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挪威克朗!9艘氢燃料船+6艘氨燃料船享受到挪威政府首波补贴福利!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2:46:28 浏览量:0

挪威政府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通过Enova计划投资12亿挪威克朗(约1.12亿美元),以支持氢燃料氨燃料船的发展。

这项投资将由六家航运公司分得,包括Höegh Autoliners、Amon Maritime、Maris Fiducia、Halten Bulk、Napier和Møre Sjø。这一举措旨在加速航运业的脱碳进程,推动可持续航运技术的广泛应用。

获资金的氨燃料船舶的公司:Höegh Autoliners 和 Amon Maritime

挪威船东Höegh Autoliners是全球领先的滚装运输公司之一,专注于汽车及重型设备的海上运输。今年3月5日,该公司宣布获得近1400万美元(1.46亿挪威克朗)的Enova资金,用于其两艘“极光级”汽车运输船(PCTC),这些船将使用氨燃料运营。公司目标是打造世界上第一艘使用氨燃料运营的汽车运输船(PCTC)。

6月19日,该船东再获1.094 亿挪威克朗的 Enova 追加资金用于建造氨燃料的船舶。四艘氨燃料的Aurora 级 船舶将在 2027 年交付时能够完全使用氨燃料运行。据Seaway统计,挪威船东Höegh Autoliners将总共获得 Enova的2.554 亿挪威克朗资金。

据Seaway了解,Höegh Autoliners在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订购了12艘极光级汽车运输船,这些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 (LNG) 双燃料发动机,并获得了DNV“氨和甲醇就绪”的船级符号。这些船改造为使用氨作为燃料,需要安装氨燃料发动机和额外油舱以维持足够的续航能力。Höegh Autoliners 的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希望从这批船舶投入运营的那一刻起,便以碳中和的氨作为主要燃料 。

14层甲板的9100车极光级PCTC配备1台低速双燃料主机和3台双燃料发电机,除可使用LNG和常规燃料外,还具备氨/甲醇预留设计。礼诺航运之后又与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联手探索采用氨作为PCTC燃料的商业可行性,以期在技术成熟时选择氨燃料。

前8艘采用LNG燃料,后4艘采用氨燃料,氨燃料的主机将在2026年到位。

Amon Maritime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氨燃料船舶的公司,专注于利用氨作为海运燃料,通过其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大幅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此次获得Enova资金支持,将进一步加速公司在氨燃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

获氢燃料船舶的公司:Maris Fiducia、Halten Bulk、Napier 和 Møre Sjø

Maris Fiducia是一家荷兰的海运公司,专注于绿色航运解决方案。旗下拥有2家航运子公司:

Grona Shipping,德国(干散货)(成立于 2004 年),目前运营 5 艘船。

荷兰 South End Tanker Management 公司(油轮)(成立于 1997 年)运营 9 艘船舶,主要服务于北海和波罗的海。

公司计划建造5艘氢燃料驱动的6000吨散货船,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致力于实现零排放目标 。

Halten Bulk专注于散货运输,并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将利用Enova的资金支持,建造新一代氢燃料船舶,进一步提升其在可持续航运领域的竞争力 。

Napier是一家传统海运公司,近年来积极转型,致力于绿色能源应用。通过此次项目,Napier将建造氢燃料驱动的船舶,为客户提供更加环保的运输服务 。

Møre Sjø是一家总部位于挪威的海运公司,专注于沿海和短途航运。公司计划通过建造氢燃料船舶,减少航运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据Seaway观察,Møre Sjø这个船东比较小,随便搞个几千吨的小船,上面配个挖掘机就可以干活了。

绿色航运的全球示范效应

挪威政府的这项巨额投资不仅有助于本国航运业的绿色转型,也为全球航运业树立了一个重要的示范效应。通过支持氢燃料和氨燃料船舶的发展,挪威展示了其在推动可持续航运技术方面的决心和领导力。这一举措将吸引更多国家和企业投入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共同推动全球航运业的脱碳进程。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氢燃料和氨燃料船舶有望成为航运业的主流。挪威的示范项目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推动了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球航运业有望实现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全球经济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

挪威政府的此次投资,将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强大动力。随着更多绿色船舶的投入使用,全球航运业有望实现重大突破,推动行业迈向低碳和零排放的未来。

据Seaway了解,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低于6万吨的绿色小船,正在向中国一些尚有船位的小型船厂询价,但苦于开不出保函,这类有能力建造的小船厂正在失去这类订单,一部分订单正在逐步流向日本船厂,希望中国航运金融业也可以关注一下这类有望接单的中国小船厂,而不是单一的以风险不可控为由,让这类新一代的绿色小船流向国外船厂。

—END—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