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代取有百亿市场规模,智能快递柜难以解决末端配送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9:42:26 浏览量:1

受益于电商的高速发展,我国近五年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我国快递业务总量为1143687.3万件,较去年同比上升11.4%; 1-6月份我国快递业务总量累计值5952417.9万件,较去年同比上升16.2%,整体来看,近三年6月份同期我国快递业务总量当期值以及累计值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但快递最后一公里至今问题严重,快递人员送货时间冲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已成为制约快递业高速发展的关键。

一直以来,末端配送都是快递行业绕不开的难题,而在包裹量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快递行业的各方矛盾和问题愈发明显,而最难、最突出、最无解的问题则聚集在最后一公里。

实际上,在围绕快递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新物种也层出不穷,此前,菜鸟网络曾试点推出“躺收”系统,通过智能管道,不用在家,直接实现包裹入户;中邮速递易则将小区原有信报箱升级成集收包裹、信件、报纸等为一体的智能信包箱,包括丰巢在内的智能快递柜也一直在服务上更新升级。

随着快递业务量的逐年增加,配送成为了客户服务的重要因素。

自五六年前智能自提快递货柜引入中国后,该模式一直被快递公司和第三方企业所尝试,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业务量前50位的城市共安装智能快递柜31156组,格口约118.56万个,累计派送快件超过1.13亿件。

但是,即使有快递柜的存在,末端配送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无法当面验货,快递损坏或者危险快递无法鉴别、超时收费、容量有限不是所有快递都可以放、安全性有待商榷等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目前规模,智能快递柜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快递末端配送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最后一公里”一定是智能化、多元化的,包括共享化。不过,即便新物种频出,依然存在用户无法验货、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诸多痛点亟待解决。

物流行业专家黄刚在对“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分析中总结到:“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物流,是整个用户大数据的核心挖掘点,不仅仅是服务的价值,还有商业数据价值,金融价值等。最后一公里最后的商业模式是无边界的社群经济,是一家基于互联网的社群服务平台,实现无边界的延伸。”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按照目前快递公司与代收合作方的1-2元/件的结算价格,第三方网点代收货服务中仅仅是快递代取就有百亿规模,在此延伸出的本地生活O2O服务聚拢价值将更加庞大。

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消费者们对快递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送达时效慢、运营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一大背景下,蜗牛到家强势占领上门服务市场。蜗牛到家以快递上门为流量切入点,通过链接小区周边的便利店、洗衣店、宠物店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一键下单,就能立享上门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快递物流服务仅仅是商业入口,要在快递上去赚钱盈利,很难,真正合适的商业价值升级,是要在服务基础上挖掘更多的用户需求,形成社区的平台价值,基于大数据用户画像基础上,精准对接更多用户需求,布局多元消费场景,带动居民消费。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