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纳什的传奇一生 |《诺奖大师谈博弈论》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整个社会科学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博弈论的引入。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博弈论首先改变了经济学,继而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科学。博弈论的主要开创者是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 (JohnNash ),博弈论最重要的概念和分析工具是纳什均衡。以纳什为界,经济学可以划分为纳什之前的经济学和纳什之后的经济学。当然,这个转变持续了数十年,大约到 20 世纪末才基本完成。
在约翰·纳什于 1950 年发表他的经典论文之前,也有其他学者提出过博弈论思维,比较有名的是 19 世纪法国数学家安东尼·古诺和约瑟·伯特兰,以及 20 世纪计算机的发明人冯·诺依曼及其合作者奥斯卡·摩根斯坦。但博弈论真正成型还要归功于纳什。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博弈论的创始人就是纳什。纳什对博弈论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贡献。在斯密之前也有很经济学理论,但约翰·纳什是第一个把它们整合成系统理论的经济学家。
——张维迎
1
走进约翰·纳什的传奇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数学的浩瀚星空中,约翰·纳什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数学的殿堂,还深深影响了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这位天才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小说,充满了辉煌与坎坷,智慧与挣扎。
1928年6月13日,纳什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工业城市布鲁菲尔德。从小,他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数学天赋,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和特立独行的性格,他让老师感到头疼,被形容为“有着两个脑袋,半颗心”。此外,纳什还患有社交障碍症,总是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中。
在普林斯顿大学,纳什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不去上课,认为上课会破坏他的创造潜能,而是选择独自在宿舍里研究数学。他的野心勃勃,梦想着提出自己的原创理论,成为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终于,在一次灵感闪现的瞬间,他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这一理论对博弈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他在数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纳什的人生并非只有辉煌。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他遭遇了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导致幻觉、妄想、情绪混乱等症状频发,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纳什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成为了一个被嘲弄的怪老头,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游荡。他的妻子艾里西亚一直不离不弃,陪伴他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尽管精神健康问题给纳什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他从未放弃对数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他逐渐恢复了理智,继续他的学术研究。他的坚持和勇气成为了许精神健康患者的榜样,激励着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寻求康复。
1994年,纳什因其在博弈论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刻,他的人生再次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的“纳什均衡”理论不仅在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还在经济学、政治学、商业战略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为人类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工具,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约翰·纳什的诺贝尔奖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获奖后,纳什重新回到了学术界,继续从事数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他的名字和理论被写入了教材,成为无数学子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2001年,一部以纳什为原型的传记电影《美丽心灵》上映,该片由朗·霍华德执导,罗素·克劳和詹妮弗·康纳利主演。影片深刻揭示了纳什与精神分裂症斗争的艰难历程,以及他与妻子艾丽西亚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
电影中的纳什,既是一个在数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天才,也是一个在生活中饱受折磨的病人。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让人们看到了在逆境中坚持梦想和信念的力量。《美丽心灵》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还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项大奖。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纳什的人生太过平静。2015年5月23日,纳什与妻子艾丽西亚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当时,他们刚刚从挪威国王手中接过阿贝尔奖(Abel Prize),成为第一个既获得过阿贝尔奖又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然而,这份荣耀和喜悦却未能延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他和妻子的生命。
纳什的离世,让数学界和经济学界都陷入了深深的哀悼之中。他的才华和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他的故事和精神也将继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2
《诺奖大师谈博弈论》
20世纪后半叶,博弈论领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群星璀璨,创新迭起。本书精选14位享誉全球的博弈论泰斗所撰写的18篇里程碑式论文,是一部汇聚现代博弈论精髓的经典文集。
本书开篇即以约翰·纳什的博士论文为引,凸显了纳什对博弈论乃至整个经济学领域的深远影响和贡献。此外,书中还广泛收录了诸如约翰•海萨尼、莱因哈德•泽尔腾、罗伯特•奥曼、劳埃德•沙普利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典力作。这些作品不仅构建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策略制定、均衡状态分析、信息架构等关键要素,还深刻剖析了合作与非合作博弈中的复杂动态与精巧机制设计。
本书是深入理解现代博弈论核心思想、原理、方法论,并把握其理论发展脉络、学术价值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必读宝典。
作者简介
约翰•F.纳什(John F.Nash):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他提出的著名的“纳什均衡”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约翰•海萨尼(John Harsanyi):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其杰出贡献是对塞局博弈的高度创新分析,以及博弈论与经济推理在政治和道德哲学上的应用。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兰克福大学数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 教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创立者。
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博弈论学会首任主席。
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和经济学名誉教授,对数理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理论做出过杰出贡献。
哈罗德•W.库恩(Harold W. Kuhn):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数理经济学荣誉教授。其因与阿尔伯特·塔克共同开创的“非线性程序设计”理论而享誉全球。
目录
第1章 n人博弈的均衡点/约翰·F.纳什
第2章 讨价还价问题/约翰·F.纳什
第3章 非合作博弈/约翰·F.纳什
第4章 求解博弈的迭代算法/朱莉娅·鲁滨逊
第5章 扩展型博弈的等价性/F.B.汤普森
第6章扩展型博弈和信息问题/哈罗德·W.库恩
第7章 n人博弈的值/劳埃德·S.沙普利
第8章 随机博弈/劳埃德·S.沙普利
第9章 递归博弈/休·埃弗里特
第10章 没有附加支付的合作博弈的冯·诺依曼摩根斯坦解/罗伯特·J.奥曼 B.皮莱格
第11章 关于经济的核的极限定理/杰拉德·德布鲁 赫伯特·E.斯卡夫
第12章 合作博弈的谈判集/罗伯特·J.奥曼 迈克尔·马施勒
第13章 具有连续交易者市场的竞争均衡存在性/罗伯特·J.奥曼
第14章 n人博弈的核/赫伯特·E.斯卡夫
第15章 由“贝叶斯”参与人进行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约翰·C.海萨尼
第16章 重大比赛/戴维·布莱克维尔 托马斯·S.弗格森
第17章 市场博弈/劳埃德·S.沙普利 马丁·舒比克
第18章 扩展型博弈均衡点完美概念的再检验/莱因哈德·泽尔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