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劲科创大赛半决赛邀请!60+硬科技创业项目等你来连接~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2:28:26 浏览量:1

60+硬科技赛道创业项目

100+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

一场科创新势力展示盛会

一个开放多元的连接及交流平台

就在

9月3日

上海西虹桥

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

半决赛暨创新融通交流对接活动现场

欢迎参加

如果你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硬核科技赛道创新创业,关注从天使轮到B轮的早中期科创项目,希望与创始人面对面交流碰撞,欢迎扫码报名!

欢迎扫码报名

60+科创项目创始人面对面

此次活动将有60个大赛半决赛入围项目

其中28天使组项目, 32成长组项目

由近80位资深投资人评选

278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

所属赛道包含:

【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先进医疗设备、高端植入器械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光电子器件、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飞行设备、飞控系统、海洋装备等

【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氢能、新型储能、太阳能、前沿新材料、绿色低碳等

活动时间

2024年9月3日

9:30—19:00

活动地点

上海 · 西虹桥

(详细地点在报名成功后通知)

活动安排

09:30-10:00

启幕仪式

10:00-11:00

科创投融助力学社·公开课【一】

失败的力量

孙金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复旦青年创业家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评审委员会委员

11:00-12:00

科创投融助力学社·公开课【二】

“融资难”,科创企业如何破局?

主持嘉宾:

孙 彬智维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圆桌嘉宾(拟邀,按姓氏拼音排名)

甘朝阳中科创星投资副总裁

洪 林正海资产管理合伙人

刘 锋华登国际执行董事

任俊照达晨财智合伙人

周 灏道禾长期投资合伙人

12:00-13:30

中场休息

13:30-15:00

科创生态推介及科创新势力路演

28个天使组项目

15:00-17:00

科创项目展示及创新融通交流对接会

60个半决赛项目

17:00-19:00

冷餐会及科创人之夜

投资人、科创人共创交流会(邀请制)

招募合作伙伴,投资人、创业者、园区和创孵机构

欢迎关注硬科技赛道创新创业的投资机构投资人、园区、孵化器、大企业创新中心、科技创业者参加:

  • 投资人:科创赛道投资人,投资机构代表;

  • 创业者:科创企业创始人,教授、科学家创业者;

  • 园区、创孵机构:愿意支持和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 科创相关产业人士:产业/行业专家、大企业创新中心负责人等;

报名方式

2. 审核通过后将收到组委会确认短信

科创项目速览

天使组

AI大模型存算一体加速平台

公司专注于边缘计算存算加速模组、整机的研发和行业应用,基于存算一体边缘计算实现大模型算力加速,将软硬件能力赋能行业升级,致力于成为AI场景化落地的边缘计算行业领导者。历经4年的潜心研发和技术沉淀,锋行致远已具备多场景行业级解决方案能力和众多实际落地案例。产品类型广,涵盖存算一体芯片、存算加速一体化模组、边缘计算一体机等。业务覆盖能源、交通、政务、应急、工业、物流、社区等。用高算效、高性价比、高安全的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场景落地,实现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测癌先锋——一种肿瘤病理诊断新技术和仪器

世界卫生组织(WTO)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痊愈。本项目聚焦肿瘤诊断金标准的病理诊断环节,在不打破原有病理诊断流程的同时创造性的提供辅助诊断的数字化初诊参数,快速回答医生和病患最关切的首要问题“肿瘤良恶程度”,最大程度为病患争取生存获益,减轻病患及家属焦虑,减少病理医生工作强度,是对我国病理医生缺口高达10万的特殊国情的创新解决方案。由理、工、医和计算机的青年科学家,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提出新的肿瘤病理检测指标及对应的创新型肿瘤早检仪器。本项目发明已获专利并在临床科研一线实验中,获得病理医生的高度评价,有望成为新的标准,立志成为肿瘤诊断的“先锋”技术和平台。

电解水产氢联产生物塑料

天芮科技以催化剂材料为核心,制造质子膜和阴离子膜电解水制氢制氢设备以及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提供氢能新能源方案(例如风、光至氢/氢能车辆一体化)。天芮科技基于氧化铱催化剂的设备性能超越美国能源部同期目标指标,且超长寿命允许天芮科技提供独一无二的终生质保服务(行业内一般仅提供一年质保期)。天芮科技拥有非铱催化剂、阴离子膜电解水、气态水电解技术储备,且联产制氢与呋喃基生物塑料制造,极大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价值。

电驱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

本项目主要聚焦电驱有人/无人装备(飞行器、船、陆装)的整体设计、制造、服务,以及其关键分系统例如飞行控制系统、载具运动控制系统、综合航电系统以及飞行管理系统等的全国产化替代,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项目聚焦三大技术方向:1.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集群智能领域;2. 电驱动载具总体设计:固定翼、倾转旋翼以及新构型直升机设计;3. 自主可控的关键设备:飞控、综合航电系统、大气惯导、电推进、电源、全权限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电作动器。落地两大产品:1. 整机(军用,民用)2. 关键分系统:航电,飞控,FADEC,HMS等,电驱传动等。

高端真空装备产业化

“高端实验装备产业化团队”是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十位硕博士组成的团队,希望带领团队致力于实现中国高端真空设备国产化,将低温泵和相关低温真空技术及极端环境试验装备技术产业化,应用到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希望打造成集真空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全国真空设备领先企业,建立全国性高端真空行业产业链,并上市,开展国际竞争,努力让中国真空行业走在世界第一梯队。

光影臻境——新型光电智能计算加速芯片

目前所实施创业的技术成果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与现有光子计算的技术路径相比,本项目能突破片内集成度的瓶颈,在单位面积上实现更高的算力密度、更大的数据吞吐量和更高的计算能效。除了底层计算原理的创新外,本项目在器件结构、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等多层次均有创新。目前正在光芯片加工方法和设备、光计算器件与芯片、光电融合芯片架构三个层面开展专利布局,相关设计优化方法正在开发中。上述研究成果将以清华大学-光影臻境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光影臻境的名义联合发布,学术论文正在整理。

国产替代工业CT软硬件平台研发与智检应用

公司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研发并高质量交付了全光谱的检测设备,目前聚焦于国产替代工业CT软硬件平台研发与智检应用。公司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CT三维重建与智能检测软件,可国产化替代市占率第1的VG Studio,并在汽车电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软硬件结合的质检应用。

基于MEMS集成工艺和纳米新材料的超微型电阻式气体传感器

项目改良了一种MEMS工艺中的光刻剥离(lift-off)技术,可以在硅片上制作微型传感器叉指电极,具有尺寸微小(1mm2)、信号传导快、规模化制备的优势。以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和有机半导体材料金属酞菁(MPc)可以有效附着在微型电极上,构建超大共轭平面的超薄膜微型气体传感器,可实现在室温下对NO2、NH3等气体分子的高灵敏检测(ppb量级)以及快速响应和恢复(秒量级)。本项目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必须高温激发的难题,突破了传统气体传感器存在的检测浓度低和长期工作稳定性差的瓶颈,对提高气体监测系统整体的便携度和智能化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中国环保事业。

基于NK细胞抑制性受体蛋白设计通用新型CAR-NK细胞制品

基于NK细胞抑制性受体蛋白设计新型通用CAR NK细胞制品,不同于传统的CAR 结构,是一种更贴合NK细胞基本特性设计的新型CAR结构。天然受体蛋白作为肿瘤抗原识别区域,降低了免疫原性,提高了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基于单原子催化策略的AEM电解槽项目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电解槽装机容量占世界比例约40%,其中碱水ALK电解槽占比近95%。业内普遍认为AEM(阴离子交换膜)是前瞻性、颠覆性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德国Enapter公司已经迅速推出商业化产品,而国内AEM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南京理工大学张静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基于单原子催化策略的AEM电解槽技术,电解堆功率、能耗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得到双良集团、隆基绿能等业内著名氢能企业的项目支持和合作,正快速推进产业化工作,为避免国外先进的AEM技术进入国内市场降维打击,保护国内投资过万亿的制氢产业,并促使其升级换代贡献科技力量。

基于仿生两性离子的创新药物递送平台与产业化

项目主要致力于开发基于仿生两性离子的创新药物递送服务平台,包括:口服多肽/siRNA/mRNA、肿瘤强渗透纳米药物/ADC、脑靶向siRNA。其中核心管线仿生ZDDS相比于传统吸收促进剂SNAC,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安全性更好,有望实现GLP-1每周口服一次。目前已获复旦大学云锋基金和新进创投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并与MNC等药企达成合作意向。公司荣获2023生物医药创新奇璞种子“未来之星奖”。

基于纳米微针的血检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具有纳米级精度的纳米针,能以无创的方式对生物系统的分子信息进行纵向重复采样,提取细胞内容物并保存组织的分子信息,绘制分子组成图,是一种低成本、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空间生物学技术,通过微针及生物芯片技术进行血检,可有效采血进行技术改良及产品升级,更快的实现领域创新。产品获得伯克利加州大学硅谷全球创赛一等奖等国际级荣誉、领英杯全球新生代企业家创业总决赛冠军、阿里巴巴数字经济全球总决赛冠军、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德勤中国明日之星奖、BEYOND Awards 科技创新大奖等多项荣誉。

基于内皮细胞技术的血管再生药物

我国现有超千万重症心血管病患因缺乏血管再生药物而被迫采取姑息疗法坐等疾病恶化。新脉医药团队在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教授的领导下历时十年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内皮细胞技术的血管再生药物。本产品利用内皮细胞可再生为血管的生理功能以超竞品百倍的优势为病患重建血液循环网络。此药物打破了传统外科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开刀住院”的传统,实现“打针治病、随治随走”的效果。此外,内皮细胞注射剂还可解决当前外科手术无法解决的因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引发的微循环障碍。

基于体外肝组织的药物评价与测试服务

本项目依托丰富3D细胞球培养经验与创新高通量的细胞球培养专利产品(已完成专利申请),完成体外肝细胞球的多样化组合设计,同时搭配高精度的图像特征分析及模型预测技术,并配合多类型标准化检测终点,为市场提供更高效、更经济、更精准的肝脏毒性评价服务。相较于国内外竞品,本团队产品拥有更高的测试通量和简易操作体验。我们的检测服务不仅拥有更贴近临床需求的检测指标,而且标准化程度更高,定价更合理。这些优势使得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基于新机制的抗癫痫和镇痛药物开发

全球约有7000万癫痫患者,其中40%为难治性癫痫,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控制。疼痛困扰人类的难题,有着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和潜在药物开发市场空间。本项目基于体内重要的氯离子转运体研究入手,旨在开发基于氯离子稳态调节机制从而治疗癫痫和疼痛的创新药物。前期已有大量数据积累和文章发表,并已有相关专利。团队有丰富的科研、技术转化和医药产业研发与运营管理经历。

康复AI助手

⼈⼯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康复医学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康复机构跨学科协作不足。随着运动健康被人们推崇,运动损伤等带来的大量运动康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尤其需要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康复方案的制定和跟踪。梵尚医疗创新地打造AI康复云平台和AI康复助手,通过可视化评估、训练和治疗,打通运动康复全流程;借助医疗器械营销渠道实现医疗机构销售。同时,通过与各类康复/健身机构开展O2O合作,提升评估和康复的可及性及全面性,实现运动康复全周期管理。

0→∞: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增减材 制造、强化与修复方案

我们研发并搭建的智能增减材制造软硬件平台,作为一项可以从0→∞,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强化与修复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首先,从0→1对产品进行增材或增减材一体化制造,使得产品从无到有地被制造出来;然后,从1→10对产品进行表面强化,在原本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通过激光熔覆等方法,延长产品十倍的使用寿命;最后,从10→∞对磨损、缺损零件进行修复与再制造,在成本占优的情况下可无限次修复,极大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粼动仿生

粼动仿生科技通过低驱动仿生降低昂贵脆弱的水下动力装备,有效降低机器人的成本。并且利用研发的姿态调节技术、主自动系统切换技术实现实时传输和信息回传等。多种水下机器人涵盖从水面、深水到鱼塘底质不同场景的应用,可以有效打造智慧水下渔场等。并且设计为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自主设计搭配,针对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绿氢制备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技术总负责人关于绿氢制备核心树脂的合成与应用的2篇美国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并被一家美国公司购买,已在电解槽客户得到验证,并用于其商业化产品的生产。在美国专利基础上创始人研发的迭代产品进一步提升膜的应用性能和耐候性,相关技术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和国际PCT专利。

氢能贵金属材料的替代与产业化

预计2030年,氢能市场总值达到1万亿人民币。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的瓶颈来源于阳极材料催化反应过程中缓慢的动力学,因此如何提高制氢的关键技术在于阳极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当前贵金属铱Ir、Ru是最主要的阳极材料,然而该类原材料属于进口型资源,具有高成本等缺点。针对于此,本项目拟从全新的角度,利用新型碳材料取代氢能传统贵金属电极材料,直接电催化驱动H2O分解制H2,且该工艺整体成本较低,电极成本是传统贵金属Pt和IrO2的1/100,是未来推动双碳计划,绿色产氢潜在的有效手段。项目未来五年整体经济效益可达到8亿,实现利润30%以上,将建成氢能关键材料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高精尖企业。

软件AIGC共创平台

本项目是为沃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IGC应用软件,致力于打造基于可信AGI的软件AIGC共创平台,为数字经济海量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低门槛的软件开发解决方案。公司两位创始人均为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核心团队由清华、北大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组成,拥有15年+ AI、可信计算、软件工程等关键方向研发积累,自研全栈系统,曾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60+ 篇,申请多项发明专利,曾任职于华为、蚂蚁金服、Bybit交易所等头部机构,牵头多个国家部委级项目。公司服务客户有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Dfinity基金会等。

若生智能

1. 我们相信AI医药专家能够将scaling law应用在生物医药行业。人类已经几百次证明一个药物从想法到上市的路径,而AI医药专家能够带来多个数量级的生产力提升,将目前人类已经跑通的药物研发路径进行快速低成本的复制,推动行业从目前的实验室手工业向工业化进展,在10年周期内完成所有已知 潜在药物靶点的开发和商业化。2.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构建自动化的人工智能医药专家,能够在企业中和资深人类员工一样,独立完成从药物管线战略规划,早期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的全流程工作。

数字化口腔解决方案

Smile智慧口腔团队作为第一家国内在校学生创办口腔医疗AI分析影像公司,团队所开发的Smile智慧口腔管理系统,拥有7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并且在IEEE顶级会议等发表论文数篇。团队的愿景是为人们提供科学、全面、快捷的口腔一站式服务,为中国口腔影像诊断智能化赋能!项目自主研发的Cbasnet算法模型在行业内可以排在top0.5%,累计训练超30万颗牙齿、训练时间达1000小时以上,可以在10秒之内识别多达28项口腔状况问题。自主搭建的口腔全景影像数据库、目前已达到10万例,采用动态数据脱敏传输技术有效保障患者隐私,自主搭建的5G工作站赋能零延迟接收云端数据。

宿主防御多肽

宿主防御多肽是一种绿色无毒效果受到世界广泛认可的小肽类物质。宿主防御多肽产品应用前景广泛,在果蔬保鲜防霉领域之外,可以用于饲料添加剂,替代国家明令禁止的抗生素添加。也可以用于熟食防霉处理,有效替代化学防腐剂产品。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日用品尤其是化妆品的防霉,替代对皮肤有伤害的化学防腐剂的使用。宿主防御多肽产品应用于水果采摘之后的防霉和保鲜,其原理是宿主防御多肽附着在水果采摘伤口或易生霉处,利用其物理性的对真菌孢子细胞膜打孔,使细胞液流失,进而通过与细胞内靶标的特异性结合干扰细胞代谢,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

下一代“电力+算力”智能体

上海东渐深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为政府、能源、算力等行业客户研发创新性的智能大模型及其应用,以提升客户的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行者,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来解决行业面临的复杂问题,为客户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解决方案。我们汇聚了一支由行业精英、技术资深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他们政府、央企客户层面有丰富的资源,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核心领域均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的双赢目标。

线粒体DNA突变检测试剂及仪器

线粒体DNA(mtDNA)突变极易在个体细胞中产生和累积,形成单细胞高频mtDNA突变,引发线粒体功能损伤、细胞能量及代谢稳态失衡,最终导致机体细胞衰老及多种衰老相关疾病。对于mtDNA突变检测,现有技术是混合样本检测,该类可准确用于一些共有性突变的检测;但对于一些在某些细胞内富集、但在其它细胞中很少的突变,则难以通过这类方法进行精确检测及评估,而错误的认为该突变频率很低不足以引起细胞功能异常。正是因为mtDNA突变的高度异质性,单细胞mtDNA测序技术的需求就变得非常迫切。本项目提供极速、低成本、高通量单细胞mtDNA检测相关试剂及仪器。

腰颈病变智能诊断系统与智能治疗平台

本项目旨在为腰颈痛患者提供全面而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智能诊断系统融合人工智能算法与生物力学算法,能够基于患者的腰颈医学影像数据,实现对脊柱结构和生物力学功能的全面分析与计算。不仅从"形态学"角度精准识别疾病表现,更结合"功能学"评估,量化诊断腰颈疼痛的潜在病因,提供精准的个体化诊断支持。智能治疗平台集成了智能化诊断与微创治疗两大核心模块,构建起"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智能诊断系统,能精确定位患者疼痛源头;并通过集成的温度精准可控的射频消融子系统,实现对疼痛神经传导通路的微创阻断,有效缓解甚至根治慢性腰颈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悠语智能陪伴机器人

面相Z世代群体的情感伴侣,一款独一无二的AI智能密友,融合「⼤模型 · 多模态 (视觉 · 语⾳) · 3D · Agent 」 创新型陪伴产品,以硬件+软件的形式陪伴用户的各个场景,与用户一起感知世界,共同成长。

*按照项目名称拼音顺序排列,相关内容由项目团队自行提供

成长组

AIOT技术领先的生物安全卫士

该项目以洲斯自研领先的国产替代LPN-AIoT通讯协议interBow为核心,生产低功耗射频芯片模组、温湿度传感器等智能硬件、冷藏冷冻网联箱、自动化冷库、食药冷云平台,为药品、疫苗、血液、食品安全,提供端到端全程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经拓展了2000+医院/10w疾控/100+血站等toG客户,国药/顺丰/京东/华大/海尔等200+家toB企业,赋能了生命健康的药品、疫苗、血液、样本、基因细胞等安全管理。“医用低温冷链智能监控系统”是国内首个通过界定的创新型二类医疗器械,由软件系统(云监控系统)和硬件(冷藏箱)组成。主要用于离体器官、药品、试剂、疫苗、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的低温储存或转运。

半导体晶圆级纳米压印高端微纳制造

璞璘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由南京大学教授葛海雄博士领衔创办,是国内唯一一家纳米压印技术闭环企业,成立于2017年9月,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创新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中小型企业等称号。璞璘科技研发总投入超过2000万,其中设备类研发投入1500万,材料研发投入500万,前期研发在创始人实验室及企业研发中心完成,已申报自主知识产权22项。目前企业估值为4亿,历史融资额3000万。璞璘科技产品以及服务涵盖:芯片半导体制造、LED芯片、车载电子、光电显示、生物医学、新能源制造等众多领域。目前,璞璘科技累计销售近1500万,目前在手意向订单超过5000万。

草木计划:基于新材料的灵活规模工业化种植

草木计划是清华创业团队依托Xponge生长基专利技术研发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业化无土解决方案。方案革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在生菜、番茄、草莓等典型农产品上做到亩产提升3-6倍,成本降低30%-70%,实现低成本-高密度-高产量的现代化植物生产。技术可迁移、产品可跨境,支持模块化DIY,灵活适配大/中/小各规模种植场景。支持低经验快速落地,半自动化运行无需农民生产经验,具备农业工业化的特征和大规模可复制性。

车联网电子后视镜智能制造及产业化

2023年7月1日,国内首部可安装电子后视镜CMS标准GB 15084-2022正式实施。作为标准修订单位,豫兴深耕CMS及其关联产品8年,与国际行业翘楚核心技术同步并在光学领域实现超越;构建了CMS专利族、专利池,已授权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公司自研CMS,迎风面积小、风阻系数小,更节能降耗(整车风阻系数降低约2%-4%,重卡可节省燃油成本约7500元/台每年,新能源车可增加续航里程);CMS可减少驾驶盲区,较物理镜可扩大30%以上视野,受雨天、夜晚等环境影响较小,行车更安全。公司已为宇通、一汽、福田、Deepway等品牌车企提供优质服务,为商用车CMS定点项目最多企业。

城市碳排放三维立体观测及碳中和评估智慧管理平台

本项目旨在打造温室气体立体监测和智能信息化展示为一体的全流程、全方位决策体系。主要通过构建地面(城市、背景)、空中全域型立体化监测网络,立足监测基础上,结合生态系统模型算法、遥感算法、大气化学传输算法、温室气体未来排放预测算法等,建立一个中心大数据库、一个中心算法工具插件库、一个数据管理平台、一个业务应用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快速存取、查询、展示、分析等功能。通过本项目体系必须说清环境温室气体现状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动态监测温室气体及碳汇变化特征、预测城市区域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评估碳中和时间,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决策方案提供科学手段和依据。

电子支气管镜、电子鼻咽喉镜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

中国肺结节发病率30%,数字庞大,肺癌诊断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17% 左右,大多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男女自杀率在21种常见癌症中综合排名第一,早期头颈部肿瘤发现困难,早期发现病灶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影响巨大;现有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发现,临床常见检查存在如下弊端:1)看不到病灶,导致漏诊;2)看不准病灶,导致误诊或过度活检;3)医师操作水平差异,无法实时对操作进行质控;4)图像、视频本地储存,患者重复检查。为此,开发人工智能精准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避免检查盲区规范医生操作,提高气管镜质量,赋能基层医生。

多线程DSP智能终端处理器芯片

多线程DSP智能终端处理器芯片项目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线程DSP为内核,集成了1MB闪存,768KB内存,以及包括多个ADC(12位)、DAC(12位)、EPWM、USB、CAN以及多种形式的通信端口等丰富的外设。该芯片主频可达600MHz,最高算力可达9.6GMAC:其性能超越同类进口芯片数十至上百倍。该芯片可以满足工业控制、新能源、机器人、无人机、汽车电子、网络通信等领域对高端DSP芯片的需求。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开发与市场应用

盘古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10月,专注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得益于雄韬股份、格林美、新宙邦、星源材质、京山轻机、证通电子、无锡市政集团、锡创投等股东的支持,现已完成超亿元的融资,产能0.5GWh的工厂已投产,面向市场推出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循环等系列产品,解决方案覆盖储能(包括工商业储能和家庭储能)、通讯基站、UPS、汽车启停、工程机械、低速电动车、军工等领域。盘古新能源已与下游头部及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订单超过3亿元。

关键核心“卡脖子”生物膜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

华新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物制药上游耗材和仪器研发生产销售,解决产业链中关键卡脖子问题。在膜材料、加工工艺、一次性储液袋、配液袋、培养袋、反应袋等领域与国际巨头差距巨大,如农夫山泉哇哈哈等0.22 μm 除菌滤器等都必须依赖进口。依托母公司十多年的行业积累:凝聚全球和中国顶级的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华新生物致力于突破从膜技术到0.22μm除菌过滤技术等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从生物膜的制备,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应用到解决各种各样的滤膜滤器的制备方法和生产等,成为具有核心技术的全球一流的生物制药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国际领先的碱基编辑技术及其应用

很多人都知道芯片、光刻机等卡脖子技术,但在生物技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这个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之一,也是一项被卡脖子的技术,底层的核心专利如Cas9,Cas12a等都被美国的BroadInstitute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掌握,虽然我国的基础科研人员可以自由使用CAS9基因编辑技术,但受到专利的限制无法商业化。我司开发的AccuBase碱基编辑技术,成功绕过了美国的CAS9专利和碱基编辑的专利,在中国和美国均可自由实施(FTO),解决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我司在不断的继续研发和改进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把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航天级热塑性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项目团队以卡脖子材料热塑性特种高分子聚醚酮酮的化工合成工艺技术突破为基础,储备专利技术超30项,与中石化广州院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化工合成落地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面积2700㎡,已完成环评安评,十吨级中试装置年底投产。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华西口腔、强生骨科等开展了PEKK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产品通过立昌科技、兵器某研究所、航空某复材中心等客户试用,实现了近百万销售,项目量产后即可持续供货。同步建设百吨级工程应用示范装置,推动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医疗和机械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成型加工和产品研发中心,打造市场导向的技术型销售模式,推动材料在中端和高端市场的全方位渗透。

后摩尔定律时代气体传感芯片的开发及产业化

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智能传感器的重点任务,在战略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生命健康保障、环境监测等方面有重大需求。我国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但面临可靠性低、稳定性差、集成度弱、功能性单一和智能化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项目团队成员前期发展了系列先进的传感材料,包括晶圆级二维材料、单原子催化剂等,并利用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开发了系列智能化传感阵列。公司承担了2021年及2022年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项目等重大项目。

基于工业4.0的智能制造系统

深圳艾姆克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高速高精运动系统、高水平直驱技术和多轴联动数控系统三大核心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我们将融合“AI+Iot+制造”,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同时集智能技术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口服抗产后抑郁新药选择性GABA-A受体激动剂MI-078胶囊的研发

MI078 是南京迈诺威医药独立研发的国内首款抗产后抑郁一类创新药物,活性药物分子为GABA-A受体的变构调节剂。我国每年有近200万名产后抑郁患者,目前无针对性药物,就诊率和治疗率不足10%。MI078 基于创新GABA通路,相比国外同领域药品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克服了过度镇静而失去意识的副作用,起效时间迅速且无需住院,节省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和社保支出,引领国内产后抑郁治疗新趋势,对我国生育政策推进有巨大促进作用。2023年7月获批中国药物临床试验,2024年5月启动Ⅱ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口服产后抑郁治疗药物,未来将满足国内超百万人临床需求,上市后预计产值过亿。

面向场景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本项目是建设面向场景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平台,以新型服务业等线下接触型消费场景作为主要应用市场。为线下实体小微企业提供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工具,为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的解决方案,提升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服务品质,提高终端市场消费意愿,助力普惠金融的覆盖。

面向卫星互联网应用的星载激光通信处理机研发及产业化

激光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激光方向性好,它的发射光束极窄,使得激光通信具有高指向性,射频信号不易干扰,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防窃听能力,使得对地观测数据传输具有极高的保密性。激光通信技术以其高带宽、高安全性以及设备体积小等特点超过其他无线通信技术成为卫星互联网的主流通信方式。激光通信的技术趋势就是向高速率、网络化、多用途以及一体化发展。激光通信处理机后端连接有效载荷、前端连接光学天线,是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光电转换等关键功能的核心部分。本项目致力于低功耗小型化卫星激光通信处理机以及地面测试设备的研制,包括核心光电器件、关键算法、超高速通信单板、激光通信处理机以及相关地面测试系统。

气膜光伏管

壹中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叠聚”聚光专利和“EnergyColumn”薄膜封装工艺,推出全球首款立面光伏组件:气膜光伏管。该产品结合了气膜技术和无源太阳追踪技术的优势,为立面光伏提供了一种更高投资回报率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该气膜光伏管的重量仅为传统玻璃光伏面板的1/2,同时其对光伏支架的使用量也减少了2/3,结合无源太阳追踪技术所带来的发电时长1.4倍的提升,使得采用该气膜光伏管的立面光伏电站的度电成本仅为传统光伏面板的1/3。并可完美地与墙面、声障屏、围栏等立面场景相融合,提供美观和清洁的能源供给。

汽车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

4D毫米波雷达将在汽车自动驾驶L3-L5系统中占有核心位置,4D毫米波雷达在点云密度,采样点,采样率,目标探测个数等性能方面远高于目前的77GHz毫米波雷达,为实现高质量的自动驾驶提供更好的保障。4D毫米波雷达将会在未来逐步取代现有的77GHz毫米波雷达,2025年中国市场将会达到百亿,空间非常的广阔。蛮酷科技研发的4D毫米波雷达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部采用国产的材料及芯片,避免在大规模量产后出现供应链断裂等卡脖子的情况,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蛮酷4D雷达2022年发布C样件达到量产标准,预计2024年获得理想汽车、小米汽车项目定点,2025年开始量产。

4K3D荧光三合一内窥镜摄像系统

本项目综合运用视频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图像处理算法、精密光学等,集硬件、逻辑、软件、精密光学配准等技术于一体。采用FPGA+AI SoC的架构,结合最新的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全流程的画质改善与增强,将现有 4K、3D、荧光等多个内窥镜系统一体化融合,完成传统2D到3D立体视像的突破,开创国内第一,国际唯二的技术布局。产品可应用于微创外科,适用于传统内镜难以操作的精细复杂手术,如神经血管手术等。基于清晰显示或辨识膜性解剖层面、细微血管、神经、淋巴结清扫范围边界等特点,同时基于自身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在胃、胃食管反流疾病、减重等许多亚专科领域展现出优势。

守护记忆,用数字疗法构建痴呆防治网络

自创立以来,博斯腾始终致力于用数字化技术将专业化能力延伸到病前和院外,构建以“科普-筛查-诊断-干预-随访”为闭环,以“预防式医疗”为核心理念的痴呆防治网络。通过与各地政府共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公益项目,及广泛的机构和个人端布局,触达更多中老年人群,用更广范围的科普宣教、更高效率的早期筛查、更有效果的早期干预和更有温度的患者管理服务,降低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XPOWER装配式数字化布线系统

创新的装配式数字化布线系统,取代传统的隐蔽工程、插座系统,绿色高效,引领千亿产业升级,致力成为新一代的室内布线的国际标准。项目已经实现量产并获得头部市场选用。XPOWER线性轨道领先行业水准,10年持续研发优化,对话市场,得到业界高度认可,并有望高速成长成为中国创造典范。

新型高性能盘式电机

仪坤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仪坤”)成立于2021年12月,是无锡惠山区堰桥街道、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在2021年重点招商引资落地的企业。公司主营高性能盘式电机(新型轴向磁通电机)的制造、研发与销售。

新型基底膜源盆底重建材料及其在盆腔器官脱垂修复中的应用

卓阮医疗研发的基底膜源生物盆底修补片是国际首款可重塑生物盆底修补材料,其创新性引入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底膜成分及拼接成型工艺,根本性改善生物材料植入后由于降解-再生失衡导致的复发问题,实现与合成网片相同的恢复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同时避免合成网片的严重并发症,兼顾合成网片的有效性和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该产品已于2023年1月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CQTS2200230),已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2篇实用新型,发表论文2篇,已获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该产品的上市将打破市场无产品可用的僵局,将撑起盆底修复百亿级市场。

新型碳捕集工业环保处理技术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在纳米孔隙下通过改变温度及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可逆化碳捕捉技术与自主研发的MS-019碳捕集分离膜材料,为工业及能源类高碳排放企业提供碳减排、碳达峰等技术解决方案,目前相关产品与技术已应用到石油石化、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行业项目中。经过规模化成本核算每吨捕集成本对标欧美技术工艺可降低25-30%,远低于国际上的集中式与分布式处理技术,并可以将捕捉后的二氧化碳进行再生性的应用,主要方向包括油田驱油驱气、聚碳酸酯材料、矿化水泥预制件、再生性甲醇燃料及工业保护等。

血液流向管理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

臻亿医疗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血液流向管理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该项目包含十余款产品,实现了瓣膜、心衰、外周及冠脉四大疾病领域全覆盖。目前工具箱多款产品创新技术及临床走在世界前列,例如Neo系列瓣膜修复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一鞘双瓣能力的产品;Tru系列瓣膜置换系统,率先突破干瓣技术,带领中国跨入瓣膜介入3.0时代;Live系列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是全球首创术中能量可调节产品……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项目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独创技术实现多个“国产第一”“国产唯一”,同时产品搭建全国产化供应链体系,优化并下延价格边界,让更安全、有效、普惠的创新解决方案造福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

一站式类器官技术CRDMO平台

伯桢生物致力提供一站式类器官标准化产品和服务,覆盖基础研究、精准医学、药物研发三大细分应用场景。公司不断深耕类器官行业底层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器官中上游研发技术平台,拥有覆盖多谱系、多癌种类器官的全链条试剂、试剂盒产品,并建设GMP生产中心,形成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商业闭环,实现了类器官上游原料的全国产替代。在医学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公司借助类器官疾病模型与新药研发平台,提供药物研发全周期的CRDMO服务。

以自主为根基,以应用为牵引——飞谱电子Rainbow通用电磁仿真平台的创新实践

飞谱通用电磁仿真平台,在电磁仿真领域,实现从电小到电大、从射频到太赫兹的全尺寸、全频段的仿真分析能力。在解决芯片信号/电源完整性、芯片封装、天线/微波组件设计、电大平台RCS分析、载体天线布局、信号完整性分析、EMC正向设计等问题上有着突出的优势。飞谱三维通用全波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已经应用于国内多家重点单位,如航空集团、航天集团、中电集团、中船集团、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和东南大学、中国空军工程大学等重点高校,飞谱自主研发的国产电磁场仿真软件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及好评,提升了客户对于国产软件的认知度。

蒸发出盐及蒸发母液多相协同处置资源化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农药和医药作为两大国民经济产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液和废盐,当前主要作为危废处理,成本较高。常用技术以回转窑为主,但该技术仅能处理单一固态物料,含盐母液无有效措施;烟气净化效率低,容易堵塞,产生二噁英;废盐处理后TOC过高,不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能耗高,不符合节能降碳要求。针对此,团队从设备、工艺、末端三个方向对设备进行了集成创新,开发了:1)新型焚烧炉,实现含盐母液、固态废盐、含盐有机废气高效协同处置;2)特殊盐水精制工艺,使出盐满足TOC≤50mg/kg,满足废盐回用;3)尾气净化技术,保障尾气达标排放。目前完成小试和中试并在中旗、利民化学、禾裕泰等创建多处示范,实现经济效益上亿元。

植物内生菌平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我司致力于通过国际领先的内生菌分离和培养技术,发现、保存、鉴定新的极具开发价值的内生菌多样性资源;利用高通量合成生物学,生物计算和机器学习去理解和改造特有的菌株资源,帮助下游企业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的精准高效抗逆,从而达到帮助农作物丰产稳产保护粮食产量安全的最终目的。

智能护理机器人项目

本项目专注于失能老人的护理领域,围绕失能老人的六项护理需求开发系列智能护理产品,以智能护理赋能普惠养老,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项目自2019年立项以来,陆续研发了5大系列20余款产品,产品通过美国FDA注册、美国FCC-ID认证、欧盟MDR注册及CE、UKCA、CQC等资质认证,获得德国红点奖、深创赛优秀奖、广东省“众创杯”金奖、广州市首届智慧康养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数十项奖项,2023年被工信部认定为智慧康养应用示范试点企业。

中高端微小型容积泵的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国内中高端微小型容积泵市场,尤其在汽车/医疗/半导体/高端设备/军工等细分领域基本上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帕夫尔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聚焦中高端微小型流体零部件,尤其是以齿轮泵/柱塞泵/膜片泵为代表的容积泵和电磁阀,目前在汽车/医疗/食品机械等几个细分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的突破,在某些细分应用下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的供应商。公司已拿到1500万融资,准备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专业医学AIGC平台

上海零假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医学内容AIGC方向的科技创新公司。零假设聚焦专业医学内容的搜索和生成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面向药械企业、三甲医院/医生和其他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领先AIGC产品。客户中包括80%的Top 20全球外资药企和数万名来自中国400家头部三甲医院的顶尖医生,产品功能和口碑均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按照项目名称拼音顺序排列,相关内容由项目团队自行提供

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

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发起举办,是国内领先的科创竞技平台。

赛事拥有严谨扎实,多层次交叉评估的赛制,参赛项目品质高。项目100%来自科创板六大赛道,成长组项目均持自有专利(含申请中),平均专利数达7.38个,绝大部分企业拥有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创始团队成员中,博士/博士后占比40.2% , 硕士以上占比76.7% ,大多来自海内外名校。

2024赛季持续升级,在2023千万奖励池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天使组的评选和奖项,并将投入更多赛事生态资源。大赛始终大赛秉持公益初心和科创情怀,保持中立、公正、透明,连接长三角政府园区、投融资机构、产业龙头、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搭建为科创企业和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生态赋能系统。

关注下方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 | 公众号“复旦管院科创”

编辑| 徐玉茹

责编| 胡伟洁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