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行:为“苏州制造”高扬金融风帆
服务产业创新集群
苏州工行本部大楼
苏州一制造业企业内景
开春以来,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在去年累计发放制造业贷款近1200亿元、新增突破400亿元大关、实现增长翻番的基础上,今年2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同比多增157亿元。从这组“开门红”数据可以看出,苏州工行充分发挥着国有银行“头雁效应”,高扬金融风帆,为“苏州制造”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把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自身的使命担当和主责主业。
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城市同心同行。苏州是经济发展强市,也是制造业和产业创新大市。近年来,苏州工行主动对标中央和地方“十四五”规划,深入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为苏州壮大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等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全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党建领航风帆正
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勇扛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些论述为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苏州工行找准服务苏州从“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的发力点。
近年来,苏州工行自觉将自身经营发展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坚持把服务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将顶层设计和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制定实施《苏州分行投融资业务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出台《苏州分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意见》《苏州分行制造业贷款提升工作意见》,成立信贷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专班,深入开展制造业金融服务提质工程,对苏州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党建+”工程,加强与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党建共建,与各市(县)、区政府开发区、产业园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成功营销盛虹炼化、宝马光束汽车、TCL华星—苏州三星并购、东华能源丙烷脱氢、立臻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制造业项目。截至今年2月末,苏州工行项目贷款余额突破1700亿元,同比增长6.3%。
在党建引领下,苏州工行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既有信贷支持力度,也有金融服务速度。今年1月初,苏州工行落地了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30亿元银团贷款项目。该项目是江苏省重点项目,助力民营企业盛虹集团原材料自主可控、扩大新材料领域领跑优势。“太高效了!苏州工行启动前期贷款审批后,仅用了不到3天时间,就投放了15亿元项目贷款,真是解了我们民企用款的燃眉之急!”江苏虹景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苏州工行的优质金融服务连连点赞。
有了党建引领“定盘星”,苏州工行统筹推进稳增长和防风险,高质量发展步履更为坚实。全面落实中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决策部署,一方面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出台《深化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管理模式优化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完善制造业投融资业务“云体系”,以“云审议”“云评估”等形式获取全行范围专家支持,实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门槛高、决策难度大的制造业融资业务的审批落地;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保障资源,推出专项贷款规模、内部资金价格激励、经济资本计量优化、贷款利率优惠、审批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实际举措,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持续保障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精准信贷添活力
支持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2月6日,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持续加快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把实体经济规模做得更大、质量提得更优,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苏州工行紧跟城市发展步伐,精准把握苏州制造业产业发展特点和方向,精心统筹投融资业务规模、投向、结构,突出“三新一高”重点领域,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截至今年2月末,苏州工行先进制造业、制造业中长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新增114亿元、54亿元、22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7亿元、31亿元、148亿元。
拓展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苏州工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创新推出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生产、绿色建筑等推进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2022年作为主承销商,牵头为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12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助力该企业转型发展实现能耗“双控”目标。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000亿元,新增165亿元,增量同比翻番。
提升普惠投放直达性、精准度。苏州工行完善普惠全员办、专职办、专员办机制,打造“惠聚”普惠金融系列品牌,全辖基层网点普惠业务服务参与率100%。今年以来,持续推动一区一市场、一行一供应链、一周一新户的“三个一”工程,成功落地江苏省系统内首笔“种植e贷”,同时商户贷、外贸e贷、科e贷等一批优质产品持续向小微企业滴灌“金融活水”。截至2月末,普惠贷款新增超40亿元,增量增速领跑市场。
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营销机制。苏州工行依托集团优势,强化跨境联动,创新面向外贸外资企业提供全球供应链服务。首发贸易便利化试点业务,累计办理各类便利化试点业务超200亿美元,惠及企业近150家。2月以来,开展“春煦行动”,着力构建跨境结算、跨境投融资、汇率风险管理、全球现金管理、离岸人民币等五大跨境人民币服务体系,与莱克电器、格罗斯蒂贸易(苏州)有限公司等8家苏州本土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截至2月末,外汇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加快数字化转型
充沛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森林”
科创企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轻资产的“两高一轻”鲜明特征,是引导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军”和主力军。
聚集“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实际需求,苏州工行频频亮出“妙手”,不断完善科创企业服务体系,加强行司联动、投贷联动,用心用情引金融活水浇灌科创沃土,让苏州这片“科创森林”愈发枝繁叶茂。
在完善科创企业服务体系方面,苏州工行成立苏州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立科技支行,组建科创中心创新实验室,建立“科技支行+落地行”联动营销和行内银团机制,加强科创企业评级授信模型的应用,探索创新经济模式下的信贷业务审查方法和融资方案,加大对专利权质押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形成了覆盖投融资业务全流程的“科创企业价值评价体系”。今年2月末,全行科创企业有贷户已超2000户,全行科创贷款余额接近1000亿元。
在加强行司联动、投贷联动方面,苏州工行于2022年携手苏创投集团,签署200亿元苏州产业创新集群母基金投资框架协议,跟进设立吴中机器人、相城车联网、新区医疗器械等多只区域子基金,提供1000亿元债权融资授信。完成首笔生物医药类科创认股贷业务,助力工银国际参与保荐东曜药业香港ipO上市,2022年实现投贷联动总金额超20亿元,共同促进苏州科创企业资本市场建设。
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总体呈现规模小、渠道少、持续性强、时效性强等特征。而数字金融可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体系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不足,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
为此,苏州工行以数字化思维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苏州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企业“智改数转”融资需求,2022年实现“智能制造贷”授信39笔、投放20.4亿元,同业领先。建立供应链工作专班,创新“项目e链”新兴产品,累计建成数字供应链67条,余额近70亿元。把数字工行建设与服务制造业特别是服务科创型制造业企业紧密结合,围绕工总行与科技部“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推出“积分贷”“昆科贷”“火炬贷”等一批特色信用融资场景,为科创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融资服务。
春风浩荡开胜景,扬帆破浪正当时。苏州工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持续加大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勇扛国有大行担当,助力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勇立潮头,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作出更多金融贡献。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