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最后的角逐!
1月31日,ST*山航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报:
预亏62亿元-76.2亿元之间。
对于亏损原因,山航作出了如下解释:
2022 年出现亏损主要受疫情反复、油价高企、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
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冲击影响,旅客出行受限,我国民航运输生产跌入低谷;
另一方面,受油价大幅攀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影响,航空公司的燃油 成本和汇兑损失大幅增加,行业整体亏损同比去年进一步扩大。
但是对于134架飞机规模的山航来说,70亿左右的亏损还是有点多了。
在这情况下,山航的净资产窟窿进一步放大。
预计到2022年底,山航净资产将在-71.2亿元至-85.4亿元之间。
也就是说,正如翼哥早先预判的那样,山航因资不抵债退市已是板上钉钉。
在山航退市之前,国航和山航流通股股东之间将进入最后的角逐。
就在同一日,山航也发布了《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要约收购事项的进展公告》,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ST*山航存在着四大风险:
一是面临强制退市的风险。
由于山航连续两年资不抵债,已经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
预计在4月底,山航发布2022年年报后,将正式开启退市步伐。
二是拟议交易无法实施完成的风险。
由于收购交易需要多个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所需时间较长,按照约定,若拟议交易在2023年4月30日之前未完成,国航有权终止交易。
三是要约收购无法发出的风险。
虽然国航的要约收购价格比较低,即便如此,该要约收购在退市前可能无法发出,要约收购也无法实施。
也就是说2.62 港元/股的价格也不是稳的。
四是要约收购价格低于当前公司股票价格的风险。
国航本次要约价格 2.62 港元/股,目前山航股价在3.7港元,存在明显倒挂。
对于投资者来说,肯定不会同意要约收购。
说实话,持有ST*山航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有许多投资者对此不太认同。
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目前对山航价值极其低估。
二是未来山航将会实现盈利,价值自然提升。
三是退到三板市场仍可以交易。
四是还有可能重回B股。
有小股东甚至撰文近万字,详细陈述了山航股份资产评估为何违法违规,甚至投诉到相关监管机构。
只不过,在国航和小股东之间的角逐或许没有赢家。
受伤的是山航。
因为山航到2022年底负资产已到了70、80亿元。
在疫情之前,山航年度净利润从来没有超过10亿元。
即便山航未来每年净利润达到10亿元,也需要7、8年,净资产才能转正。
有的投资者预测山航每年净利润会达到20亿元,翼哥认为很难。
因为山航目前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每年的财务费用都将压得山航喘不过气来。
现在最好而且最快的方式是增资扩股解决资不抵债的问题。
但是现在流通股东与国航之间僵持不下。
最后的结果就是山航退市,增资扩股迟迟难以实现,这对山航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山航发展差了,对国航和中小股东来说应该是双输。
更可惜的是山航这块品牌。
作为国内四大地方航空之一,山航起步较早,上市较早,具有一定的品牌声誉,希望各方能珍惜爱护山航这块牌子。
也希望此次事件能妥善解决。
祝山航能再次腾飞在齐鲁大地的蓝天之上。
敬请关注民航之翼公众号,点个关注。
本文转载自:民航之翼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