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价格持续上涨 喝1天要100元,网友直言喝不起了
1.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当归、党参、黄连等多种常用中药材涨幅高达80%以上。
2.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下游药品成本增加,一些医院和门诊患者购买中药的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3.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既有供给端的因素,如劳动力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导致减产,也有需求端的因素,如中药需求量增加。
4.价格上涨让中药材种植户也面临压力,由于中药材周期长,短期内并未受益。部分中药材存在哄抬炒作情况。
5.专家建议可以建立中药材国家战略储备,平抑价格波动。并对关键中药材实行分类管理。
近日,不断上涨的中药材价格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中药材专业网站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药常用材料当归、党参、黄连等价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涨80%以上,牡丹皮、白术、甘草等也出现大幅上涨。中药材价格的持续攀升,正在向中药产业链的各环节传导影响。
李伯伯是一名退休工人,患有腰肌劳损,需要长期服用滋补腰肾的中药。近两年来,他觉得同样的一副中药,价格似乎在悄然上涨。今年春节后,中药房老板告知李伯伯,由于中药材价格上涨,他常买的党参黄芪汤将由原来的65元/付,涨价至100元/付。“这可如何是好,一天得喝两付,不喝不行,喝又这么贵。”李伯伯一边算着自己的退休金,一边无奈地叹气。
像李伯伯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广州一家中医院副院长张教授表示,他们医院目前的中药材都是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价格相对稳定,暂时没有明显涨价。但是,那些在公立医院外就诊的患者,肯定已经感受到了涨价影响。以前一付中药几十块钱就可满足治疗,现在可能要花上百元。这无疑增加了长期服药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药材价格为何这么快就上涨了这么多?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加之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中药材的种植成本上升,产量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药的市场需求正在增长。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的共同影响,导致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药材价格的上涨,让种植户利益反而没有立竿见影。广西中药材种植户杨明表示,中药材生长周期长,品质上乘的中药材更是需要精心呵护3-5年。短期内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他们影响不大。同时,种子、肥料、人工等种植成本的增加,也分摊了价格上涨带来的额外收入。
业内专家分析,当前中药材价格上涨还存在哄抬炒作的情况。建议从国家层面设立中药材储备系统,既可平抑价格波动,也可在中药材价值低迷时进行支持性收购,保障种植户利益。同时,建立科学的中药材目录管理制度,区分资源稀缺型和普通型中药材,重点监控稀缺品种的合理流通。
当前,中药材价格高企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作为国粹,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监管,稳定中药材价格,防止哄抬炒作;中药企业需要控制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轻患者负担;广大患者也需理解中药材供给形势,合理使用中医药资源。
期待通过各方协作,化解当前中药材价格上涨困局。让古老而灵验的中医药继续造福社会,成为民族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