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外资持股保险公司的股权比例,会对我国保险业带来冲击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1:32:37 浏览量:0

「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 #115

在国新办1月25日举行的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我们已经取消外资持有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以后外资可以在我国持有银行和保险机构100%的股权,实现完全控股。

这个新闻,听起来事儿就很大,毕竟外资100%控股我国金融业的命脉——银行和保险公司,难免会让大家感到有那么一丝丝恐慌,毕竟我们国家的金融业发展,和西方国家比起来,差不多只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

万一人家想要整出点什么事情来搞我们一下,岂不就变成了“引狼入室”?这种做法会不会破坏我们保险行业现有的格局?那些拥有百年经营经验的保险公司来到我们中国,会不会吊打我们本土的保险公司?

我觉得,大家对于这个新闻,有些过分敏感了。

其实,逐步扩大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2001年末我们加入WTO时就做出的承诺。

在2004年12月保险业入世过渡期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要求是: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即不能控股),非寿险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已经可以独资。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2018年版)》,将寿险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由50%放宽至51%,尽管只是1%的股比变化,但外资已经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控股

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国11条”,其中第6条表示,从2020年起,外资持有人身险公司的股比限制可以从51%提高至100%,实现全资控股。

所以,外资可以100%持股我国保险公司的规定,其实并不是一个最近才有的新鲜事

但是,为什么外资已经可以100%持股了,却似乎对我们的保险业格局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呢?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就算我们已经官宣外资可以100%持股,但是设立保险公司、进行股权变更,最终还是要经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批,不是外资有钱就能办的事儿,所以主导权和把控权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第二,外资公司在中国本土经营的保险业务,规模仍旧十分有限。

截至2022年末,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为2.26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的8.34%,还不到1/10,因此市场的主导还是中资公司。

——中信建投《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展望》

分析原因,还是因为外资公司在经营策略与风险防控方面比较保守,在我国保险业的政策红利期大多不敢放开手脚向前飞奔,因此在那几年市场高速增长期,也只是一种稳健的增长态势。

第三,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外资公司在中国本土经营保险业务,还是有些水土不服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保险业监管规则比较严格,对于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较严格的管控,再加上在中国经营的保险公司只能做非常有限的境外投资,而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又相对不太成熟,因此海外一些比较有创新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其实很难应用到我们的市场

再加上,有很多中小保险公司一直不按套路出牌,这就让那些谨慎的外资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比较被动,因此一直让人感觉有些“水土不服”。

不过,无论怎么去看,放开保险行业的对外开放,长期来看一定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是一种利好,不管是从外资和国际先进经验进入中国的角度,还是从“鲶鱼效应”的角度,都会令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只不过,这种变化的出现可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就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跨年分享复盘 | 回望2023‍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

从“四道防‍线”的角度看保险产品的安全性

重疾新规下内地与香港重疾定义之深度对比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