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还灰色产业链走向灰烬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3:08:30 浏览量:1

“刷卡一时爽,还款火葬场”,由信用卡还款难问题衍生出了信用卡代还“中间商”,以收取高额手续费,为持卡人提供所谓的“信用卡代还”服务。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都在出手限制信用卡他人代还款,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多款信用卡智能代还App停用。

01

银行限制

手段升级,信用风控不断加强。

此前,有工商银行信用卡用户在使用他人银行卡还款时,发现还款失败,原因为“该卡不支持还款”,并且卡已被管控,不仅无法还款,还需要去柜台才能办理解封。

还有不少信用卡用户和这位用户有着相同的经历,是因为工商银行关闭了他人账户代还信用卡的通道,持卡人只能通过符合规定的方式进行偿还信用卡。

这件事情之后,由工商银行带头,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始实施限制措施,给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一位信用卡代还“中间商”表示,起初做代还一天就能赚上千元,现在由于监管较严,银行还各方面限制,就算吧费率压到4%也没有人来做代还业务了。

没有了业务来源,不少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只能选择另寻出路。

信用卡代还其实也叫信用卡垫还,一般操作流程是由信用卡代还“中间商”先向持卡人提供需要还款的资金,待持卡人用资金进行还款后再通过套现的方式将资金取出,还给“中间商”。

还有部分持卡人因信用卡还款压力而出现“以卡养卡”的想法,这也就很容易被诈骗犯罪分子盯上,掉入设好的圈套中。

这类诈骗团伙通常以信用卡代为“养卡”或“垫还”噱头,诱导那些急于还款的年轻人出借自己的信用卡,用来进行不正当交易,如“跑分”洗钱。

还有不少人因帮忙代还信用卡领高额佣金,刷单返利被骗。

近日,青城反诈发布一起案件,金某在一个赚佣金的任务群里,接到一个“代还信用卡”的任务,随后下载了代还APP,代还一单有3%的佣金,由此被引入“连环刷单”骗局,先后转账90000元。

信用卡代还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从根本上来看,银行出手打击信用卡代还,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阻止那些借助信用卡跑分现象,还能防止持卡人资金受损。

02

代还App停用

近期,包括原滋原味、随意生活、双付天下、宝贝支付以及掌上云付等,数十款代还App关停无法使用。

主要关停原因为,有诈骗分子利用刷卡功能骗取持卡人资金,进而导致多家平台被调查,暂时关闭支付通道。

信用卡智能还款APP通常以“5%余额还100%账单,95%资金自由支配。”为噱头,美其名曰是帮用户缓解还款压力,吸引持卡人下载使用。

那么,使用智能代还APP,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吗?答案当然不是!

智能代还APP表面看似功能几乎完美,可帮助持卡人解决燃眉之急,实则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种违规业务极易引发持卡人支付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重大风险,甚至造成恶性案件。

此前,就有智能代还APP出现问题,导致大量代理商缴纳代理费后发现被骗,大量用户信用卡出现被盗刷的情况。

信用卡代还市场的灰色产业链一般都存活不了多久,要么被查跑路,要么就是频繁更名,很不稳定。

但有需求就有市场,目前虽关停了数十家智能代还APP,不久后肯定还会有新的代还软件上线,而一些软件可能就是之前关停的平台改了个名字而已。

同样是以“拉人头”的模式,层层分级推销有提成,与“传销”模式十分相似。包括迅速招商返点刺激推广,可以使APP在短期内实现用户迅速增长。

通过这种手段虽然展业较快,但却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部分智能代还APP连相关资质都没有,属于无牌从事支付业务。

03

代还属于线上无卡支付套现

信用卡代暗藏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进行信用卡代还操作时,需填写详细资料,包括身份证、信用卡等个人信息,甚至还要提供CVV码(信用卡安全码)等核心资料。

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极有可能造成信用卡被盗刷的风险,以及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非法渠道。

从本质上来看,代还是属于线上无卡支付套现再利用的行为。

银联曾发文,指出部分机构违规开放支付通道,对通道内业务真实性、合规性把控不足,沦为违法犯罪资金转移渠道,这也是代还软件被封杀的原因。

近年来,多家银行加强了对信用卡资金管控力度,关闭他人账号还款通道,越来越多的银行发布了信用卡使用规范,包括限制信用卡持有数量,以及清理超量信用卡。

对于持卡人而言,应做到量入为出避免陷入财务困境,对于即将面临信用卡逾期的是持卡人切不可乱了方寸,街头广告不可信,银行才是最安全和正规的还款渠道。

来源:且说金融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