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彩电大王”二次创业,67岁不言休
关注我,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
作为创维集团的创始人,黄宏生是家电界名副其实的“彩电大王”。1988年,他一手创办了创维,并于2000年带领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胡润2023年全球富豪榜显示,黄宏生、林卫平夫妇拥有120亿元财富。
在商界闯荡三十多年,黄宏生登过巅峰,也蹲过大牢。绝处逢生后,面对外界对其造车的种种质疑,他给出的回复是:“做,可能晚节不保;不做,会遗憾终生。”
小编|南墨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最近汽车圈的“红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创维集团、创维汽车的创始人黄宏生。
在创维汽车春季技术生态大会上,他说:“开创维汽车,寿命延长30年,让每位车主享百岁人生。”“自从开了(创维)电动车,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毛病都好了。”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大会上,他又说:“汽车实际上是带轮子的家电,也是消费电子的属性。”“创维的意图是为车主提供深度睡眠与深度养生的友善条件。”
看见如此清奇别致的发言,不禁让《车圈能见度》心生疑问:现在造车行业已经“内卷”到车企高管们不得不用“胡说八道”来吸引眼球了?
其实作为创维集团的创始人,黄宏生已经很有名了,他还是造车新势力中年龄最高的一位创业者,大可不必靠这些言论来博得关注。
但他的创维汽车还处在跌跌撞撞的成长阶段,其前身天美汽车虽然早在2017年就已经启动项目,2019年正式成立,多年过去却始终默默无闻,去年平均月销量还不足2000辆,品牌急需有效的出圈营销。
只是这种语出惊人的营销方式,真的能让消费者买单吗?黄宏生又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外部“破局者”?
-1-
彩电大王
国内第一台多媒体电视、第一台液晶背投电视、第一台国标手持数字移动电视和第一台变频液晶电视。在中国彩电行业的发展史上,黄宏生及其治下的创维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1991年,黄宏生借香港彩电企业迅科集团股权“内讧”之机,大方出手,用公司15%的股权将迅科彩电开发部的技术骨干收入帐下。
事后来看,这绝对是一笔超值的买卖。
仅用9个月的时间,创维便开发出第三代彩电产品,在德国电视展上一炮走红,其中一个客户就下了两万台的大订单。那一年,创维电视的年产量飙升到40万台,销售额5个亿。
当时国际市场上的彩电有三种制式,各制式之间无法互换使用,由此造成了彩电的全球化障碍。创维率先推出了搭载“国际线路”的多制式彩电,使得彩电能在全球通用。所以,当几百家彩电品牌在国内市场内卷时,创维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做的风生水起。
在本土市场,黄宏生避开与其他品牌在城市开战,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针对农村几十人围着一个电视机的特点,推出主打强大音效的“霹雳神”彩电,在基层市场大杀四方。
1993年之后,创维成为当时深圳宝安区最大的制造业公司,每年都能有一两个亿的利润。黄宏生自此成了政府领导眼里的红人,经常有人登门拜访:“我们规划了一些土地,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定会支持。”
但此时的黄宏生却迷上了房地产。
黄宏生对房地产的钟爱由来已久,甚至曾语出惊人的表示:“炒楼才可致富,目前除了房地产,我还不知道有什么是高利润的,连毒品都大减价。”
据传,黄宏生当时成立创维时的启动资金就是他在香港炒楼赚来的。1998年内地房改之后,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这再一次撩拨起他的兴致。
2003年,黄宏生启动“紫金山计划”,投资20亿,进军商业地产;次年,黄宏生又与海南鸿洲地产的王大富一起创办了多家地产公司,并合资20亿元兴建了当时海南最大的地产项目“时代海岸”。
正当黄宏生准备大干一场时,属于他的辉煌戛然而止。
2004年11月30日,香港廉政公署突击创维香港总部,黄宏生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被带走,等待他的是为期六年的监禁。
就在前一年,创维的销售额成功突破100亿,稳居中国彩电业前三名。作为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黄宏生被冠以“彩电大王”的名号。
一场欢喜忽悲辛,这是黄宏生最高光的时刻,却也如流星一般极速坠落。
像打了鸡血一样,永远充满战斗属性,黄宏生骨子里是一个极度不“安分”的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电子部下属的企业工作,仅用3年就干到了常务副总经理,级别副厅。此时黄宏生只有28岁,可谓仕途无量,但他偏偏胆大冒险在八十年代选择下海。
1988年,黄宏生将全部身家拿出来开公司,失败后大病一场;爬起来接着干;1989年,他又凑了五万块钱开始创业,最终赔了个底掉;1990年,黄宏生向银行贷了500万,结果还是输个精光。
连续三年创业,连续三次失败,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对黄宏生却并没什么伤害。
即便身陷囹圄,也没能让他放下事业。
妻子林卫平与高管定期探视,带去各种报表与书籍,期间黄宏生会对企业的发展做指导。此外,黄宏生每个月都会给董事局和员工写信。
时而对管理与战略发号施令。
在2006年11月的一封信中,黄宏生要求创维以Google为标杆,建设人才工程,力求奖罚分明,精兵简政。
时而又像一个精神领袖,为员工和自己做心理按摩:“你问我会不会万念俱灰,生不如死?我的回答是:肯定不会!相反,当我们有机会再见面时,你看到的一定是红光满面、笑容熠熠的老板。”
黄宏生没有食言。
重获自由后,他一刻也不停留地扎进新能源车产业,从最初的客车到如今的乘用车,一干就是十几年。有媒体问他为何还要跨入未知,回答很“黄宏生”:“做,可能晚节不保;不做,会遗憾终生。”
逆境时拼命折腾,顺境时也闲不住。
2000年,创维在港交所上市,阶段性目标已达成。此时黄宏生的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状况,所以干脆就陪着儿子到加拿大温哥华读书,顺便休养。谁曾想,黄宏生在那边住了三个星期就开始失眠,用他自己的话说:“好山好水好寂寞!没有事情做,我感觉生活没有意义。”
有野心,爱折腾,拒绝享乐主义,对挫折和困难有天生的免疫力,满眼都是机会。像黄宏生这类人,注定就是企业家的体质。
但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并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同样是这个人,放在不同的时代,其命运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天地。
-2-
恋上造车
2010年底,黄宏生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征程,在南京市成立了开沃汽车,英文名叫Skywell,与创维集团的英文名Skyworth颇为相似。
为了快速进场,第二年黄宏生就通过重组“南京金龙”,拿到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张“入场券”,并把发展重心转向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全面涉足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等。
有金龙客车这个底子在,开沃汽车一路走得很是顺利。2014年,南京溧水总部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中国青奥会运动员指定用车;2015年,南京金龙纯电动交付2022冬奥会筹备组;2016年,开沃纯电动车首次进入香港,武汉和深圳开沃新能源汽车基地相继开工。
根据开沃汽车官网信息,核心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纯电动客车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二,2015年-2017年排名全国第四,2018年排名全国第三,2019年排名全国第二。
这样的成绩还算可圈可点,但“商用车的市场太小了”,在黄宏生心里,“乘用车才是主要战场”。所以他也在默默等待和筹备一个成熟的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时机。
终于在2017年,开沃汽车获得了工信部批准的乘用车准入资质,并在同年12月进行了新能源准入资质的验收,2018年签约了3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这意味着,开沃汽车从那会儿开始拥有了乘用车的“准生证”。
拿到“准生证”后,创维汽车的前身天美汽车横空出世。天眼查信息显示,江苏天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1日,是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建立的全资子公司。
天美汽车虽然入局已经较晚,但其战略目标却很是激进,成立仅1个月就宣布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T5将投放市场,并公布未来5年内,发布4款新车,推出N项智能技术,完成50万辆产销量。
当时,度哥曾与现任创维汽车总裁、联合创始人的吴龙八深度交流过。他认为,董事长黄宏生很早便入局汽车制造业,母公司开沃汽车在新能源客车方面生产经验丰富,所以天美汽车在新能源造车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集团的目标是将汽车产业做到千亿规模。
壮志雄心言犹在耳,可惜后来天美汽车并没有做到“大器晚成”,坚持了没两年就换名重来。
在造车行业,“商转乘”或者“商乘并举”的先例有很多。比如江铃、福田等商用车代表,都曾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进军乘用车领域,试图在乘用车领域实现翻越,但成绩均不理想,开沃汽车也没能成为例外。
交强险数据显示,2020年上市当年,天美汽车的总上险数只有467辆,2021年前3个月只有206辆。
如此糟糕的成绩,让黄宏生不得不思考如何作出改变,比如利用“创维”这个品牌来打响知名度。
于是在2021年3月26日,开沃汽车与创维集团签订相关商标转让协议,前者以2800万元代价获得创维集团对“创维品牌”第十二类商标的转让。4月27日,创维汽车举行品牌见面会,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
在那场见面会上,黄宏生给出了新的目标:“汽车产业只有上市才能做大做强,快速上市是我们一个近期目标。目标是今年年内申报,希望明年能够挂牌科创板。”
目前来看,创维汽车2022年上市的目标显然未能实现,而且获得了“创维”汽车商标使用权后,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更名3个月后,创维汽车正式带来了创维EV6,补贴后价格区间为15.28万元~24.9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创维EV6尺寸为4698x1908x1696毫米,轴距为2800毫米,定位于纯电动中型SUV,续航里程为410公里和520公里,410公里版本的车型配备了55.33kWh的三元锂电池,520公里版本的车型配备了容量为71.98kWh的三元锂电池。
这些数据都与天美ET5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创维EV6相当于是“换标”的天美ET5,只不过稍微多了点配置,显得诚意颇为不足。所以在销量上虽然有所提升,但依旧很低迷,2021年全年上险数为1670辆。
不过,黄宏生还是很有信心,在品牌见面会上他提出“1-3-3-3”目标,4个数字分别表示已投入创维汽车100亿元、未来将再投300亿元、创维汽车市值跨上3000亿元、再奋斗30年培养杰出企业家团队。
到了2022年4月的创维汽车2022全球战略伙伴大会上,推出两款全新产品——创维HT-i及2022款创维EV6后,又定下“2022年完成3万辆”交付的目标,同时冲击45亿元销售额。
现实情况是,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创维汽车总销量达2.19万辆,完成了3万辆目标的73%,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实现交付2664辆。而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创维汽车的上险数只有5183辆,今年前两个月累计为919辆。
看来,首战失利后更名重生并没能扭转局面,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创维汽车始终没什么存在感。
-3-
“带轮子”的创维能跑多远?
“我这样老态龙钟的人,以后不会冲在第一线。”黄宏生盛赞阿里的人事变革。
3月底,阿里一拆六,分成6个业务集团。
“一个变成六个,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各事业部更有活力。”
黄宏生表示,自己也在琢磨组织变革方式,一个大集团分拆成多个事业部,带动合伙人发展。
“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60后、70后退下去,80后、90后扶起来。”
去年,创维集团新帅上任。黄宏生的儿子林劲,于2022年7月正式接班,成为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
林劲出生于1984年,加入创维时,他27岁,历练12年后,今年3月第一次签署发布了创维集团的年报。
“喜出望外。今年最开心的事情,是后继有人。”黄宏生这样评价儿子团队的表现。他期待,未来创维能有更多独当一面的团队。
“给钱给股权的方式,激励作用有限。如果想让员工冲锋陷阵,就要放权。”在黄宏生眼里,团队领导如果是合伙人、股东,做事会更专注。
“创维未来可能分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黄宏生曾放言,要送10家创维系公司上市。
黄宏生的分拆计划并不顺利,2022年9月底,创维电器的上市进程终止。酷开网络则停留在上市辅导阶段,没有新进展。
新能源汽车、光伏业务以及智能小家电等业务,是黄宏生心中下一个上市“人选”。
曾有人问黄宏生,有没有在新加坡设立财富管理公司。
他坦言,自己没有大量财富需要管理。“我的钱,又投资下去了。做事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权归原作者(侵删)
【预言】微信究竟会不会被取代 ?【TA】进两次监狱,两次名校被拒收,被诬陷杀人,与天“斗”却赢了半颗棋子 【TA】负债48亿,追债人办公室随地大小便,从决定自杀到起死回生的八年 【思】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 【思】人对了企业就对了“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而是如何快速达成目标!
【惊】商界“暴君”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悟】25岁成联想接班人,27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草莽英雄终成房地产大佬!
【悟】“死于25岁,葬于75岁”,你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吗?
【新】比海底捞的服务更“毒”,可以毫无理由退货,这家超市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悟】30岁丧夫,36岁南下打工,放弃8000万年薪,董明珠为格力耗尽一生,图的啥?
【思】市值1万亿!他18岁被迫创业,曾多次破产、遭背叛,如今收入是BAT总和,缔造世界神话!
【醒】从卖血度日到身家650亿,红牛之父是如何逆袭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