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中考”成绩亮眼,惠普金融成效显著,高管增持提振信心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2:03:06 浏览量:0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股票代码:601825 股票简称:沪农商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如期发布。面对疫情反复以及经济金融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考验,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克服影响,践行普惠金融的使命担当,自身经营业绩表现良好,整体实现高质稳定发展,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中考”成绩单。

规模效益双提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扎根上海,尤其是在市郊地区,网点覆盖率较高。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共有366家分支机构,其中上海地区分支机构359家,上海以外地区分支机构7家。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动能保持强劲,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稳步提升。得益于此,上海农商银行发展持续向好。据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末,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8.66亿元,同比增长7.03%;净利润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14.27%。

与此同时,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2万亿,较上年末增长3.67%,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354.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负债总额为1100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2%;吸收存款本金为873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4%。

与资产规模同样保持优质发展的还有上海农商银行的资产质量。2022年上半年,集团不良贷款率0.96%,拨备覆盖率为433.10%,资产“安全垫”保持稳定。

得益于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上海农商银行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上海农商银行位居全球银行业第124位,比2021年大幅上升25位;位列2022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第23位,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二;标普信评(中国)对该行的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spc-”,展望“稳定”。

惠普金融成效显著,差异化经营稳步推进

扎实推进普惠金融,为小散客户和传统市场弱势客户群体解决融资难题,是上海农商银行近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该行的基本发展路线。

2022年上半年,在消费新升级、社交需求崛起的大环境下,上海农商银行将零售金融和普惠发展作为战略“主战场”,聚焦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打造“小额、信用、高效”的业务特色。扎实推进以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在该行的精耕细作下,收获颇丰。

作为长三角区域支农主力军,上海农商银行继续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领先地位。2022年上半年,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93亿元,继续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领先地位。该行2022年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项下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3.66亿元,位列上海市同业第一。并且该行持续推进以核心龙头企业为支点的“金融+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链模式,为近330户农户发放贷款金额2.21亿元,户均67万元。

此外,随着上海市加快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上海农商银行在科技金融及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一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都围绕着上海“3+6”的产业结构体系需求,以中小科创企业为培育对象,以绿色可持续为要求,不断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特点,突破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搭建起符合客户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各类型和各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

同时,公司大力实施“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甄选其中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主动为其设计和配备专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凭借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长期深耕细作建立起的客群基础,上海农商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逐步建立了品牌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6月,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34.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72%;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14%,规模和占比实现双提升,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2242户,较上年末增加304户,服务了上海市近半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超三成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上海农商银行也为光伏“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支撑。通过授信投向政策引导、绿色审批通道设置和专项考核激励措施匹配,该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产品服务”的“三全”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6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33%。未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相关产业链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扩大,上海农商银行有望在该领域获得更高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银行业市场化加深、竞争加剧,银行业差异化、特色化将成为趋势,不同规模银行间呈现错位竞争格局。为此,上海农商银行深入推进“商行+投行”转型发展,形成“融资+融智”两翼协同的展业模式,通过打造“股、债、贷、资”四轮驱动的投行产品体系,实现主流投行产品全覆盖,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多措并举助企纾困,金融抗疫彰显企业担当

高速发展背后,上海农商银行不忘扛起万亿级银行的责任与担当。3月初,上海新冠疫情大范围传播,面对上海空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上海农商银行亦主动投入到金融抗疫和助企纾困的工作大局当中。

上海农商银行一方面出台20条普惠金融举措,设立200亿元纾困贷款、100亿元市区两级保供专项融资、100亿元优惠专项消费信贷额度。另一方面,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复工复产,该行又出台金融支持实施方案18条,聚焦复工复产白名单、减费让利、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设置100亿元专项额度用于支持文旅行业恢复重振;通过50多场线上共建共联、云拜访近6000名客户,排摸企业难点痛点和需求。

并且在疫情期间,为了维护金融服务的平稳有序,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确保代发工资业务正常,上海农商银行还设立“火种部队”驻守行内,同时开启“双循环”应急运营模式,确保全行高质量金融服务不断档。

并且作为一家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密切关注社会民生,推出“心家园”服务,全力打通痛点堵点,全力打通物资保障“最后一百米”,为本地农产品销售通路。

疫后复苏经济强韧,高管增持提振市场信心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发达的经济与金融中心之一,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蓬勃的市场活力。2021年上海市GDP为4.3万亿,占我国总GDP的3.78%,位列国内所有城市第一位。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下,上海的金融业发展较好,2021年上海市存贷款增速分别为12.8%、13.5%,均处于全国重要城市前列,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整体水平。

上海农商银行扎根于上海逾70年,在上海地区业务根基深厚,拥有较高的客户沉淀率和忠诚度。展望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步趋于稳定,上海市的经济环境也在复苏。数据显示,2022年6月,上海市信贷余额同比增速达到13.5%,较5月的10%有明显回暖。同时,上海五大新城建设、企业复工和居民消费等信贷需求也在不断恢复,上海农商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将回归常态,结构继续调优。

另一方面,与其他本土银行相比,上海农商银行的网点布局更下沉,尤其在上海市郊地区,网点覆盖率更高。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239家营业网点位于外环以外,占比达到65%,在上海市108个乡镇中,上海农商银行布设网点的乡镇达到106个,覆盖率达到98.1%。除了网点的布局,该行存贷款资源也向上海郊区倾斜,截至2021年末,公司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达到61%,郊区对公贷款余额占比达到57%。

在政策的支持下,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动能始终保持强劲,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稳步提升,未来,在政策的进一步引导下,上海郊区将承接更多产业、人口的转移,进而为上海农商银行的发展带来增量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有望充分享受上海郊区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基于当前稳健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农商银行内部也表现出了坚定的发展信心。8月18日晚间,该行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董事、监事自愿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公告显示,上海农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董事、监事合计14人计划增持不少于660万元公司A股股份。增持主体包括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会主席、职工董事、副行长、独董、职工监事等。

对此,市场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本次高管利用自有资金主动增持,充分表明了管理层的战略雄心,是看好自身发展前景和内在价值的有力表态。同时,高管使自身与上市公司效益实现捆绑,更为上海农商银行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稳定剂”,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