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美团和饿了么谁会先倒闭?
#美团狂撒十亿进军香港#现在,美团与饿了么都在外卖市场上竞争激烈。根据权威统计,截至2023年3月,美团外卖占据中国外卖市场56.7%的份额,饿了么则占据33.4%的市场份额。虽然两个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但从各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未来饿了么可能比美团更有可能倒闭。
首先,饿了么的用户数量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市场份额获得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美团的用户数量仍在稳步增长,这意味着该公司仍然有足够的潜力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根据最新数据,美团的月活跃用户(MAU)已超过1.5亿,相比饿了么来说已经领先不少。
饿了么
5月22日香港,美团外卖正式推出了KeeTa平台,并开始运营。KeeTa目前仅在香港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并计划逐步扩张至全市场,并据称拥有价格优势。不出意外,美团依旧采取了烧钱补贴的方式,对新用户推出了高额优惠券。据外资投行预计,KeeTa送餐成本虽比内地高,但仍有成本优势,并视其为美团扩张至东南亚前的重要尝试。
然而,开拓香港市场并非易事。香港市场人口密集、人工成本高、消费者文化等因素,导致香港外卖市场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故此很难啃的硬骨头。此外,当地现有的外卖平台尚未很好地解决价格贵、配送不稳定、供给选择少等问题。 目前,香港外卖市场的前两大玩家分别是Foodpanda和Deliveroo,他们共占据香港90%的市场份额。
美团
对于美团,香港外卖市场或许非常重要,但尽管预计KeeTa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高,但它仍面临着激烈竞争。不过,美团还是将其视作一个扩大海外业务的机会,这也是美团扩张至东南亚前的重要尝试。如今香港市场竞争激烈,美团等出海企业需要打造日渐成熟的全球化扩张战略。
美团在除外卖外的其他领域中表现更为出色。美团的汽车出行、酒店住宿、电影娱乐等业务拥有极高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这意味着不仅仅可以增加平台的用户数,而且可以扩大业务覆盖面,切入多个行业,优化和丰富生态布局。
此外,作为对比,美团开放平台方便了万千商家上线美团平台,而饿了么如今迫于市场巨头压力,已经不再推进商户独立运营方案,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空间。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饿了么在季度内GMV和订单呈现显著增长,单位经济效益连续录得正数,多项核心指标连续多季度向好。季度内,饿了么通过推出新店免单、放心点榜、时令营销、18红包节等平台创新活动,引入更多优质商家,帮助商家加速生意恢复提振。本地生活板块亏损从220.92亿元人民币,已大幅收窄至140.21亿人民币,到家业务亏损继续收窄。饿了么今年以来不断推出各类创新活动,持续优化平台运营机制和效率,持续优化平台运营效率,扎实落地“放心点”战略。同时,饿了么也正加速入驻更多零售头部品牌。饿了么蜂鸟在季度内启动春季扩大招募,并为骑手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结合以上因素是我认为饿了么有可能有倒闭风险的原因。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判断仅仅是基于数据和逻辑推断,不能算是一定成真。毕竟市场是非常复杂而动态的,随时会出现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