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文化背后股东曝光,没想到它的股权布局竟然这么野!
2014年,李诞、叶烽和贺晓曦合伙成立了笑果文化。其中叶烽是最大股东,持股32%,负责节目打造;贺晓曦持股6%,负责业务经营;李诞持股5%,负责品牌宣传。另外,三人还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在投票表决上,始终保持共进退。
同时出让33%的股份用于融资,因为当时《吐槽大会》爆火,李诞也一炮而红,流量就是金钱,宁波泽禧等资本方纷纷投钱进来,为笑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接着,又用13%的股份引入了腾讯的加盟,使得公司的业务得以同腾讯深度捆绑,在腾讯视频这一渠道平台的支持下,笑果文化打造的脱口秀节目才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成立笑乐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笑果文化剩余的11%股份。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由贺晓曦担任普通合伙人GP,持股1%,却拥有100%的投票权。其余的股份直接用来吸引艺人签约,所有艺人都是有限合伙人LP,享有分红权,没有决策权。
这样一来,李诞三人实际拥有超过51%的投票权,在牢牢掌控公司控制权的同时,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和人才为其所用,这也是笑果文化得以野蛮发展并且有恃无恐的底气所在。
其实这就是懂得股权设计的好处所在。不管什么公司,要想发展起来,就离不开资金、资源以及人才的支持,而要想充分借助这些资源为己所用,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出让股份,这又会影响到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就需要做好股权设计。
而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签署相关股权协议。例如同投资人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投资人必须同创始人保持共进退,无条件支持创始人的任何决策。再同持股员工签署《投票权委托协议》,要求员工无条件把相应股份的投票权全权委托给创始人使用,这样就可以保证创始人拥有绝对的投票权。
当初马云就是通过签署这两个协议,使得持股仅8%的马老师却能够拥有阿里超过51%的投票权,从而保证了他对于阿里巴巴的绝对掌控。
另外,还可以设计同股不同权。例如实行“AB股”设计,即将公司股票分成两类,其一是A类股,一股对应多倍投票权,为超级投票股;其二为B类股,一股只有1票投票权,为普通股。
其中A类股只有创始人可以持有,其他股东只能持有B类股,即使创始人向其他股东转让自己持有的A类股,一经转让即自动转为B类股。
当初刘强东就是采用了“AB”股设计,所以老刘虽然只持有11%的京东股份,实际却拥有超过70%的投票权,始终牢牢掌握着京东的控制权。