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直播陷争议,双十一直播间的全场最低价,水分有多大?
从10月底开始,今年的双十一就已经拉开战幕,随着电商的兴起,购买渠道已不仅限于淘宝、天猫等官方平台,直播带货已然成为双十一主要销售渠道。
官方平台拿优惠券和满减吸引消费者,直播间则打着全网最低价的旗号引导下单,到底哪一方能让消费者薅到更多羊毛,恐怕谁也说不清。
近日,就有消费者投诉,双十一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资生堂化妆品比在旗舰店贵了几百元,要求资生堂和李佳琦方给出说法。
差价三百多,谁在暗箱操作?
11月4日,有消费者反映,资生堂官方旗舰店出售的一套水乳价值888元,而李佳琦直播间的同款商品却贵了三百多,随后,资生堂旗舰店回应称888元售价为系统故障,将对异常订单统一退款补偿。
许多在旗舰店购买套装的消费者接到资生堂电话,对方要求取消该订单,作为补偿,所拍的888元套装将全部赠予,而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消费者不仅花了的高价,且没有任何补偿,引发了消费者极大不满。
直播热潮下,商品真的更便宜?
天猫双十一数据显示,10月24日,李佳琦直播间观看量达到4.6亿人次,单场直播累计点赞2.54亿,10月29日,东方甄选山东好物直播专场总销售额达1.2亿元,直播带货如此火热,直播间的商品真的就更便宜吗?
带货直播中,价格是最大卖点,主播多采用“全网最低价”、、“赔钱福利价”、“前XX名下单有福利”等词汇来吸引消费者下单,甚至有些人并无购买需要,但听到如此福利还是下单囤货。
图文无关
但最后比价发现,直播间产品并不比官方商城便宜,有些产品还涉及质量问题,而所谓的优先下单享福利承诺,也多半无法证明。
当下大部分直播不仅有诱导嫌疑,用词也涉嫌违规,广告法规定,禁止使用“最高级”、“最好”等极限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规范直播带货,还需多方努力
直播带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商家资质不够、售后服务不专业、退换货延迟,甚至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比比皆是。
对此,还需完善法规规章体系,进一步明确主播、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主体关系及责任划分,填补可能存在的法律空白,主播也应承担经营者的法定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序良俗,不做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
图文无关
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保存各种交易凭证,以防事后发生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双十一大促火热进行,切勿抱着不买就是亏了的心理冲动消费,只买刚需,理性下单,你的快递已经在路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