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黄宏生: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3:16:20 浏览量:0

撰文/ 谭军波

图/邝阳升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创维集团官网

黄宏生:1956 年出生,海南临高人。1978 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9 年在香港注册成立遥控器厂,取名“创维”, 2000 年创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2001 年创维彩电销售额进入中国彩电业前三名。2011 年收购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纯电动汽车制造,2017 年南京金龙销售新能源商用车跨入“万辆俱乐部”。

他是“彩电大王”,

一手创造的创维帝国风光无限。

他是“华工三剑客”之一,

把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带入高光时刻。

他一生都在“追梦”,步入花甲之年,

毅然选择再次创业,涉足新能源汽车行业。

从“家电大佬”到“创业新兵”,

黄宏生的人生经历充满戏剧性,

书写了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传奇。

艰苦磨炼,追梦下海

在深圳创维集团办公室采访黄宏生,这位63岁的企业家思维严谨、逻辑清晰、激情四射、神采飞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宏生出身贫寒,1972年,高中毕业便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海南的黎母山区当了知青。黎母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这里丛林密布,气候潮湿。

有一年台风刮了3个月,不间断地下雨,山洪暴发,黄宏生和其他知青被困在居住地,没有水喝,也出不去,只能把雨水沉淀了饮用。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日复一日的劳作始终没有让黄宏生失去斗志,为了保持学习精神,他坚持写日记,并尽可能地找书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成了他最好的精神食粮。

1978年,他幸运地考上广州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无线电工程专业。4年之后,黄宏生交出的毕业论文是黑白电视机设计。毕业后,他进入电子工业部直属的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从普通的助理工程师一路晋升至常务副总经理,当时他才28岁,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回想大学毕业时的理想却让黄宏生难以平静,他决定放弃已有的一切,去香港打天下。1987年春,在同事的惊讶与叹息声中,黄宏生辞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只身“下海”。1989年,一个名为“创维”的小公司在香港诞生。

屡败屡战,坚持不懈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黄宏生绝对没有想到日后的创业经历会如此坎坷。他最先以代理电子产品出口打开创业之门,但由于不熟悉香港的环境,贸易环节又太多,进了货卖不出去,造成亏损。眼看着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黄宏生大病一场,入院躺了一个月。

第一次打击刚过,第二次打击便接踵而至。黄宏生为了解决电视换台的便利,办了遥控器厂。当时野心很大,一下子做了两万台,没想到最后因为成本太高,不得不半途而废。黄宏生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第三次打击是开发彩电产品。黄宏生学的是无线电工程,当时看到东欧彩电供不应求,前景一片大好,经过慎重考虑,黄宏生从银行贷款500 万港元,聘请了国内知名厂家的40 多名工程人员开发彩电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开发,产品总算出来了,但由于技术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且不符合国际规格,参加国际展览无人问津,结果又亏损了。这次失败让黄宏生债台高筑,陷入绝境。

“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黄宏生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是这样做的。面临困境时,他选择不放弃。在坚持中,他终于抓住了机会。

1991年,香港爆发了一场收购大战。香港迅科集团决定将公司拍卖,引来各路富商竞标,但迅科集团一批彩电专家却受到排斥。表面上看,黄宏生根本不具备实力参与收购战,然而,他却成了那场大战中真正的赢家。他把目光瞄准迅科彩电开发部的技术骨干,出让公司15%的股份将他们纳入旗下,使企业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9个月后,创维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第三代彩电,在德国的电子展上获得了第一笔两万台的大订单。

从此,创维靠技术征服了欧洲市场,从绝境中走了出来。2000年,创维集团上市。此时的创维集团成为以香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为龙头,跨越粤港两地,生产消费类电子、网络及通信产品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

回首英雄辈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华工三剑客”——黄宏生、李东生、陈伟荣为代表的企业家们把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带上了制高点,创维、 TCL、康佳成为当时中国颇受瞩目的三大明星品牌,而三大品牌创始人在后来的发展中,又以黄宏生最为波折。

2000年,国内彩电企业深陷价格战泥淖,恰逢此时,创维的核心销售高管陆某离职,还将创维的多数核心骨干团队带走。当时创维股价暴跌,被逼向了绝路。

事实证明,挫折中的创维成长得越来越快。陆某后来曾这样评价昔日的老板:“毫无疑问,黄宏生能把产业做到今天的程度,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饱受磨难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他遇到过很多挫折,但总能化险为夷。”

2004年,创维电视机生产量超过700万台,而在“福布斯”2004中国富豪榜中,黄宏生排第31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彩电大王”。同时,创维电器将总部搬到了深圳,旗下拥有11000 名员工。

▲创维在深圳公明投资建设的工业园

当被问及如何走过人生低谷时,黄宏生坦言,一本有关“二战”的书籍——《活出生命的意义》让他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力量。书中,一位父亲为了见证儿子的婚礼,一位物理学家为了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经受住了德国纳粹的疯狂摧残,活着走出了集中营。对黄宏生而言,把创维办成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企业,实现他们这代人的梦想,是支撑他乐观向上的力量。

二次创业,跨界转型

2012年8月,沉寂了近6年的创维前董事长黄宏生再度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已不再是家电企业的掌门人,他成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彩电行业终有衰落的时候,必须居安思危,实施多元化战略。坚定不移的信念使黄宏生另辟战场,华丽转身。

风雨飘摇之际,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张学斌带领创维渡过了难关,并在8年的时间内,将创维的业绩做到了历史顶峰。但其将主业彩电做大做强的理念,与黄宏生欲将创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扩大规模的思路不统一,两人只好分道扬镳。2012年12月28日,张学斌辞任董事会执行主席及执行董事, 由林卫平接任。

在重新拿回创维集团的主导权后,黄宏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他回归资本市场的首战。将创维“三分上市”是黄宏生在2004年就规划好的创维成长路径,其最终目标是将百亿级的创维送进“千亿俱乐部”。创维的千亿之路再度启程,而这一计划已中断了8年。与此同时,黄宏生也在首场“回归秀”中完美演绎了“资本腾挪术”。此招使黄宏生夫妇财富暴增14亿元,以50亿元的身家进入国内富豪200强。

人生低谷并未摧毁黄宏生的斗志,他在年近六旬时开启二次创业,其毅力与精神令人钦佩。

黄宏生认定,大范围使用清洁能源的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2010年4月,黄宏生和妻子林卫平抛售创维1亿股股份,套现9亿港元,随后成立创源天地投资公司。2011年,创源天地子公司南京创源天地汽车有限公司与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汽车集团签署了《关于南京金龙三方重组协议书》,共同出资重组南京金龙,注册资本为5亿元,黄宏生出任南京金龙董事长。2011年,创办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并收购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开沃汽车在新能源客车市场成绩喜人。2014年,在纯电动客车细分市场中以1890辆的销量跃居全国第二,仅逊于比亚迪;2015年,这一数字飙升至8796辆,蝉联全国第二,仅逊于宇通。在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领袖峰会上,黄宏生荣获“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领袖人物”称号。

据工信部统计,2016年至2017年,开沃汽车纯电动客车产销居全行业第四位,并在2017年实现纯电动汽车产品首次突破万辆,已稳居行业第一阵营。2018年逆势上扬,销售额同比增长30%,客车板块同比增长33.4%。除了客车以外,开沃集团自主品牌创源电池也很抢眼,全年出货量0.75亿瓦时,同比增长116%。

黄宏生真正地将开沃集团打造成一家集新能源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产品品类齐全、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商用车与乘用车“商乘并举”的新能源车企。目前,开沃汽车已经在全国超过150个城市运营,在泰国、智利、乌克兰、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市场也都有开沃汽车的身影。

2018年,开沃汽车入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VCU 和 BMS 二合一控制器”荣获国家级技术“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这也是开沃汽车首次获得国家级技术奖项。此外,开沃汽车关于“车辆轻量化材料”项目被列为2018年江苏省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这也是开沃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不断探索突破的又一佐证。

在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之时,另一边的电视产业却开始面临天花板。2017年,创维遭遇了多年难见的亏损情况。一边是冉冉上升的新势力电动汽车,另一边则是急需调整转型的老牌家电公司,新老融合之下,黄宏生为自己定了新目标:家电追赶三星,汽车则追赶特斯拉。

黄宏生认为,家电特别是电视正面临新的革命性发展,比如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智能化等。现在创维电视瞄准下一代的迭代升级,即智慧家庭,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重大技术升级方面发力。

黄宏生说:“通过OLED显示屏来展现我们的综合技术。我们目前是中国OLED电视的第一名,每卖两台 OLED电视,就有一台是创维的。我们运用了三大核心技术——图像处理芯片、声道、人工智能,通过创新推动,重新让整个企业在新的里程中充满活力。”

不言放弃,血战到底

黄宏生一生波折,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想过放弃或者把公司出售?

面对我们的提问,黄宏生十分坦然。他说,有时候会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能老是前进前进。

“确实有厉害的公司找我谈过收购,也想过卖了企业拿钱去做投资。但是我又想,如果收购方资金分散,不能继续让创维乘风破浪地成长,企业垮了,和我创业的几万人会一起骂我,那太痛苦了!而且在收购的过程中是分期给钱的,这里面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失败的案例太多了。如果因为收购,那些没有股份的骨干先走人,大家也不干活了,等着收购,亏损就来了。收购一失败,一下子就垮了,所以很危险。退一定要双赢地退,不宜轻易放弃。在战争中,撤退是最危险的,你想退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不能轻易退,要血战到底。”

黄宏生说:“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每个人的追求也不太一样。我大学是学理工的,毕业之后分配到电子公安部,在这样的单位逐步形成了产业报国的价值观。其次,我觉得相比有钱的快乐,事业的召唤更让人快乐。当年我创业的时候做电子遥控器,解决了家家户户电视换台的痛点,改变了中国电视没有遥控的局面,感觉自己做了一件虽然小,但是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一种快乐——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我们开始做电视机时,进口的品牌非常贵。以29寸的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买一台要一万块钱。那时候公务员的工资每月在30块钱左右,也就是说要攒30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台电视机。后来因为我们的进入,技术上的突破降低了成本,国产品牌才卖4999元,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好电视。这种幸福感无与伦比。”

苦修智慧,重视人才

对于两次创业过程,黄宏生先生总结为“难修能力,苦修智慧”8个字。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特别是修炼出应对危机能力的人,才会在不确定的人生旅途上后来居上,赢得未来。

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黄宏生表示自己对新兴产业有敏锐的嗅觉是来自艰苦的磨炼。虽然创业“九死一生”,但他仍然保持着“敬天爱人”的初衷。“敬天”就是要遵从天道,创业不是盲目的,每一天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做好,不回避矛盾,不视而不见;“爱人”就是要珍惜周围的人才,重视团队、合伙人等。

能从300多家彩电企业中脱颖而出,创维依靠的仍然是紧跟市场需求的创新能力。

正如黄宏生所说:“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企业已经进入一个必须依靠国际化团队的时代。”

为此,黄宏生不惜斥资8700万元,以股权赠与的形式吸引了国际光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在日本松下集团工作了30多年的池内宏造,为他量身打造了创维光电科技公司,开发创维健康背投彩电、数码相机等产品。

用黄宏生的话说,给人才一个创业平台,才能燃起他的创业激情。位于深圳科技园的创维研发中心,广泛吸纳了国内外的科研专家,使创维得以在显示技术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为保持创新活力,创维除了每年高薪聘请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外,还从全国各大高校招募近500名优秀毕业生,以保证新鲜血液的持续输入。

无论是在创维还是在南京金龙,黄宏生向来惜才。靠个人影响力,黄宏生先后从传统车企挖来不少高手。南京金龙的3位副总裁——樊文堂、董钊志和金晓辉分别是北汽福田集团原副总裁、九龙汽车原院长、上汽集团客车平台原商务副总经理,开沃汽车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张蒙阳则是美国克莱斯勒原设计总监。

在黄宏生看来,爱人如己,创业不是一个人的历程,而是带领团队开拓事业新版图的历程。

爱才之外,他自己也爱吸收知识。为了学习,他还曾把铺盖从深圳的别墅搬到工厂,与工人同吃同睡。每天早上6点半就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上午去研发中心向专家请教,下午到市场聆听客户的投诉与批评。这样艰苦奋斗的日子持续了多年。

黄宏生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突出的社会贡献,历任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也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经济顾问、深圳市荣誉市民、香港青年工业家、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新民企领袖、“中国新能源汽车2017年度领袖人物”和“2018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