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清华团队,落地苏州不满1年,背后站满顶级风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4:19:09 浏览量:0

文 | 创客公社 王易新

90后清华团队在苏州创业,公司成立不到1年,迅速获得了包括百度、IDG在内的多家顶级风投机构和“国家队”的青睐,天使轮融资高达千万美金。

这家年轻的公司名为星海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海图”)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荣登2024中国最具价值AGI(通用人工智能)创新机构Top50榜单。

其背后是一支90后队伍,共4位创始人,其中3人出身于清华,3人拥有世界顶级智驾公司工作经验。清华教授+智能驾驶的年轻组合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高中保送清华

集结了一个90后“天团”

星海图创始人兼CEO高继扬出生于1992年,高中通过物理竞赛保送到清华;2011年开始读本科,2015年毕业,大一大二读的电子工程专业,大三转到微纳电子系。

高继扬大学时就萌生创业想法,不过他认为芯片方向对于刚毕业的新手来说挑战较大。

转折发生在大四下学期,高继扬在“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实习,首次接触到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

过程中他隐约感觉到这些技术将来可能会让编程变得更简单,就像现在的“软件2.0”那样,能够利用机器学习的力量来解决传统编程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让软件能够像人一样学习和成长。

于是,当时正规划留学读博的他决定下了攻读方向:人工智能

在USC(南加州大学),高继扬师从一位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专家。

他在校时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是坚持做计算机视觉研究,二是四年完成毕业,加速创业。

事实上,高继扬仅花了3.5年就完成了USC计算机视觉博士学业,成为 USC IRIS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历史中最短毕业用时者

2018年毕业后,高继扬认为学术知识不足以支撑创业,因此决定先去自动驾驶行业积累经验。

选择自动驾驶的原因有两个,他认为自动驾驶是以AI为核心的行业并且是最简单形态的AI机器人,另外,它昭示了一个更广阔的未来——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在实体化、应用化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具体指的是智能系统或机器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让AI系统或机器人能够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像人一样与环境进行交互。

高继扬在 Google 的无人车公司 Waymo 工作2年多,后来回国在 Momenta 又干了大概 2 年。

在Waymo,高继扬参与做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VectorNet,在Momenta,他从视觉感知起步,逐步扩展到定位、规控、泊车及NOA等多个产品领域。

期间,高继扬积极思考问题并积累启发,锻炼出了扎实的工程能力,形成了对具身智能Scaling Law的独到见解,攒足了业内经验。

创始团队另外三人,分别是李天威(右一)、赵行(右二)和许华哲(左三)

李天威是UCL硕士,与高继扬是Momenta同事。他校招进Momenta,五年升职4次到高级总监的职位,目前在星海图负责本体和系统板块。

赵行,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90后青年学者。与高继扬是Waymo同事,两人2023年2月份就开始聊创业事项。

他在MIT取得博士学位,本人入选了2020 年福布斯中国 U30科学榜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顶级论文70余篇,引用1.6万+。主要研究多模态学习、机器人移动以及自动驾驶技术。

赵华哲,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具身智能实验室负责人,90后青年学者。他和赵行以前是清华同事,与高继扬也相识许久。

他在UCBerkley取得博士学位,后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他本人曾获得 CORL 2023 最佳系统论文奖,并在多个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理论、算法与应用,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强化学习、机器人学、基于感知的控制等。

这个集结了“清华教授+智能驾驶”的“天团”在成立之初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成立不到1年

多家顶级风投机构和“国家队”都来了

2023年9月,星海图成立;11月,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第一轮交割,苏州办公室投入使用;12月,公司研发人员超10人,研发和产品开启高速迭代。

2024年1月,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第二轮交割,天使轮共计融资千万美金,由IDG资本领投,BV百度风投、无限基金SEE FUND、金沙江创投、七熹投资跟投。

至此,距离星海图成立仅过去了4个月时间

2024年2月,星海图系统初步完成闭环,北京办公室开始筹备;3月,北京办公室投入使用,AI算法加速迭代……

就在近日,“国家队”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也已完成入股。

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星海图迅速崭露头角,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作为一家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星海图认为智能机器人的关键不在于它的外形有多酷炫,而在于它的大脑——也就是里面的算法有多聪明。只有算法和硬件协同,才能打造出真正厉害的智能机器人。

因此星海图坚持从需求出发设定本体形态,并将每一款智能体产品建立在可工程化AI能力基础上,目前希望在新零售等商用行业发力。

在产品上,星海图致力于研发通用的具身智能体,并使其服务人类世界。

为了完成具身智能体服务世界的使命,星海图从成立伊始即确立了以可落地的智能体产品为切入点、逐步构建现实商业闭环与数据闭环的发展路径

也就是说,星海图认为得先做出能真正用起来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然后通过这些产品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商业模式和数据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实现了从具身本体、端到端算法、场景落地解决方案全栈自研。

换言之,星海图从最基本的机器人身体、算法到怎么把这些机器人用在真实场景里,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研究出来的。

高继扬表示,“在场景选择方面,星海图遵循两个最基础的原则,产品失效成本和数据获取成本。此外,还需要关注客户的付费意愿是否强烈和技术能否落地”。

目前,星海图已经研发了矢量控制底盘X1,及3.98万元起的准直驱电机超轻型机械臂产品A1。其机械臂A1最大线速度10m/s,末端最大加速度40m/s²,额定负载2kg,峰值负载高达5kg。

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还构建了全尺寸轮足双臂仿人形机器人R1,末端负载3kg,支持全向移动多空间多层级作业,可以进行分拣、上下料、检查等工作。

据星海图官方公众号显示,AI算法是公司关注的核心竞争力。而星海图的核心团队正是其优势所在。

团队包含了国际顶尖水平的AI感知与运动操控技术大牛、AI产品落地的实干者、以及具备量产经验的硬件与系统工程师团队。再结合客户至上的理念,既确保产品可靠落地,又勇于创新前瞻。

“全球部署100亿台机器人,去服务100亿人口”是星海图的愿景。

高继扬也相信,“这是一个在各人工智能公司共同努力下可实现的目标,而且是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的”。

为何钟情苏州?

在探讨为何星海图能够赢得众多顶级投资机构青睐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是什么力量促使这样一个充满活力、走在科技前沿且经验丰富的团队,将创业的根基深深扎进了苏州这片沃土。

答案,无疑指向了苏州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

图片来源:苏州日报,计海新摄(视觉苏州供图)

星海图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早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深远。

这里不仅是全国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并配套出台专项政策的开发区,更是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先锋。

园区内,人工智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集聚和培育相关企业超过1700家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并孕育出19家相关上市公司,形成了涵盖工业软件、机器视觉、生物计算及大模型等多个前沿领域的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创新集群,其影响力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以园区大模型头部企业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为例,思必驰是中国领先的大模型人机对话公司,发布了江苏省首个语言大模型,也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唯一一个通过国家双备案的语言大模型,承建了国家科技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而苏州工业园区,仅仅是苏州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苏州紧抓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023年,苏州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集聚了超2000家相关企业,并拥有2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和广阔的未来前景。

此外,苏州在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从2023年8月,基金规模近1亿美元的太湖蓝驰科创基金成立,到2024年5月,总规模100亿元吴中区机器人产业基金的设立,一系列举措为人工智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超集信息、星海图、九识智能、英达视、寻明生物科技等超30家苏州企业在此次展会中参展亮相,展示人型机器人、一天卖掉两年产能的L4级无人车、极具创新的智能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最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苏州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拥有全面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苏州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人才引进机制,也为星海图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当前,苏州正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重点引育龙头企业,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努力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城市。

这里,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创业热土,期待星海图在这片理想之地上实现它的使命愿景,大放异彩。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