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哪些企业新进榜单?哪些企业最赚钱?哪个行业入围最多?一文看懂500强变化及特点
哪些企业第一次进入榜单?
哪些企业最赚钱?
研发投入前十名花落谁家?
哪些企业创新质量高?
哪个行业入围企业最多?
哪些地区、城市入围的企业最多?
2022中国企业500强呈现哪些变化及特点?
我们以表格形式做如下盘点。
2022年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向社会发布“ 2022中国企业500强 ”“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 “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 “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 ” “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 “ 202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 ”六项榜单(点击查看榜单)。
2022中国企业500强新晋企业51家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有51家新入围或者重新入围企业。
名次 | 企业名称 | 地区 |
9 |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 |
38 |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 |
88 | 苏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 |
115 |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 |
137 |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 |
205 |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 |
219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 |
245 |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 |
272 |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 |
273 |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 |
29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广东 |
297 | 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 |
321 |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内蒙古自治区 |
354 | 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 |
355 | 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 |
374 |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84 |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 |
404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 |
406 | 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 |
408 |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 |
409 | 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 |
410 |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 |
412 |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 |
413 | 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 |
415 | 浙江升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 |
417 | 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 |
418 | 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 |
431 | 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 |
434 | 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 |
438 | 张家港市沃丰贸易有限公司 | 江苏 |
441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 |
442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 |
446 | 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 |
448 | 重庆新鸥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 |
450 | 福州中景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 |
453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 |
455 | 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 |
466 | 深圳市信利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广东 |
471 |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 |
472 | 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 |
476 |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 |
482 | 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 |
484 | 昆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 |
485 | 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 |
488 |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 山东 |
489 |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 |
492 | 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 |
495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 |
497 | 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 |
498 |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 |
499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 |
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前十名
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前十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营业收入(亿元) |
1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29,711.30 |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26,555.54 |
3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25,886.03 |
4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18,913.39 |
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4,300.03 |
6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2,337.65 |
7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1,804.44 |
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1,683.34 |
9 |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11,202.09 |
10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0,736.70 |
中国企业500强哪些企业最赚钱?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634.68亿元。
2022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前10名企业
名次 | 公司名称 | 净利润(亿元) |
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483.38 |
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025.13 |
3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411.83 |
4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 2,248.22 |
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165.59 |
6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199.22 |
7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135.45 |
8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16.18 |
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943.61 |
10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875.81 |
千亿级企业数量接近五成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千亿级企业达到244家,占比接近50%。党的十八大以来,千亿级企业增加了124家。
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人寿等12家企业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近年“中国企业500强”千亿企业数量
榜单发布年份 | 千亿企业数量/家 |
2022 | 244 |
2021 | 222 |
2020 | 217 |
2019 | 194 |
2018 | 172 |
2017 | 157 |
2016 | 152 |
2015 | 144 |
2014 | 131 |
2013 | 120 |
2022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4474.67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51.95%,大企业创新地位不断凸显。
2022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前10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研发费用 (亿元) | 行业名称 |
1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426.66 | 通信设备制造 |
2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578.23 | 互联网服务 |
3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426.26 | 航空航天 |
4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399.27 | 土木工程建筑 |
5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339.36 | 航空航天 |
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335.24 |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生产业 |
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307.21 | 电信服务 |
8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271.86 | 黑色冶金 |
9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247.56 | 土木工程建筑 |
10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43.62 | 土木工程建筑 |
2022中国企业500强研发强度五连升
2022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强度提升至1.81%,迎来五连升并创下新高。
2022中国企业500强研发强度前10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研发强度(%) | 行业名称 |
1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22.62 | 通信设备制造 |
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16.42 | 通信设备制造 |
3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5.22 | 航空航天 |
4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3.14 | 通信设备制造 |
5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12.88 | 航空航天 |
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9.44 | 通信设备制造 |
7 | 美团公司 | 9.31 | 互联网服务 |
8 |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02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 |
9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6.91 | 互联网服务 |
10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 6.38 | 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 |
2022中国企业500强创新质量持续提升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持有各类有效专利166.80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21.94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7.29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7.83万件。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为40.34%。
2022中国企业500强发明专利数量前10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发明专利数 |
1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99,000 |
2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44,867 |
3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7,100 |
4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35,841 |
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31,000 |
6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8,398 |
7 | 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25,693 |
8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2,770 |
9 | 小米集团 | 17,296 |
10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4,694 |
哪些行业入围数量最多?
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入围企业增至256家,比上年500强增加7家,连续第二年保持增加;服务业企业为171家,其他企业为73家。
行业名称 | 公司数量 |
黑色冶金 | 50 |
房屋建筑 | 30 |
石化及炼焦 | 23 |
商业银行 | 21 |
一般有色 | 20 |
土木工程建筑 | 17 |
住宅地产 | 17 |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 16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 | 16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 | 15 |
物流及供应链 | 14 |
多元化投资 | 14 |
金属制品加工 | 11 |
综合商贸 | 10 |
保险业 | 10 |
农副食品 | 9 |
通信设备制造 | 9 |
综合制造业 | 9 |
综合能源供应 | 9 |
家用电器制造 | 8 |
电力电气设备制造 | 8 |
电力生产 | 7 |
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 | 7 |
互联网服务 | 7 |
服装及其他纺织品 | 6 |
化学纤维制造 | 6 |
公路运输 | 6 |
金属品商贸 | 6 |
多元化金融 | 6 |
综合服务业 | 6 |
水泥及玻璃制造 | 5 |
贵金属 | 5 |
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 | 5 |
食品 | 4 |
酒类 | 4 |
造纸及包装 | 4 |
药品制造 | 4 |
电线电缆制造 | 4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 4 |
软件和信息技术(IT) | 4 |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生产业 | 3 |
纺织印染 | 3 |
动力和储能电池 | 3 |
航空航天 | 3 |
电网 | 3 |
港口服务 | 3 |
航空运输 | 3 |
电信服务 | 3 |
化工医药商贸 | 3 |
连锁超市及百货 | 3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 | 2 |
兵器制造 | 2 |
水务 | 2 |
能源矿产商贸 | 2 |
生活消费品商贸 | 2 |
农产品及食品批发 | 2 |
生产资料商贸 | 2 |
汽车摩托车零售 | 2 |
医药及医疗器材零售 | 2 |
人力资源服务 | 2 |
农林牧渔业 | 1 |
饮料 | 1 |
轮胎及橡胶制品 | 1 |
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 | 1 |
工程机械及零部件 | 1 |
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 | 1 |
船舶制造 | 1 |
铁路运输 | 1 |
水上运输 | 1 |
邮政 | 1 |
机电商贸 | 1 |
商业地产 | 1 |
文化娱乐 | 1 |
教育服务 | 1 |
哪些地区入围数量最多?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依次是北京、广东和山东。
从变化来看,中国企业500强区域分布的橄榄型结构更加突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企业数量增加,第一梯队、第四梯队企业数量减少。
第一梯队北京地区的企业有88家,比上年减少了5家;
第二梯队包括入围企业数量在40家-80家以上的区域,有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共有19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500强增加了3家;
第三梯队包含了入围企业数量在10家-39家的区域,包括上海、河北、四川、重庆、福建、安徽、河北,共有134家企业入围,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0家;
第四梯队包含了河南等17个入围企业数量在9家及以下的区域,共有7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500强减少了8家。
地区名称 | 入围企业数量 |
北京市 | 88 |
广东省 | 59 |
山东省 | 50 |
浙江省 | 46 |
江苏省 | 44 |
上海市 | 31 |
河北省 | 23 |
福建省 | 19 |
四川省 | 15 |
湖北省 | 13 |
重庆市 | 12 |
河南省 | 11 |
陕西省 | 10 |
安徽省 | 9 |
山西省 | 8 |
江西省 | 8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7 |
云南省 | 7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7 |
天津市 | 6 |
湖南省 | 6 |
甘肃省 | 6 |
内蒙古自治区 | 4 |
辽宁省 | 4 |
贵州省 | 3 |
吉林省 | 1 |
黑龙江省 | 1 |
青海省 | 1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 |
规模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有哪些?
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有8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倍以上,41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高于50%。
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前10名的企业
排名 | 企业名称 | 营收增长率(%) | 行业名称 |
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469.06 | 通信设备制造 |
2 | 青岛海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264.46 | 多元化投资 |
3 | 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 | 236.00 | 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 |
4 | 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69.97 | 房屋建筑 |
5 | 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60.56 |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
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59.06 | 动力和储能电池 |
7 | 张家港市沃丰贸易有限公司 | 157.53 | 金属品商贸 |
8 |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129.70 | 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 |
9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98.1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
10 | 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91.9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
哪些城市入围数量最多?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入围企业分布最多的五个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
城市 | 入围数量 |
北京市 | 88 |
上海市 | 31 |
深圳市 | 29 |
杭州市 | 21 |
广州市 | 19 |
无锡市 | 14 |
重庆市 | 12 |
济南市 | 11 |
成都市 | 10 |
武汉市 | 10 |
福州市 | 9 |
邯郸市 | 9 |
苏州市 | 9 |
东营市 | 8 |
南通市 | 8 |
宁波市 | 8 |
南京市 | 7 |
乌鲁木齐市 | 7 |
西安市 | 7 |
昆明市 | 6 |
厦门市 | 6 |
天津市 | 6 |
温州市 | 6 |
长沙市 | 6 |
滨州市 | 5 |
南昌市 | 5 |
青岛市 | 5 |
潍坊市 | 5 |
嘉兴市 | 4 |
南宁市 | 4 |
石家庄市 | 4 |
郑州市 | 4 |
东莞市 | 3 |
佛山市 | 3 |
湖州市 | 3 |
济宁市 | 3 |
兰州市 | 3 |
廊坊市 | 3 |
唐山市 | 3 |
烟台市 | 3 |
保定市 | 2 |
沧州市 | 2 |
常州市 | 2 |
德州市 | 2 |
贵阳市 | 2 |
合肥市 | 2 |
呼和浩特市 | 2 |
临汾市 | 2 |
临沂市 | 2 |
洛阳市 | 2 |
平顶山市 | 2 |
绍兴市 | 2 |
沈阳市 | 2 |
太原市 | 2 |
芜湖市 | 2 |
徐州市 | 2 |
宜昌市 | 2 |
珠海市 | 2 |
淄博市 | 2 |
安阳市 | 1 |
鞍山市 | 1 |
白银市 | 1 |
蚌埠市 | 1 |
包头市 | 1 |
宝鸡市 | 1 |
大同市 | 1 |
鄂尔多斯市 | 1 |
防城港市 | 1 |
哈尔滨市 | 1 |
菏泽市 | 1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1 |
淮北市 | 1 |
淮南市 | 1 |
黄石市 | 1 |
惠州市 | 1 |
嘉峪关市 | 1 |
焦作市 | 1 |
金昌市 | 1 |
金华市 | 1 |
乐山市 | 1 |
丽水市 | 1 |
柳州市 | 1 |
六安市 | 1 |
龙岩市 | 1 |
泸州市 | 1 |
吕梁市 | 1 |
绵阳市 | 1 |
南阳市 | 1 |
内江市 | 1 |
宁德市 | 1 |
泉州市 | 1 |
日照市 | 1 |
三明市 | 1 |
上饶市 | 1 |
泰安市 | 1 |
铜陵市 | 1 |
威海市 | 1 |
西宁市 | 1 |
咸阳市 | 1 |
新余市 | 1 |
延安市 | 1 |
盐城市 | 1 |
扬州市 | 1 |
阳泉市 | 1 |
宜宾市 | 1 |
鹰潭市 | 1 |
营口市 | 1 |
玉林市 | 1 |
云浮市 | 1 |
长春市 | 1 |
长治市 | 1 |
中山市 | 1 |
中卫市 | 1 |
遵义市 | 1 |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前10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是依据海外资产排序产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连续11年居第一位,由中国化工与中国中化合并而成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居第二位。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前10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2 |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3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4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5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
6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
7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8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9 |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0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哪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59%,与上年相比提高了0.52个百分点。
跨国指数前10名企业
排名 | 公司名称 | 跨国指数/% |
1 |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74.62 |
2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70.67 |
3 | 万洲国际有限公司 | 61.94 |
4 |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59.29 |
5 |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4.3 |
6 |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49.32 |
7 |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48.81 |
8 |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47.23 |
9 |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 45.64 |
10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43.69 |
“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是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愿申报的数据,参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标准产生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是由拥有海外资产、海外营业收入、海外员工的非金融企业,依据企业海外资产总额的多少排序产生;跨国指数则按照(海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总额+海外资产÷资产总额+海外员工÷员工总数)÷3×100%计算得出。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六项榜单简析
2022年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向社会发布 “2022中国企业500强”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202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 六项榜单(点击查看榜单)。各项榜单特点及分析简要如下。
▎2022中国企业500强
1.营收规模迈上百万亿级台阶
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实现较高速度增长,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2.48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2.65万亿元,增长14.08%;资产总额为372.53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8.95万亿元,增长8.43%;入围门槛连续20年提高,2022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已经提升至446.2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53.89亿元,增长为13.74%。这是中国企业500强自发布以来入围门槛绝对值提高最多的一年。
千亿俱乐部加快扩容,万亿级企业首次突破10家。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44家,占比接近50%,净增22家;有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1万亿元,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农业银行8家原万亿级企业外,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人寿4家企业成为万亿级企业新成员。
2.盈利水平总体改善
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长9.63%;收入利润率为4.36%,比上年500强下降了0.17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0%,比上年500强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9.03%,比上年500强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企业亏损面略有扩大,煤炭、地产、化学原料、航空运输是亏损多发领域。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亏损企业为33家,亏损面为6.6%,较上年500强扩大1.0个百分点,33家企业合计亏损额为1591.73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500强增加183.95%。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银企业的盈利水平整体上波动提升,商业银行呈现下降态势,非银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盈利差距有所缩小,但依旧显著低于商业银行。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非银企业的收入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99%、8.42%,分别比商业银行低17.88个百分点和1.94个百分点。
3.创新实力不断积累
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45万亿元,与上年500强相比,增加了1408.20亿元,增长了10.78%;占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51.95%,大企业创新地位不断凸显。研发强度提升至1.81%,迎来五连升并创下新高。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研发投入上持续保持领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4.16%,航空航天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4.08%;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7.02%。
专利数量持续增加。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持有各类有效专利166.80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21.94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7.29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7.83万件。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为40.34%。
参与标准制定继续保持活跃,国内标准数持续增加。2022中国企业500强累计共参与标准制定74939项,比上年500强增加了5989项,其中参与国内标准制定69600项。
4.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企业500强的行业结构,在疫后经济复苏中持续调整。2022中国企业500强中,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分别增加6家和4家,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多元化投资业均增加3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业分别增加2家。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复苏较好,公路运输、物流及供应链、综合商贸分别增加2家。
部分行业依然承受较大发展压力。住宅地产业受冲击最大,入围企业数量48家,相比上年减少8家,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减少;净利润加快下滑,增速为-13.34%,连续第二年负增长,也是净利润增速连续第四年大幅下降。部分零售领域也受到较大影响,汽车摩托车零售业、家电及电子产品零售业均净减少3家。
5.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中国企业500强规模增长快于美国500强,规模总额已经与美国500强基本相当。202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规模相当于美国500强的97.74%;资产总额相当于美国500强的106.46%,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500强。入围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数量增至133家,居于第一位。营业收入方面,中国内地企业有16家排名全球行业首位,12家排名全球行业第二位,14家排名全球行业第三位。位居全球行业前三的中国内地企业为42家,位居全球行业前五的中国内地企业为58家。
▎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1.规模大幅增长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到47.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07%,增速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资产总额达到47.65万亿元,增速为7.49%。入围门槛大幅跃升,达到147.78亿元,较上年增加36.87亿元,增幅达到33.26%,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幅都创出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3.38万亿元增长到47.11万亿元,翻了一番;入围门槛从70.6亿元增加到147.78亿元,提高了77.18亿元。
2.净利润高速增长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1.4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4.47%;净资产利润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1.30%和3.12%,较上年分别增加1.06和0.19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从0.52万亿元增长到1.47万亿元,增长1.76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23%提高到3.12%,提高0.89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从9.36%提高到11.30%,提高1.94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持续改善态势。
3.创新成效显著
企业研发投入继续增加。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研发费用1.0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76%;研发强度为2.37%,较上年微增0.0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规模增长了1.47倍,研发强度增加了0.5个百分点。
专利及发明专利数快速增加。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有专利130.45万项,较2013年增加102.60项,其中发明专利达57.49项,较2013年增加49.98项。
制造业龙头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2022专利数前10位企业共持有56.89万个专利,占比43.61%。发明专利数量前10位企业共持有发明专利32.53万个,占比56.58%。
4.重化工行业仍是重要组成部分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重化工行业以绝对优势力压其他行业,其中行业营业收入总规模前5位中,重化工行业占据4席,分别为: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一般有色、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行业净利润总额前5位中,重化工行业占据3席,分别为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
此外,汽车及零配件制造分别位居行业营业收入排名和行业净利润排名的第3位和第5位。
5.海外市场逆势扩张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304家企业海外营业收入总额为6.0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9.6%。275家企业海外资产规模总额为5.2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62%,高于总资产增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海外营业收入总额从2.81万亿元增长到6.04万亿元,增长了1.15倍;海外资产大量积累,增长了1.69倍。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1.规模较大幅度增长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8.15万亿元,增长率达10.47%,过去两年平均增速为7.94%;资产总额达到322.55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8.01%。企业迈向千亿级规模步伐趋缓,过去三年只增加了1家。此外,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收总额连续7年超过制造业500强,但人均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500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从20.48万亿元增长到48.15万亿元,增长了1.35倍,复合增长率为9.97%;入围门槛从24.16亿元增长到69.09亿元,提高了44.9亿元;资产总额从124.22万亿元增长到322.55万亿元,增长了1.6倍,复合增长率为11.19%。
2.净利润保持增长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3.15万亿元,相比上年微增2.85%。平均收入利润率为6.55%,与上年相比下降0.48个百分点。服务业500强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在不同行业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金融业、互联网服务和房地产获利较为丰厚,受疫情影响,医疗零售及服务业获利水平大幅提高。剔除金融业对服务业500强净利润高贡献的影响,非金融服务业500强企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在3%-4%,并呈现波浪式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从1.55万亿元增长至3.15万亿元,增长了1.03倍,复合增长率达到8.22%。资产利用效率总体上有走低态势,2013—2022年间,平均总资产利润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和平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下降了0.27个百分点、4.49个百分点、0.0161次/年。
3.行业结构继续优化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企业入围43家,已经跃居仅次于商业银行(44家)和住宅地产(44)的第三大行业,但企业规模有待提高,相关企业面临做大做强的双重任务。数字产业化企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入围33家,有力支撑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的批发贸易、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入围数量的持续走低,从275家下降到193家,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物流及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快速崛起,从59家攀升至150家,服务业500强企业所在行业分布明显分化,整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4.不同区域各具优势
服务业大企业集中分布于少数区域的特征依旧显著,江、浙、闽地区的服务业企业快速崛起,北上广传统三强地区被打破。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广东75家、江苏53家、北京50家、浙江49家和福建40家,合计入围企业数量267家。比较而言,江、浙、闽地区企业更具活力,北上广传统三强更具规模优势,北上广三地入围企业在服务业500强中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5.55%、14.31%、8.45%,合计68.31%,实力犹显。
5.不同所有制企业齐发力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入围257家和243家,营业收入分别为34.33万亿元和13.83万亿元,分别获得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2万亿元和0.83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入围数量从215家增长到257家,增加了42家。在入围数量上与国有企业不断追平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营收额和利润额与国有企业差距也不断缩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平均营收规模差异从3.4倍,缩小至2.35倍;净利润差异从6.62倍,缩小至2.51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不同领域中齐发力,共发展。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入围数量具有绝对优势,提供基础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则在此之上,围绕消费端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围绕生产端的支撑服务、连接服务和牵引性服务大展身手。
6.并购整合保持活跃
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有116家企业发生了1183次并购,单个企业并购次数达到10.20次,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房地产和医药流通企业是近几年并购的主力,在地方“两类”公司大力度推进产业整合的背景下,地方投资和运营平台持续发力,形成了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地方公共服务企业。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
1.主要国际化指标全面改善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门槛为134.96亿元,比上年提高25.57亿元,提高了23.38%。
2.跨国指数稳步提高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59%,与上年相比提高了0.52个百分点。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员工占比分别为17.06 %、19.65%、10.05%,与上年相比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员工占比分别提高了0.54、0.55、0.47个百分点。
3.发达地区占多数,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覆盖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36%,广东、山东各占10%,浙江占9%,上海占8%,江苏占5%,安徽、云南占3%,福建、河南、河北、湖南、新疆各占2%。湖北、江西、辽宁、陕西、甘肃、宁夏各占1%。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民营企业37家,国有企业63家,民营公司比上年增加4家,当前民营大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在加快。
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有色冶炼及制品9家,土木工程及建筑7家,黑色冶金、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6家,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电力生产、多元化投资各5家,家用电器制造4家。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跨国指数有了明显提升。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跨国指数达到15.59%,比2013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跨国指数提升了1.61个百分点。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海外资产占比、海外营业收入占比、海外员工占比分别为17.06 %、19. 65%、10.05%,与2013中国跨国公司相比,海外资产占比、海外员工占比分别提高了2.45、4.98个百分点,海外营业收入占下降了2.60个百分点。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世界跨国公司100大、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跨国公司100大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出版的《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公布的2022世界跨国公司100大、2021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跨国公司100大,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分别有10家、42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9年时间分别增加了8家、30家;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分别有5家、22家企业的跨国指数达到2022世界跨国公司100大、2021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达到企业数9年时间分别增加了4家、15家。
▎202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
1.战新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2022中国战新企业强入围门槛为307.49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01.04亿元;入围企业共实现战新业务收入9.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2.50%,增速提高9.04个百分点。
23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较上年增加8家。这23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总计达到5.04万亿元,占比54.00%,超过一半,头部效应明显。
2.经营效益低速增长
2022中国战新企业100强共实现战新业务利润7670.63亿元(指按战新业务归口统计的营业利润),较上年增长3.41%;平均收入利润率为8.22%,较上年100强下降2.57个百分点,但仍明显高于全部业务6.63%的利润率水平。
3.国有、民营企业各占半壁江山
2022中国战新企业100强中国有、民营企业各为50家。国有企业共实现战新业务收入5.04万亿元,占比54.02%,其中有13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50家民营企业共实现战新业务收入4.29万亿元,占比45.98%,其中有10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国有、民营在企业经营效率方面表现各有优势。入围国有企业战新业务平均收入利润率为8.98%,人均实现战新业务收入234.55万元,人均实现战新业务利润21.07万元;入围民营企业战新业务平均收入利润率为7.32%,人均实现战新业务收入376.35万元,人均实现战新业务利润27.56万元。
4.企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效果明显
2022中国战新企业100强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主要战新业务的企业有24家入围,入围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其中有5家企业实现收入超千亿元;以新材料产业作为主要战新业务的企业有21家入围,入围企业数量排名第二,其中有5家企业实现收入超千亿元;以新能源产业作为主要战新业务的企业有18家入围,入围企业数量排名第三,其中有3家企业实现收入超千亿元;以相关服务业作为主要战新业务的企业共有14家入围,入围企业数排名第四;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主要战新业务的企业共有11家入围,入围企业数排名第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入围企业数量分别为5家、3家、3家、1家。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1.重视研发投入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的总研发费用为10014.36亿元,相比上年增加了14.69%,占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总研发费用的80%以上;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4.89%,相比于上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
2.创新成果丰硕
2022年创新百强企业共计拥有有效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为135.12万件、61.05万件,其中有效专利占中国企业500强有效专利的81.01%,是全国有效专利的主要持有者。
3.盈利水平高
2022年创新百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58%,比上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居前5位的公司分别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31.98%、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84%、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3.71%、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3.13%、华峰集团有限公司21.87%。
4.区域分布不均衡、行业差异明显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覆盖了20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且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26%,广东占18%,浙江占9%,山东、江苏和上海分别占8%、7%和6%,安徽和湖北各占4%,湖南占3%,福建、河南、四川和新疆各占2%,河北、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天津各占1%。
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覆盖了33个行业,其中汽车及零配件制造占比13%,通信设备制造占比10%,土木工程建筑占比8%,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占比7%,药品制造、黑色冶金和家用电器制造占比各6%,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占比5%,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占比4%,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多元化投资、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各占比3%,其他行业企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