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 | 上海建工半年报出炉!归母净利润8.26亿元,这三家子公司贡献最大!
近日,上海建工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2066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1459.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约1.1%、9.3%和11.9%,呈现出规模的合理增长和效益的有效提升。
完成2023年度利润分配,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5.33亿元。
本报告期,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子公司情况如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排名前三。
2024年上半年上海建工在生产经营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战略市场深耕稳拓,地域集聚结构优化
公司系统实施“稳固大上海、决胜长三角、聚焦万亿GDP城市”经营策略,长三角区域的业务比重达到84%。
报告期内,在上海市场新签合同1,569亿元,中标了康桥二期集成电路生产线厂房、北外滩91街坊、金谷智能终端制造基地、S16蕰川高速(G1503公路-省界)、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北青公路(外青松公路-华徐公路)改扩建工程、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市政配套工程、上海轨道交通19号线等大型项目。
外埠市场新签合同470亿元,中标了凤栖湾智造产业基地、成都市锦城里微度假商业综合体、成自泸以东片区乡村振兴集中居住区、深圳机场东车辆段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项目等项目。
海外市场新签合同28亿元,中标了柬埔寨6号公路暹粒进城段扩建工程、加拿大埃德蒙顿市Yellow Head隧道工程等项目。
新中标10亿元以上大项目18项,合计金额503亿元;中标5亿元以上项目57项,合计金额773亿元。高端制造业、基建及政府类工程订单占比提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核心主业稳中有进,兼顾量质统筹平衡
报告期,公司新签合同2,066亿元,其中建筑施工事业群新签合同1734亿元,同比增长4.4%;设计咨询事业群新签合同111亿元,同比增长23.8%;建材工业事业群新签合同148亿元,同比增长0.4%。
建筑施工规模稳步增长,助力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稳中有进。建材工业事业群上半年销售预拌混凝土2,36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销售预制构件41万立方米,石料126万吨。黄金业务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稳定盈利。
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新兴业务持续发展
报告期,公司持续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计划,聚焦主责主业,促生产抓安全保质量。
张江中区76-02地块、世博中心综合楼、仁济医院肝脏诊疗中心、江阴泰富临港医院、春秋航空总部办公楼、沿江通道西延伸、轨交19号线后滩站等一批重大工程按期实现竣工交付;
▲沿江通道西延伸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地下工程、浦东机场南区地下工程、“一点”方厅水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宁波中心大厦、广州香港马会、三门核电取排水工程等在建工程顺利推进,完成节点目标;
▲宁波中心大厦
柬埔寨桔井湄公河大桥、援卢旺达马萨卡医院等海外工程有序推进。
▲援卢旺达马萨卡医院
预申报鲁班奖工程6项,预申报国优奖工程5项。
上半年,公司六大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530亿元,同比增长15.6%,占本期新签合同的26%。
其中,城市更新78亿元,同比增长4%,新签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大修工程、华亭宾馆室内装修和环境提升工程等项目;生态环境14亿元,新签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太平观项目、浙江金义中央公园(二期)II标段工程、大同电工(苏州)有限公司地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等项目;水利水务58亿元,同比增长78%,新签闸北水厂改建工程、闵行区六磊塘东泵闸工程等项目;工业化建造306亿元,同比增长25%;建筑服务业10亿元,新签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新增CBTC系统工程车站环境标段、易卜半导体高效冷水机房运营维保服务等项目,投资运维西郊购物中心高效节能机房;新基建领域64亿元,同比增长0.6%,新签松江大数据中心(二期)、光伏单晶硅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一期)机电安装总承包工程。
科技创新不断深化,新质生产力初显
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强研发与创新,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新质生产力初显。
集团牵头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建筑机器人在套筒智能灌浆、智能淋水、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智能加工、智能石材铺贴等50多个典型应用场景构筑了生产力。攻克超高等级抗微振动结构模块化高精度施工、世界最高等级洁净室围护体系工业化安装等关键难题,形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房高效精益建造成套技术。
《3D打印技术与装备》等9个项目获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或子课题立项。《深远海超长距离海底电缆敷设》等一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上海市国资委、科委资助立项。主编了《优秀历史建筑外墙修缮技术标准》等地方标准,在城市更新领域提升了话语权;立项了地方标准《钍基熔盐堆建造技术标准》,实现在核能领域政府性标准的突破。发布了市政设施数字设计、公共建筑数字孪生智慧运维、历史建筑数字孪生平台、长三角绿色示范楼低碳智慧运维等一批具有较高成熟度的数字赋能应用场景。
来源:上海建工
今日责编:李伟
精彩内容 点击关注 ↓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旨在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推动建筑技术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因本平台所用的部分非本站原创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版权所有者,如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事宜: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请在文章末尾留言联系开白。
稿件事宜:010-57368789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