会出现的小插曲,实属小场面,问题不大。

01--“虽然皮革厂倒闭 温州却是好富地”

作为温州最大私人牙科服务提供商,在温州地区偏安一隅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凭借温州医院、鹿城医院、瑞安分院和苍南医院这四家口腔医院,拿下了温州民营牙科23.8%的市场份额

护城河看似虽小,却是处在相当不错的消费市场。

江南皮革厂到底倒没倒闭我们不知道,但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民间资本雄厚的温州却是一座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城市,除了有威名远扬的“温州炒房团”,还是上世纪第一代“万元户”的代表集聚地。

根据温州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温州GDP为7585亿元,在浙江省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全国排名三十位。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2022年末将达到8000亿元以上。

“居民富不富,牙医最有数”,2020年温州的牙科医疗市场规模为6.85亿元,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12.6亿元;就诊总人次预计将从2020年的176.6万人次增至2025年的263万人次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市场环境,这家一直在温州“圈地自萌”、只有4家医院的民营牙科,却可以成为2021赴港上市的三子之一。

2021年5月21日,联交所刊发咨询总结称,计划于2022年1月1日起,将上市申请人主板盈利规定调高60%,并修订盈利分布规定。

按照新规,1月1日起申请主板上市的公司于三年营业纪录期的股东应占盈利必须符合以下最低要求:

- 最近一个财政年度不低于3,500万港元(约人民币2831万元);

- 前两个财政年度累计不低于4,500万港元(约人民币3640万元);

- 三年累计盈利不低于8,000万港元(约人民币6471万元

根据中国口腔医疗集团2021年递交的港股书,公司2019与2020两个财年的合计净利润为3044.3万人民币,编纂开支1816.4万,合计4860.7万元,已达到最低要求;2021年前五个月的净利润为799.8万元,编纂开支167.8万,合计967.6万元

如此看来,抛去编纂开支,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在2021年后七个月的净利目标,根据2831万人民币的最低要求,还需要1500-1700万元左右

至于中国口腔医疗集团这后七个月实际表现如何,三六九医彩网目前还没获得官方数据披露。

02--“地区龙头抢生意 拓客能力无底气”

诚然,在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上市路上,招股书失效或许只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资料显示,从2018到2020年,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2256.1万元、1546.3万元、1498万元,平均每年18.52%的下降率实不乐观。

此外,就四家医院来看,最早建立于2011年的温州医院是唯一一家收回投资的医院,占据公司总营收的70%以上,其余三家分别建立于2016、2017以及2018年,不论从人员配置还是业绩表现来看,目前都“偏科”严重。

不过,毕竟还是占有两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加上医保定点的优势,在个体牙科林立的温州,规模与规范并存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依然有着绝对优势。

但是,如果来了一个更有规模的品牌呢?

2021年7月,杭州口腔医院温州分院正式开业并投入运营,在浙江省九个城市打下了半壁江山的通策医疗,终于在温州开了第一家医院。

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在温州的优势之一,是其将近50%的复客率。招股书显示,到2021年5月底,老客户人数约1.3万人,占活跃客户总数的48.4%;与之相对的新客户人数为1.6万人左右,比老客户多一点,占比51.6

问题就在这里,虽然老客户的忠实度很高,但是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新客户资源开发却很吃力,获客能力并不理想。

届时,在浙江省行业地位显著、且有中科院存济医学院挂靠背书的通策医疗的到来,对于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客户拓展,无疑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并且,随着蒲公英计划的推进,通策医疗早已经瞄准了浙江各下级县市的服务需求,未来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布局道路,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口腔医疗集团会如此执着于上市。温州市场的发展空间正逐渐被压缩,以往收益完全依赖于温州业务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要突破发展围城,就必须要尽快获得资本支持,开拓外部市场。

03--“资本不敌硬实力 蓝图规划需落地”

据招股书显示,中国口腔医疗集团计划于2022年底,以约2000万元在杭州、宁波、上海等地收购一家民营牙科医院;于2023年第一季度末前,以1330万元至1600万元在新的地区成立约7家牙科诊所组成的连锁机构,同时翻新及扩充温州医院、为设立鹿城儿童医院所需资本支出及初始经营成本拨资。

然而计划很清醒,现实却未必宽容。

欲将走出温州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通策医疗的“围剿”。

至2021年中,通策医疗在浙江省内已拥有三家总院,形成了四个区域医院集团,以及多个区域医院集群,并且还有至少5家正在进一步规划中的新院,留给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空间并不大。

此外,截止2021年上半年,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拥有53名牙科医师、81名护士及39名其他医学专业人员。相比较通策医疗总数将近1400人、本科起步、硕博充足、学历能打的医生储备,加之口腔医生培养周期较长的特点,人才力量差距更是一大掣肘。

所以,扩张的实现虽然离不开钱,但也不是光靠钱就可以解决。

曾经因盲目扩张而自乱阵脚的泰康拜博就是一个例子,资本慷慨砸了30亿也没能值回票价,拜博也从投资“小甜甜”慢慢变成了资本“牛夫人”。

所以,对于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来说,能清晰落地的规划,或许比资本的入场更重要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招股书失效后,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或将马上再度递表,不过此消息的真实性三六九医彩网还无从考证。

扩张是牙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栽过跟头,爬起来还是可以继续走,瑞尔如此,拜博也如此。

希望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的上市路终能顺利通过,更希望它能有一个明确的蓝图,少一些弯路

毕竟,市场是现实的,也是包容的。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