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火的熊猫债有什么用?
一段时间以来,美联储不断加息,造成中美利差不断拉大,一些外资流出境内市场。
但事情往往就像硬币的两面。今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包括个人按揭,利率都在下降,银行息差也创出了历史最低水平。现在我们低利率的环境,推动熊猫债火起来了。今年,熊猫债的发行量,同比大幅增加了58%!这一趋势无疑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根据国际支付公司SWIFT的数据,今年9月,人民币超过欧元,成为了贸易融资的第二大流行货币(占6%)。
什么是熊猫债?
故事要从国际债券说起。
人呢,总有可能缺钱,即使国家也不例外。国际债券就是指一国政府、国家组织、金融机构或者工商企业为筹措资金在境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债券。根据债券发行人、发行区域以及债券计价币种的不同,国际债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欧洲债券、离岸债券、外国债券
其中外国债券指的是境内发行人在境外市场或境外发行人在境内市场发行的以发行地货币计价的债券。按照惯例,外国债券习惯以发行地的特色或吉祥物来命名,比如,境外机构在日本发行的外国债券被称为武士债券,境外机构在英国发行的外国债券被称为猛犬债券,按照这个逻辑,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外国债券自然被称为熊猫债券,诞生于2005年。
图片来源:pixabay
总结来看,熊猫债是海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用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说白了,就是外资来借钱。那越多人用你的货币,那么它国际化程度就越高,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这是货币国际化最简单的理解。
别人来借钱,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研究显示,以人民币借款的国家更有可能在国际支付中使用这种货币。如今,全球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中国央行签署了人民币互换协议,该协议将使人民币在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增加1.3个百分点。
熊猫债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提升。人民币作为跨国企业的融资工具,能够在负债端使用人民币,自然也会推动人民币整体的使用。一些境外企业用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是因为配套服务的完整,无论是全球贸易结算余额管理,还是资产端的投资等,都能够通过发债来推进。所以推动人民币成为融资货币离不开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有全面的金融产品,才能促进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
吸引更多投资机构来华
比如巴菲特前几年投资了日本,就是借的日元。因为日元的利率低,加上信用好,他可以近乎于零的利率在日本借到日元,而且几乎没有还款期限,日本金融机构允许巴菲特超长期借款,不着急还钱。
这么一来,他可以稳稳的获得股息收益率。他投资的几大日本商社,当时分红收益率就有5%-8%,所以,他空着手来,零成本融资借钱,然后获得至少5%以上的现金回报率。而且其他投资者看到巴菲特都去了,于是很多人抄作业,围观的人多了,市场的情绪和关注度就会上升。
所以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资产,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就有投资者会愿意长期持有。如果利率还很低,借钱还便宜,它也是一个优势,也有可能吸引到特定的机构投资者(利率足够低,和时间期限尽可能的长,这些条件,一般只有大型机构能做得到)。
另外,去年底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一方面对熊猫债在两个市场发行制定了统一规范,有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明确熊猫债募集资金既可留存境内使用,也可汇往境外使用,并鼓励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以人民币形式跨境收付及使用,无形间大幅拓宽了熊猫债募资的使用范畴,激发海外跨国企业以此低息融资的热情。可以看出,未来随着“熊猫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更好地适应新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形态,“熊猫债”也将对国际机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