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1000亿不求回报!黄峥42岁放弃首富之位,选择“急流勇退”追求科学家之路
35岁成立拼多多,短短3年后,企业成功挂牌,与阿里、京东并驾齐驱。黄峥的发展之路无疑是风生水起,一帆风顺。
然而意外的是,正当黄峥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选择了低调退出。
那时的他年仅41岁,完全有机会争夺首富的宝座,但他却突然宣布退居幕后,并慷慨地捐出自己名下价值千亿的股份。
1、从小时候一无所有到成立千亿商业帝国
1980年,黄峥诞生于浙江的杭州,家境贫寒,甚至有时连衣物都成为奢侈。
但幸运的是,黄峥从小就很出色,总是被视为“模范生”。18岁那年,他被浙江大学保送,毕业后更是赴美前往全球排名第八的威斯康辛大学进修。
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黄峥在职场上也得到了很多帮助。在学习期间,20岁的他遇到了段永平,两人一拍即合。段永平还邀请黄峥参加了与巴菲特的午餐,与这位投资大师深入交流。
在众多贵人的支持下,黄峥的创业之路一帆风顺,每个项目都取得了千万级的成功。2015年,当他创办“拼多多”时,黄峥的事业生涯迎来了新的巅峰。
2015年9月起步,短短三年后的2018年7月,拼多多已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到2021年,用户数突破8亿,黄峥迅速超越了“杭州马”和“强东哥”。
那时,黄峥年仅41岁,比两位业界前辈年轻得多,但他的身价已达到惊人的4500亿,正是他事业的巅峰。
然而,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时,黄峥出人意料地宣布“辞去董事职务,并慷慨捐出名下1000亿价值的股份”。这笔巨款将用于公司的人才培养和慈善基金。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业界。
对此,黄峥简洁地回应:“我要返回浙江大学,成为一名科学家。”随后,他向母校捐赠了1亿美元,建立了三个国家级的创新实验室,支持生命科学和农业食品等领域的研究。
许多人对黄峥的决策感到困惑,但像黄峥这样的天才往往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他在电商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满足,正如他所言:“我想探索未来十年的可能性。”
2、放弃首富之位,追求科学家之梦
被誉为“中国的巴菲特”的段永平曾对黄峥说:只需给他十年,就能看到他的能力。
然而,黄峥只用了三年就达到了这个预期。现在,他转战新的领域,背后必然有他的长远考虑。
在硅谷的日子里,得益于段永平的引介,黄峥有幸与巴菲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巴菲特对他说:“未来,最有价值的将是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生命科学技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黄峥。
曾经的全球首富贝索斯投入了30亿美元,希望通过重编程技术实现“逆龄回春”,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期望通过其“脑机连接”技术达到意识的“永恒”。
即使是九旬的巴菲特,也一直在服用北美富人圈流行的时间科技(即哈佛大学研制的“ 普生肽”类物质),希望能“长寿无疆”。
历史上,富有的统治者们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始终如一。
人类的衰老问题主要是由线粒体的老化引起的,而利用线粒体优化剂(如“ 普生肽”类物质)来改善其功能和数量已经成为近年来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94岁的李超人在五年前首次体验这种物质后,深受其益并公开称赞:“仿佛我又回到了二十岁。”但据媒体报道,他每年的使用成本高达156万,这样的价格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确实,这种物质在最初只是被李氏和其他富商所独享。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在大量的研发投入推动下,“ 普生肽”类物质首先在美国的老龄化社会中得到应用,随后也逐渐在国内的京东平台上架。但遗憾的是,由于其高昂的价格,普通家庭仍然难以承受。
幸运的是,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这种物质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京东的数据显示,这种物质的用户群体正在从一、二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扩展到三、四线城市。
黄峥等业界领袖选择提前退出,转而深入探索这片“未知领域”,可能是为了抢占先机。
马云曾预言:“大健康领域将孕育下一个首富。”同时,美林投行也预测,生命科学市场未来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从这个角度看,黄峥在事业巅峰时选择“退场”,可能真的是“退一步,更好地进军”新的风口。
无论是策略性的退场还是高峰时的告别,已经积累了巨大财富的黄峥已站在了人生的顶峰。真正的精英不会只盯着眼前的收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另一个领域看到他焕发出的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