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四个显著特点及艺术金融发展前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20:42:50 浏览量: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突飞猛进,拍卖市场的交易额从几十亿跨越到上千亿规模,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比肩美国和英国,稳居全球艺术品市场三大市场之一,是世界艺术品市场增长最快的新兴力量。

与欧美艺术品市场相比较,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全民关注,收藏人群和股民数量相当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对财富的追逐时期,不少人都梦想一夜暴富。不仅富人争相购买拍卖行的高端艺术品,而且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每一次艺术品拍卖的天价成交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微信圈被刷屏,拍卖市场不断刷新的艺术品价格,赚足了人们眼球,甚至变成了大众娱乐的一种载体和手段。《鉴宝》、《天下收藏》等电视节目将大量观众带进艺术品世界。这在普及艺术品知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人们对艺术品财富的欲望。艺术品电子商务浪潮进一步启动和刺激了艺术品消费。互联网的公开化、扁平化和平民化,给予对艺术品感兴趣的人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台。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人们对于艺术品价格和交易给予了很高的热情和关注。据媒体估计,中国的艺术品收藏人群以千万计,和股民数量不相上下。

第二、艺术精品的高收益促其成为保值增值的资产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财富的增加是中国艺术品繁荣的基本面,次贷危机后的货币超发刺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和规模的大幅攀升。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买家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大量的企业家资金入场。在可投资资产有限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艺术品精品高收益的示范效应吸引了资金的大量涌入,相当数量的参与者将艺术品当成投资工具,将财务收益作为主要目标,艺术品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资金。以追逐财务回报的短期资金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品的文化功能、人文功能、感情功能和社交功能这些艺术品的本体内涵。

中国市场表现出与欧美市场明显的差异,艺术品和房地产一样成为保值增值的资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第三、艺术金融创新国际领先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加速了艺术品与金融的对接。艺术品市场的旺盛与金融监管的全面放松管制相遇,艺术品质押贷款、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资产组合、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艺术品指数和艺术品回购等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探索不断。

金融产品具有流动性、盈利性和风险性三个特征。艺术品是非标准化的,流动性较差,这是艺术品金融化的软肋。在2009-2011年这个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年份,国内近几十家艺术品基金公司累计发行成立了上百支艺术品基金。这些产品大多期限较短,大约为2-3年,与艺术品的成长周期不相匹配,其盈利情况大多是依赖大势的状况,靠天吃饭。由于欧美国家更多地将艺术品当成收藏品,更注重其精神价值的享受,持有艺术品的时间较长,所以艺术品金融的产品和频次都远不如中国市场活跃。

相较而言,艺术品市场热情远远高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对艺术品市场更多的观望和谨慎。鉴定、估值和流动性等关键问题没有进展,艺术品与金融的结合就很难取得实质突破。

第四、巨大利润催生系列 乱象

艺术品市场诚信缺失,有操守和良知的专家无人问津,而给钱就给证书的“专家”却生意兴隆。有些企业拿着艺术品估值鉴定到银行抵押,骗取高额的贷款。艺术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由于高端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价格较高,再加上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力,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造假和仿冒早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造假成本很低。中国艺术品市场“假拍”和“拍假”、赝品等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社会声誉,严重地打击了高净值人群进入市场的信心。

艺术金融发展前景

大力发展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质押贷款、组合产权投资产品等艺术金融类产品,增强艺术品资产流通性,同时以消费需求为端口促进艺术金融市场发展。

消费金融在欧美非常普及和发达,对于促进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术品消费的金融支持可以以艺术品电商作为切入点。艺术品电商平台根据以往客户交易和支付习惯等因素数据评分,结合风险控制模型,给予客户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额度。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艺术品时,可以选择分期或赊购等方式,使金融与艺术品消费巧妙对接。

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除住房、汽车和信用卡外,基本上是一片没有被开垦的蓝海市场。艺术品金融消费市场应该瞄准在城市生活的80后、90后年轻人,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生活品味的追求超过中老年人,对文化艺术品有着较大的需求,消费观念超前、时尚,他们能够接受“先购物后付款”。

在艺术品消费市场上,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很多的画廊、艺术品商店和电商有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有钱而苦于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创意设计感强的艺术品。个性化、定制化的艺术消费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艺术品供给方需要满足和挖掘符合人性的、潜在的精神需求,迎接巨大的、扑面而来的市场机会。

·END·

雅德馨香

画廊·作品·艺术家

微信号:yadexinxiang2011

好文!必须点赞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