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一项基本安全管理制度,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效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通常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本论文主要分析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有效性
有些企业领导认为生产带动的经济效益是关键,在安全管理方面思想放松,没有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造成安全责任制无法落实;有的虽然签订了责任书,但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安全职责并不清楚,落实无从谈起。
1.2 缺乏操作性
有的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部分安全职责员工无法理解如何真正去落实。有的企业安全责任书中岗位安全职责根据相关规定照抄,未结合企业实际,责任制没有可操作性性。
1.3 缺乏监督性
有些企业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是并没有对员工安全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导致员工认为部分安全工作可做可不做,安全责任无法落实。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对策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生产职责,主动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
一、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企业全员、全组织、全环节、全业务领域,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根据各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全面明确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项目部、船舶等一线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现安全生产从“全员参与”到“全员履责”的转变。
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促使安全生产责任深入人心
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做到“五个亲自”,确保“三个投入”。领导班子要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的带班检查工作要求,深入现场了解安全生产状况,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各项目部、船舶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研究安全隐患排查、风险防范、问题整改等措施,解决一线安全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安全生产责任,起到表率作用。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好本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宣传教育培训,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将各岗位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内容落到实处,特别是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本岗位安全职责的认知,提高政治站位,筑牢红线意识,努力践行“安全是第一管理”的理念,做到“四个一”: 一心一意、一抓到底、 一如既往、一以贯之。
四、建立健全安全考核监督机制,督促全员履行安全职责
考核监督体制是确保责任制履行的重要保证。总书记指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我们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监督制度,要覆盖到企业的各个组织和各岗位员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惩戒作用,促使安全生产问责从“事故型问责”向“日常履职型问责”转变。通过奖励主动、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的责任人,惩处不落实、部分落实安全责任制的责任人,不断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责任制的各项制度,确保其合法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建立健全并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体现,对于企业来说,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亦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的同时应将风险降到最低,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