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GDP内卷,仪征即将超越江都...
点击下方文字,关注“仪征微生活”
如果说GDP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那么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是衡量地方政府财力最核心的指标。
对于地方而言,它是各地钱袋子的重要来源之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均需要财政做支撑。
2022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58.88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二。
从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位列前三甲。 扬州以325.49万元位居第九,与2021年排名一致,未有变化。
2022年, 扬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49亿元,实现税收收入238.14亿元。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各区县的财政收入情况。
一、市区依旧以江都为龙头
2022年江都区完成财政收入55.87亿排在全市第一位,远超邗江区。
江都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东翼,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古称“龙川”。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荟萃,素有“江淮孔道”“鱼米之乡”“花木之乡”“建筑之乡”四大美誉,是扬州市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板块之一。
近年来,江都区围绕重振“江北第一县”辉煌战略目标,现已硕果累累。
产业方面,坚持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入选了江苏省首批15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 连续入围了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新房和土地市场方面,江都区作为扬州东部新中心,2021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2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增幅全市第1。中海、中集、融创、碧桂园、金鹰、万达等一批地产巨头先后落户江都区。
产业实力雄厚、房地产土地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如今的江都区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机!
二、经开区正青春,实力熊厚展雄风!
邗江区虽然以完成财政收入45.49亿元排在全市第三位,但是其实算起来,景区,开发区,都是邗江区内的,一直划给邘江区,所以加上这两区的收入,邗江区的财政收入可高达76.92亿元。
一直以来,在很多老百姓的认知里,都觉得邗江有钱,经开区更有钱, 从财政收入来看,确实如此,经开区管辖面积约13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4万,完成财政收入23.87亿元,即将赶超宝应县!
1992年7月,随着开发大厦正式破土动工,扬州经开区开放开发、快速腾飞的精彩故事开始书写。三十年正青春,如今的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0.66亿元增至2022年的730亿元,增长了1105倍;规上工业产值从1.82亿元增至2022年的超1000亿元,增长了548倍;以全市2%的土地面积,5%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0%的GDP、22%的进出口额、26%的利用外资。
要富还要靠产业,在经开区集聚了晶澳太阳能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建成了7个国家级实验室、94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发展了1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日,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车规级智能芯片、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瑞声精密智造、晶澳10GW高效电池等一批百亿级、50亿级重特大项目顺利落户,将为扬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再次注入强劲动力。
三、县级市双雄齐头并进,不分伯仲!
在扬州的城市扩张中,仪征和高邮机会最大,这两地也是扬州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
2022年江苏省“千亿县”经济成绩单出炉, 高邮、仪征GDP首破千亿大关,分别以1014.81亿元、1002.93亿元成功加入江苏“千亿俱乐部”。
2022年仪征市完成财政收入46.65亿排在全市第二位,仪征近些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以船舶、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工业产业发展迅速,对财政的贡献较高,财政收入、经济总量等经济指标均增长较快。
2022年高邮成绩也颇为亮眼,在《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高邮位列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0名、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7名;在《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中,高邮排名第76位。我市还跻身2022年“中国创新百强县”第35位;2022年百强县榜第50位,位于全省上榜县市第19位;2022年“中国创新百强县”第35位。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公布,高邮更是成为扬州市唯一入选县市。 在财政上也表现不俗,其在2022年的财政收入为40.09亿元。
写在最后:
你觉得在今年江都区还能得第1么?亦或是仪征市将实现颠覆,一举超越江都?当然无论今年江都区与邗江区、高邮市与仪征市,谁是第1, 扬州的未来都将在这种良性竞争的推动下更加的辉煌。
- 来源|扬州房产观察
- 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
- 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