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肋插刀到兄弟反目,起底罗永浩与郑刚10年的恩怨始末
现今年的第一个周末,天还没亮,罗永浩的投资人郑刚,在朋友圈里发表长篇小作文,“炮轰”罗永浩。
郑刚凌晨历数了罗永浩的三宗罪:
一,三年不开董事会和股东会。二,跪舔美元基金。三,有了新融资后,在没有公开宣布信息的情况下,直接让股东签署新协议。
郑刚字里行间,明显情绪非常不稳定,看得出来是被气得够呛。
一干投资人,最开始看好罗永浩,投资了锤子科技,这些年来风风雨雨一起走过。
所有投资人依然相信罗永浩,始终没有让他回购股份。
罗永浩直播还债的6亿欠款,也是还给供应商的,股东们并没有落井下石,让他回购15亿的股权。
当然,即便是发起回购,也不是原价回购,肯定是要折价的,具体金额要看当年签署投资协议。
不过再怎么折价,也肯定是一笔天文数字。
大家一来是信任罗永浩:能直播还6亿供应商欠款,个人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二来大家没必要和罗永浩的名气过不去,毕竟在网络上,罗永浩这二十多年可是一直有大把粉丝的。
今年罗永浩决定进军AR行业,情怀还是那份情怀,对标的还是苹果和IOS。
罗永浩搭上细红线公司,搞AR创业。11月底,他们拿到了5000万美金的融资。
此时细红线公司的市值估价为1.9亿美金,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2.7亿。
但要注意,这是市值股价,属于对公司前景的认可,并不是现在就能卖这些钱。
AR行业现在并非成熟阶段,微软、苹果、字节跳动,这些不差钱的龙头企业,砸了几百亿,尚且还在摸索阶段。
所以细红线想要盈利赚钱,短时间内只是美好愿景。
此时,罗永浩动起了脑筋,来了一箭好几雕的狠活。
他主动拿出新公司细红线的5%的股权,送给锤子科技的投资人。
这不是行业规则,也不在当年的投资协议之内。
罗永浩出手的确漂亮,对这些支持过他的天使投资人,他知恩图报,有了新码头,也不忘老伙伴。
继直播带货还债之后,他再次展现人格魅力和大格局。
可是细看问题就来了,这份股权不是白送的,投资人收下细红线的股权,同时自动放弃回购锤子科技股权的权利。
根据按前文提到的细红线估价,罗永浩送出的5%股权,相当于人民币六千多万元。
也就是说,罗永浩在立下豪气感恩人设的同时,给投资人们挖了个坑,用六千多万,买断他们15亿的回购权。
这六千多万,只是市值估价,而那15亿即便折价,也是真金白银。
如果刚成立的细红线破产倒闭,那罗永浩就等于一分钱没花,摆脱了老股东们的15亿回购欠债。
罗永浩这一波操作堪称完美,一边博了好名声,一边解除未来债务危机。
完全没有前沿技术的细红线,未来倒在AR行业路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锤子科技老股东们的钱,等于全打水漂了。
这有点像小品里的桥段,汤面是拿炒面换的,炒面没吃,给什么钱呢?
罗永浩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吵得郑刚血压飙升。
这就是郑刚为什么气得半夜睡不着觉,连夜编辑小作文“炮轰”罗永浩。
而罗永浩这边,第一时间用另一篇小作文,回应了郑刚的“控诉”。
他先把股东会的事情解释了,中心主旨却在不在这里。
罗永浩强调的是,老股东中的很多人,都乐呵呵签署了协议,接受了细红线的股权,还对他进行感谢。
罗永浩直接说,投资人们都知道,投资不是借款,失败就是失败,用下一个项目补偿上一个项目,只是因为他有情有义。
看到这一段,这一回合的朋友圈骂战,郑刚输定了。
郑刚有感而发,感性情绪和事实掺杂在一起,怎么都不占上风。
罗永浩条理清晰,还懂得避重就轻,他不提让老股东放弃回购的条件,只说大家感激他,来表达自己的仁义格局。
一个火冒三丈把感情带入,一个理智冷静逻辑清晰,胜负已分。
这也不稀奇,罗永浩作为初生代网红,零几年他刚火起来时,他可是对标“凤姐”的龙哥啊。
叱咤网络二十多年,罗永浩是资深意见领袖,一批又一批的死忠粉,从新东方一直跟他到锤子科技,包括现在直播带货。
罗永浩是资深老网红,网络骂战单挑方舟子,几个小时直播和王自如对骂,这还不包括阴阳怪气骂周杰伦、库克、乔布斯呢。
嘴炮这一块,郑刚根本不是罗永浩的对手。
这也是其他投资人的精明之处,要么认可“不平等条约”,签字并表示感谢,以此维持体面;要么默默拒绝细红线的新股份。
唯独郑刚,跳出来和罗永浩正面硬钢,喊话非要发起回购。
为什么郑刚最生气呢?这就要讲当年了。
曾几何时,罗永浩凭借满腔热血,和挂在嘴边满口的情怀,成功拉拢了郑刚。
2012年郑刚A轮投资4000万,后续B轮继续砸钱,重仓不止一亿人民币。
当时在投资圈内,大家都知道,郑刚给投资一亿元的那天,是坐“三轮摩的”回家的。
锤子科技第一次发布会,郑刚不仅把二十多张赠票全用了,还自掏腰包在门口买了几十张黄牛票,就为了撑场面。
锤子手机T1上架,郑刚跑去买了几百台手机,见朋友就送;T2发布,郑刚直接把店里所有库存清仓全款拿下。
网上有人骂锤子手机不好,郑刚就在微博上和他们对骂。
2017年,锤子科技拿到10亿元融资,郑刚在网上骂阿里巴巴,称罗永浩差点被阿里巴巴害死。
原因是之前阿里巴巴决定投资前,反反复复拖了半年才拒绝,而像罗永浩这种创业公司,是等不起的。
所以那个时候,郑刚和其他投资人们一起,帮着罗永浩四处借钱,才搞到这10亿融资。
有一次,朋友们去郑刚家做客,直夸他家位置好,装修也有品位。
郑刚却笑着说:这不算是我的房子了,已经抵押出去了。
没错,郑刚把房子抵押了2000万,用来帮助罗永浩。
不难看出,作为投资人的郑刚,早已超越了投资人的界限,罗永浩之于他,更像是朋友,或是自己那一份热血理想。
这就是罗永浩的精明之处,需要投资人的钱时,他讲的都是理想和情怀。
等到现在要踢开老股东的时候,他可是相当理智冷静的,而且一副“你们占了便宜,是我太大方”的姿态。
相比之下,被投资的罗永浩,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而郑刚仿佛才是那个理想破碎的倒霉蛋。
当然,这也和罗永浩的彪悍人生,脱不开关系。
1972年,罗永浩出生于吉林延边和龙县。
罗永浩的父亲1998年退休前,曾先后担任过县委书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副州长等工作。
罗永浩父母坚信,儿子注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而所谓的成功,未必是体制内的铁饭碗。
这种思想,在八九十年代还很新潮。罗永浩也多亏有这样开明的父母。
高中时期,罗永浩在当地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父母更是引以为豪,主张孩子自由发展。
于是1989年,17岁的罗永浩从高中退学,回家埋头苦读。
大概三年的时间,罗永浩大量阅读,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也彻底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为他早期的理想主义,奠定了基础。
不过家里蹲久了,虽然父母不说,罗永浩也觉得自己是个闲散人员。
罗永浩走出家门,开始了打工生涯。那段时间,他在工地搬过砖,也在路边练过摊,甚至还去大排档烤过羊肉串。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难怪这两年罗永浩心甘情愿带货还债,他有情怀和理想,但他更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
曲线救国的道理,罗永浩是完全领会了精髓。
九十年代出国淘金热,近水楼台的罗永浩干脆做起了出国劳务,跑去韩国打工。
那是1993年,罗永浩才21岁,出国一年赚到了第一桶金:十万块人民币。
手里有了钱,罗永浩的腰杆也硬起来了,这时候的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追求理想。
沉淀了几年后,罗永浩觉得家乡无法安置自己的理想。
罗永浩只身来到北京,28岁的他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看着英语教培行业,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有初中文凭的罗永浩,想要去新东方当老师,付出的代价就是提前用了一两年的时间,背了几万个单词。
罗永浩信心满满地来到新东方面试,两次试讲均告失败,于是他另辟蹊径。
罗永浩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自荐书,把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全都写成了文字。
果然,这封信得到了s俞敏洪的青睐,罗永浩拿到第三次试讲的机会,成功跻身新东方教师队伍。
在讲台的上罗永浩,语言幽默诙谐,他年纪轻轻却见多识广,还有深厚的阅读经历,再加上他是天生的意见领袖。
从那时开始,罗永浩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上课的视频被传遍全网,热度不亚于现在的法学教授罗翔。
当时国内第一位火出圈的大网红,当属凤姐罗玉凤,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罗永浩作为凤姐的对标账号“龙哥”,可想而知当年他有多受欢迎。
罗永浩也算是网红界的鼻祖之一,更是一段传奇,没有之一。
在三分钟热度的互联网上,从千禧年火到现今年,罗永浩仍然能因为一片小作文,而霸榜热搜,足以可见他的影响力。
在新东方讲了一年课,罗永浩怒赚70万,直接实现北京城买房的人生理想。
没多久,他从新东方辞职了,毕竟罗永浩的梦想太大,三尺讲台肯定装不下。
此时的罗永浩,有了更多的钱,也有了更大的梦想,心中膨胀的气球,也更大了。
离开新东方后,罗永浩不忘挖苦俞敏洪,吃水的终究忘记了挖井人。
所以他现在和郑刚对骂,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满口理想和主义的罗永浩,开办了牛博网,找来了韩寒、柴静、冯唐、陈晓卿等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当时的先锋人士,牛博网迅速成为了当时了意见领袖聚集地。
《南方周末》曾评价牛博网,“是一个独立客观,并且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意见平台。”
那时候的罗永浩,是货真价实的理想主义,他会赚钱,但是为了用金钱实现自己的理想情怀。
他对牛博网的要求是,不允许出现广告,各种种形式的植入广告都不可以。
不出所料,入不敷出的牛博网,最终还是成为了理想被现实打败的案例。
告别英语教培行业,牛博网关门,此时的罗永浩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创办锤子科技。
那时候他想的是用匠心工艺,复刻乔布斯的理想王国,并打败乔氏的流水线生产。
凭借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罗永浩吸引到郑刚等人的天使投资。
想要打造匠心手机的罗永浩,一开始的锤子手机,的确写满了精致和尖端思想。
然而后来的罗永浩,就像郑刚小作文里说的,突然想要加入小米的千元机行列。
一边追求匠心和品质,要把情怀做到极致,一边又要进军千元机刷存在感,自相矛盾的罗永浩,最终在理想和现实的大杂烩里,迎来了锤子科技的末日夕阳。
2019年,锤子科技退出历史舞台。第二年,47岁的罗永浩宣布为了还清6亿贷款,他要在抖音开直播带货。
罗永浩带货依然非常罗永浩,他主打的是“交个朋友”,言下之意是买不买没关系。
年近半百的罗永浩,在直播中因不熟悉行情,有过一些翻车行为。
但他依然是那个懂得大众痛点的罗永浩,要么在直播间和品牌方对峙,要么在镜头前鞠躬认错,无意中把脱发的后脑勺暴露给全网。
彪悍的罗永浩,展现了网红和明星们的殊途同归:直播间见!
他硬是凭借直播夹缝求生存,打败了卖火箭的薇娅,和“所有女生”的李佳琦打擂台,最终还清了天价欠款。
可还清债务后,罗永浩就立马落实了全新理想,加入AR行业的细红线。
由此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融资成功后,罗永浩利用信息不对等的时间差,对锤子科技的老股东说:别人都签了,就差你了。
这就惹怒了郑刚,毕竟他看重的理想破灭了,情怀消逝了,就连最现实的真金白银,也要血本无归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郑刚,即便深夜创作小作文,依然气的语无伦次。
而不断转移阵地养育理想的罗永浩,仍然是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
不过这一届的网友没那么好带,那些为人父母经过现实摔打的老粉,也没有那么天真可爱了。
罗永浩嘲笑老东家俞敏洪,甚至两人在直播界碰头,他依然挖苦俞敏洪是教育界的下岗工人。
再加上这次和老股东网络对骂,即使罗永浩又占了上风又怎样呢?
在大众眼中,他早已不是那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了。
三番五次的故技重施,走到今天的罗永浩,无非是个打着理想主义旗号,贩卖情怀的的商人。
他的“完美人设”也已经出现了裂痕。
就是不知道,这次细红线如果再战败,下一次罗永浩会去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