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想要15元的切糕,大爷给切了58元的切糕,女子不要了大爷拽着不让走
关于切糕相信很多网友都久闻大名,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它的价格昂贵。在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关于切糕的段子:“一刀王健林流泪,两刀李嘉诚心碎,三刀马云崩溃,四刀马化腾颓废”,虽然只是个调侃的说法,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切糕的价格之昂贵。
而关于网上由于买切糕导致的纠纷,可以说是非常多了,往往都是小贩以糊弄顾客为主,一斤切糕的价格报成一两切糕的价格,等切糕切下来之后再拽着顾客不让走,可谓是一种虚假欺骗和强买强卖的行为了。
大家以前只知道切糕是新疆人独有的贩卖小吃,现在没想到很多省份也有小贩可以卖切糕了,不过千改万改本质不改,卖切糕的方法还是虚假欺骗和强买强卖,导致切糕成为了消费者心头上的一根刺!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10月24日,在山东某街头就有一位女子跟卖切糕的大爷,发生了一次现场纠纷,原因是女子要15元的切糕,大爷一刀切下来之后变成了58元。女子嫌弃太贵不要了,没想到被大爷给抓住不让走了。
只见该名女子对卖切糕的大爷说:“我不要了,我有选择权不要吧?”没想到卖切糕的大爷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回怼说:“到饭店吃饭,好的老板我不吃了,老板干不干?”
而后,女子只好打电话选择了报警。路人一边拍摄一边对围观的市民说:“老大爷切58块钱的,女子只要15块钱的,这么贵就不想买了,老大爷就拽着她的车不让她走!”
但是,在卖切糕的大爷来说,我切了你说不要了,不就说坑人吗?而对女子来说,我要15块钱的切糕,你给我切58块钱的,我自然有权利选择不要。这样一来二去就造成了纠纷,双方一个不买,一个拉着不放。
看到大爷推着三轮车在街道边,一副正常小贩的样子,没想到卖的切糕这么霸气,恐怕任何网友和市民看到这样的纠纷,就说想吃切糕也不敢在路边买了。现在很多蛋糕店,卖切糕的也有,何必花这么多钱在路边摊买呢?
加之网上关于切糕的负面新闻太多,所以造成一些人从心理上对切糕有所排斥。切糕虽然好吃但是不敢购买,生怕一不小心就超出自己心里的价格预期,招来麻烦引火烧身了。
我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美食。比如武汉的热干面,重庆的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等等。新疆也是一个遍地美食的地方,羊肉串,肚包肉,馕包肉等,切糕更是成为了新疆的一大特产。
正宗的切糕以各种干果为主要原料,比如葡萄干、杏仁、核桃仁等,这些东西单独来买都很贵,何况是做成切糕呢?加上切糕又是经过压实处理过的,密度很大,所以就导致了切糕的分量很重。
这种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推个平板车卖切糕的,你以为的30元一斤,实际上可能是30元一两。一旦有人买时出现价格争议,摊子旁边就会冒出来几个少数民族的人围着买主,要跟买主讲道理。如今,卖切糕的新疆人不见了,但是卖切糕的汉族人又出现了。
老大爷卖的切糕是不是正宗新疆产品不知道,但是这所有的套路都学会了,自然就用一两的价格来谎称说一斤的价格,在街道边随便一个地方摆地摊,就把消费者给秒杀了,大爷仗着年龄大你还没办法反驳人家。
而当警察赶来之后并没有对大爷以强买强卖作出处理,而是被迫自己掏腰包花了58元,把大爷的切糕给买了下来。只是不知道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是不是附近派出所的民警再次掏腰包来摆平纠纷呢?
辽宁一位网友跟帖留言称:“我每次看到了也想吃,但是始终没有敢去购买,害怕一不小心就倾家荡产,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只敢看不敢吃。”
内蒙古一位网友跟帖留言称:“那是一种欺诈,不管是不是新疆人,这样的买卖必须被取缔。人家上饭店吃饭本来要一碗面,你给人家上一个烤羊腿也有不吃的权利,做生意不能仗着年龄大就强买强卖啊!”
天津一位网友跟帖留言称:“卖切糕的就没有好事,看见也不能买,我之前买过一次,我只要十块钱的,给我切了六十块钱的。硬通货,多少年都有的事情了,不看新闻吗?还敢买切糕?”
看来,这种不正之风不可长,警察自掏腰包息事宁人的态度也不对,应该对老头进行严厉的处罚。人家要15元的你给切58元,如果商贩连秤都不认识,就不要出来做生意了,免得更多的老百姓遭遇。
大家对于这种老人街头卖切糕,最终民警买单的事情有什么想说的,如果说你的话会购买吗?你认为大爷这属于强买强卖吗?欢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