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齿轮哪来的梗?
什么是命运齿轮,哪来的梗?问了朋友们才知道,是一个运营热门主题: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这个周二我们有一次直播连麦活动,结束后我想,可能叫齿轮咬合,更为绝妙。一群陌生人,因为某条纽带,齿轮开始一起转动,并连接在了一起。
去年创业初期,什么产品都没有,但创业得有收入啊,于是根据我们的能力做了个知识星球,为大家提供内容服务,于是就有了「让时间为你证明」。现在看来,这是个好选择。
除了现在给大家提供的服务,我当时还想了另一种方式,就是更有参与感的直播服务。策划案是这么写的:
视频号直播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直播和短视频是非常不一样的逻辑,是因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户可以因为自己的参与,影响一个公开视频节目的发展轨迹。可以互动。这是一种参与和拥有的感觉。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把这种「拥有感」尽可能做到极致,那就是私有的定制。
比如:会员定主题,连麦进来,我们给会员答疑解惑,当着所有人的面,形成一种独特的服务。
二爷说,这服务一年收 999 不贵吧。我说贵倒是不贵,也许没人买呢。二爷说,老池你自信点,把也许去掉。
那时候大家都忙着做星球内容,做产品,做和高人聊的直播,这事就放下了。毕竟内容和服务太多,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是能不能消化的问题,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有没有那么多人想和咱连麦呢。不好说。
这个服务直到今年 7 月底,huhu 又提上了日程,毕竟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创作了,在星球恢复原价的时候做一场连麦还挺有意思的,能不能掌控全场,那就是我的事了。
周二是首秀,我觉得还不错,现场还抓了两张照片,右边是建德吉他solo的时候,左边是空灵分享的时候,其他几位没抓到,留了一点遗憾。抓拍这事也是我现场想的,希望以后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昨天一共和六位墨问的朋友们连麦聊天,分别是灰熊队、李建德、单仁、晓伟、空灵和刘亚丹。怎么说呢,各个身怀绝技。
灰熊队长左思玲,文章文章写的极好,大巧不工,幽默辛辣,文词洗练,是可以用雅文写作的人。用顾衡老师的话讲,现在雅文都快消失了。但现实中人好像很害羞,直播说话脸红心跳,看来文和人,差别还挺大。我问左老师怎么练习写作的呢,她的方法是背字典,写日记。你看,就是这么简单。
灰熊队的作品,普通的生活,洗练的文字,颇有阿城之风
坐火车回老家
李建德是一个让人感到惊艳的创作者,一直追求退步的一个人,但吉他弹的极好,音乐创作者,英语纯正流利,高翻的水准,文字写得也好,在创作领域应该是出类拔萃的那种。现场给大家演奏吉他,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对墨问的期待,我也很期待他更多的作品,迫不及待。
我被他惊艳到的一个小样作品:
用科技寻找人文
单仁是个有故事的墨问老朋友,我们通过摄影结缘,都是摄影爱好者,单仁的摄影作品常常让二爷惊叹不已。想到二爷品味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就知道单仁老师拍的多好了,反正比我好。单仁不仅是知识星球的用户,还是墨问便签的用户,写作集训班用户,墨问读书会用户,基本上我们有什么产品,单仁老师就一个字,买。对我们爱的深沉。他还喜欢收集北京的各种出行信息,已经做了一本大全,在这里:
北京·周末去哪儿玩|2023.8.4 更新
晓伟是墨问推广大使,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干上这活了,基本上遇到人就推荐,很多人以为晓伟就是墨问员工,可见推广力度之猛。晓伟喜欢摄影和各种硬件,苹果设备爱好者,喜欢整理信息,锤子手机用户,一直关注我们创业,算是多年的老朋友,他是每天第一个在创作群发布墨问便签的人,大概是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吧,一个每天早起的践行者。输出笔记高达一千多条,让人叹为观止,构建了自己的晓宇宙:
「晓」宇宙
空灵同样是墨问的重度用户,帮助我们做了很多答疑解惑的工作,同样,他加入了知识星球,墨问写作集训班和读书会,同时是墨问便签的重度日更用户,微习惯的践行者,日更新到了 402 篇。每一天都是生命的印记。他给我们分享了自己微习惯的养成计划,我想,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嗷嚎,这居然是他第一次直播,清秀呀。
我的第一次直播
最后一位是刘亚丹,这是一位资深的架构师,MacTalk 读者,在互联网从业多年,从我做极客时间的时候就关注我们了,还是 QCon 技术大会的讲师。他没有那么喜欢写作,但有了墨问便签,他现在写的内容超过了十年公众号的总和。比如:
ChatGPT Prompt 的力量,远超你想象
那天也诞生了一些金句:
灰熊队:文字写出来就是注定要被遗忘的
李建德:自从放弃了进步,人生就变得非常美妙
单仁:我拍照其实很一般
晓伟:早起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
空灵:我其实是一个腼腆的人
刘亚丹:我加入这个群以后,创作的内容是我过去十年的总和
我想,这可能就是做公司和做产品的意义,连接能够连接到的人,一起行走,一起创作。
咱们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