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一家持续经营30年的知名烘焙店人去楼空
据多家媒体报道,顶着“烘焙第一股”光环的上海老牌烘焙品牌克莉丝汀已经停业。
报道称,除了个别保安留守,克莉丝汀总部大楼已是人去楼空,旗下门店悉数关停。
克莉丝汀成立于1993年,2012年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令人羡慕的烘焙行业第一股,巅峰时期拥有超千家门店。
分析认为,克莉丝汀倒闭原因在于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公报显示其欠款高达5700万元,且因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致银行账户被冻结,这意味着,消费者手里的数百元的储值卡、蛋糕券暂时无法兑换。
上海迪士尼联名蒙牛冰淇淋上新,带来多重味觉体验
1993年,克莉丝汀在上海成立,由14个台湾个人、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公司和上海市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主业为生产及销售烘焙食品,主要在上海、江苏和浙江构成的长三角黄金地段及主要城市营运,销售超2200种面包、蛋糕、月饼等。
2012年是克莉丝汀最后的辉煌年代,它不仅在该年2月实现香港上市,成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门店数量还冲到了1052间的高位,遍布上海街头和地铁站。
财报显示,预付卡业务曾是克莉丝汀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知食君从部分消息者处了解到,克莉丝汀共推出4种不同面值的预付卡,分别为100元、200元、500元和1000元。
然而,克莉丝汀属于带血上市,很快陷入“上市即巅峰”的困境。
2008年至2010年,克莉丝汀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11年净利润回升至9582万元,2012年再度回落至约2000万元,此后9年,这家“烘焙第一股”连年亏损,2018年的亏损骤增80%至2.3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大年度亏损。在全年营收方面,克莉丝汀从2012年起逐年下滑,从顶峰时期的13.88亿元缩水至2021年的2.92亿元。
今年3月,克莉丝汀在公告中提及,公司在支付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额约为人民币5700万元。由于拖欠货款,若干供应商已展开法律程序,冻结其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约人民币350万元至人民币400万元。
因为经营不善,克莉丝汀门店数量开始持续收缩,截至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门店数量只有246家。其在2022年中报中坦言,因收益不佳、租金急涨、翻新装修不易回收,关闭了94家门店,其中57家位于上海,23家位于江苏,14家位于浙江。
资产负债表显示,克莉丝汀已经陷入资不抵债困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流动资产总额为8160万元,流动负债总额却高达约6.69亿元。
据了解,克莉丝汀最早于去年7月传出彻底关店的消息。当时,有网友反映称,上海已于6月初全面恢复正常生产及生活秩序,但克莉丝汀门店一直不见开门。
今年3月10日,克莉丝汀在公告中自曝,由于疫情持续冲击,消费者支出减少,公司业务遭受严重打击,公司现金流紧张并且遭遇经营困难,在支付店铺租金、供货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
而据克莉丝汀南京工厂的工人称,克莉丝汀从2022年开始拖欠员工工资,拖欠社保,员工们集体闹过一次,公司像挤牙膏似的慢慢补了一些,但后来继续拖,直至2022年11月底全面停产。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中有近55%来自门店,约为2624.7万元,另外约45%来自礼券及预付卡兑换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2166.3万元。而从去年12月以来,不断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和黑猫平台上爆料当地的克莉丝汀门店关门,手里数百元的储值卡和券无处可用。
而从克莉丝汀总部留守保安提供的消费者登记表所记录的信息看,有不少上海当地的消费者因为预付卡模式被“套牢”,其中,多数消费者有数十元券没有兑换,也有200元、300元的,最多的一位记录为有800元储值卡还未消费。
争取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烘焙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近些年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它们也在该赛道分了一杯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600.8亿元,同比增长19.9%,并预计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069.9亿元。然而,克莉丝汀并没有享受到行业蛋糕做大带来的红利。
对于克莉丝汀走到今日之现状,坊间有观点称克莉丝汀上市后高管内斗严重,无心经营。
2017年11月,公司创始人、时任CEO罗田安被三位股东联合提案罢免了董事职位,罗田安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公司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各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2018年11月,罗田安卸任公司CEO,朱永宁接任。此后,罗田安多次针对公司管理层提出罢免议案。今年3月12日,罗田安又公开爆料称,他对公司2022年6月配股所得资金是否用于公司一般经营“郑重怀疑”,他将于近期赴港交所实名举报。此前,罗田安实控的Sino Century公司提请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建议委任两名新董事。对此,克莉丝汀董事会在公告中否认各项指控,并称将披露物业出售情况。而在两年前,罗田安还曾指称公司执行董事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权和投票权,当时朱永宁反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
除了公司高层严重内斗,有知情人士认为克莉丝汀的问题在于品牌老化,创新不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中国烘焙行业经过30年发展,整个产业结构在创新升级,而克莉丝汀在产品迭代、创新速度与质量方面,都与新生代的消费思维与行为不相匹配。“克莉丝汀这几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产品的创新升级上,所以它远远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它肯定是被消费端遗弃。”朱丹蓬说。
事实上,克莉丝汀也曾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于2015年6月在官网发布《转型之路》的文章,称公司从2014年开始对门店进行转型升级,融合早餐、轻餐饮、下午茶等,在门店增加休闲座位区,但似乎克莉丝汀的转型并不成功。
而克莉丝汀当前运营的困境,也是很多老牌烘焙品牌的共同难题。
近年来,85度C、宜芝多、东海堂、食之秘等不少名噪一时的烘焙品牌开始走下坡路,或关店裁员或倒闭退场,这与他们落后于时代的运营模式和产品脱不了干系,有观点认为,这些老式烘焙品牌沉浸在过去模式中,从运营到产品都毫无创新。
对于未来走向,克莉丝汀在公告中表示正在采取自救措施,计划通过合适的融资方式,比如出售资产及股本融资,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并于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根据官方网站上所留电话号码,知食君致电克莉丝汀总部,其留守值班人员表示,克莉丝汀不会对消费者置之不理,接下来将依序处理他们的诉求。该值班人员还介绍,公司安排有保安负责接待消费者,登记其简单个人信息和相关诉求。而有媒体报道称,在克莉丝汀总部值守的保安称门店可能会在5月30日重新开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