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创下三大商业地产品牌:万象城、大悦城、览秀城的宁高宁退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1:18:55 浏览量:0

8月26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中化)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中化于今日上午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会议宣布免去宁高宁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任命李凡荣为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公司总经理职务。

从“国企职业放牛娃”到“中国摩根”,从“红色地产老兵”到“救火队长”,宁高宁一生没有固定标签。

宁高宁曾自称其是企业的“放牛娃”。在他看来,企业的老板是国家,只有放牛娃把牛放好了,放牛娃才有好生活。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做好“放牛娃”,把国家资产管理好、经营好。

“放牛娃”挥手离去

宁高宁出生于山东滨州。青葱岁月里,他下过乡、参过军、留过学,于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并逐渐从部门员工成长为华润集团的灵魂人物。

彼时,华润集团仍是一家外贸公司。宁高宁执掌华润集团后,率领公司展开了一连串的并购行动,横跨房地产、啤酒、零售等行业,推动华润集团软着陆并转向实业发展。宁高宁之名和其资本运作手段自此为人所熟知。

2004年,宁高宁“空降”中粮集团董事长,再次展现出其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面对公司体制和业务转型等问题,宁高宁提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在其带领下,中粮集团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行业开展一系列收购,旗下多家公司陆续上市,中粮集团也从一家老牌国企转身为市场化的“新中粮”。

2016年,58岁的宁高宁赴任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两年后又兼任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其主持下,“两化”于2021年实施联合重组,中国中化由此诞生,总资产超万亿元。如此规模的企业合并并不多见,对全球化工产业影响深远。

面对外界对他管理能力的赞誉,宁高宁曾自称其是企业的“放牛娃”。在他看来,企业的老板是国家,只有放牛娃把牛放好了,放牛娃才有好生活。同时,国有企业也要做好“放牛娃”,把国家资产管理好、经营好。

如今,距离中国中化成立已一年有余,宁高宁的年龄也到了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上限。“放牛娃”挥手离去,中国中化接下来的整合将如何演绎,值得期待。

中国金茂发长文致谢

六年前,宁高宁同时担任中国金茂董事长。

6年来,宁高宁带领中国金茂不断突破,公司资产总额至2021年末净增2.2倍达4120亿元,年度营业收入净增3.9倍至900亿元,年度签约规模净增8倍至2356亿元,年度利润总额连续4年突破100亿元,融资成本逐年下降至3.98%,“三道红线”维持绿档,保持全投资评级,累计落地城市运营项目34个,各项指标复合增长率均名列行业前茅。

为了表达感谢,中国金茂发表长文《他在金茂六载春秋》,讲述了宁高宁在金茂的印迹。

一生创下三大商业地产品牌

宁高宁在商业领域的成就也令人难以企及。中国商业地产三大代表性品牌——万象城、大悦城、览秀城的命名,都出自宁高宁手笔。

“万象城”出自唐朝诗人高适在《答侯少府》上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寓意包罗万象。

“大悦城”这个名字源自宁高宁夜读《论语》时,读到“近者悦,远者来”时,忽然有了灵感,释义为“创造喜悦和欢乐,使周围的人感到愉快,并吸引远道而来的客人”。

“览秀”取自杜甫的两句诗“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英文名则是“Mall of Splendor”,宁高宁解释道,这是《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钟人临死之前的那句感慨:“life is splendid(生命多么绚烂啊!)”。

“救火队长”

宁高宁曾执掌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国中化五家央企一把手,在资本运作和公司结构治理方面表现突出,被称为“中国摩根”。

1986年,宁高宁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加入了华润集团,利用十八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华润集团董事长。

执掌华润集团期间,宁高宁借助资本市场,带领华润从贸易转向了实业、从香港拓展至内地。由此开启了“再造一个华润”的新阶段。

2004年,46岁的宁高宁空降中粮集团,成为新掌门。在中粮集团十二年里,从最初重组新疆屯河、收购华润生化、华润酒精,到将全产业链延伸至国际市场,联合厚朴、淡马锡等跨国投资团进行海外并购,宁高宁带领中粮从国内走向了国外,直接对标国际四大粮商。

2016年1月,宁高宁任中化集团董事长;两年后,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

在宁高宁履职之初,中化集团正处于业绩低迷之际。《财富》500强数据显示,2015年,中化集团营收为606.55亿美元,净亏损约5510万美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中国化工集团的盈利情况也不乐观。财富500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净亏损7.39亿美元,2018年净亏损升至22亿美元。

宁高宁上任后,中化集团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18年营收创下十年来的高峰,达到893.58亿美元;同期净利润为7亿美元,创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因此,宁高宁也被称为中化集团的“救火队长”。

经过一年多的整合重组,中国中化位居全球同行前列。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中化排名31位,化学品行业榜单第一位。

中国中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化全员劳动生产率90万元/人,同比增长17%; 实现协同收入148亿元、协同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25亿元。

万亿央企的挑战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中化旗下拥有扬农化工(600486.SH)、安道麦(000553.SZ)、安迪苏(600299.SH)、中化国际(600500.SH)、鲁西化工(000830.SZ)、昊华科技(600378.SH)、埃肯(ELK.OL)、倍耐力(PIRC.MI)、中国金茂(00817.HK)等1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中国中化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21年5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员工22万人。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是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化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1位。

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化营业收入5849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119%;营收利润率5.8%,同比增加2.4%。

但这家万亿级央要达到“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的目标,仍有众多挑战需要解决,这也是继任者李凡荣需要承担的重任。

今年7月15日,在中国中化2022年中工作会议上, 宁高宁表示,中国中化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整合协同还没有真正完成。宁高宁表示,虽然中国中化整合协同工作取得很好的进展,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产业链之间关系不大的公司也在技术、供应链支持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但仍要继续深化整合协同,使公司的整合协同更符合产业链的技术逻辑、供应链逻辑、产品逻辑、上下游逻辑,最终形成全产业链,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海外企业管理模式仍待进一步探索。宁高宁表示,要营造“海内外一家人”的氛围,中外团队要融合互补,这在海外企业中国战略中,要充分体现。要尝试和实践更多对海外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机制,从而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中化特色的国有综合性跨国公司管理模式。

三是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宁高宁认为,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市场上、行业中,把经验更丰富、技术更领先的人才吸引到企业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中来,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眼界和专业度的提升。

四是专业公司的创新创造性仍待进一步提升。宁高宁认为,“1+N”的管理模式赋予了专业公司战略职能、投资职能,无论是化工、农业还是材料板块,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并敢于创新创造,否则公司发展就会落于人后。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一本叫做《谁人不识宁高宁》的书中, 宁高宁被定义为“央企典型职业经理精神的一个最佳符号”。

虽然外界对宁高宁的盛誉很高,但他对自己却有着格外清醒的认知。他常常称自己为“国企放牛娃”。他说,“其实没什么,这并不是什么风格,而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职业经理人本来就应该做到专业化。”

《财富》杂志对宁高宁的评价是,“对于任何CEO来说,管理一家国有、规模庞大、以贸易为主、多元化、处于转型期的企业,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者而言,宁高宁也许是最佳人选。他是商业科班出身、管理过规模更大的华润集团、功勋卓者, 但仍然将自己定位为‘经理人’或是‘放牛娃’,而不是所有者。的确,宁高宁是国有企业中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经理人之一。这一点,相信看过他在杂志专栏、电视节目和论坛中的表现的人都会同意。”

来源:房地产导刊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